預防尿毒症,如何養好兩顆腎?中醫給你3個方法

2019-12-03   奇妙的本草

小麗今年才28歲,正是青春好年華,卻不幸被告知確診為尿毒症。

患上尿毒症,也就意味著需要做透析,透析便成為了小麗的家常便飯,但透析久了身體也受不了。

「透析失衡綜合症真的很痛苦,每次透析都會出現不一樣的頭痛,嚴重的時候透析完回家就會嘔吐,頭痛,全身流虛汗,根本無法入睡!」小麗在網上哭訴道。

關於透析的痛,相信每一位尿毒症患者都能體會得到。尿毒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好好的腎到底因為什麼才會走到尿毒症那一步?

尿毒症「找上門」,原因有這些:

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病,是各種腎臟疾病到了晚期,都會出現的綜合徵。也就是說,尿毒症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期,簡單來說就是腎病的「終點」。

治療尿毒症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也是十分痛苦的。那麼尿毒症到底是怎樣引起?

高血壓會導致尿毒症,由於長時間血壓居高不下,體內的毛細血管壁會因此受到損傷,導致毛細血管壁硬化,這樣一來,就會引起腎臟缺血。腎臟功能受損,又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時間一長,尿毒症也就出現了。

糖尿病也是誘發尿毒症的一個原因。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代謝異常,引起腎小球硬化,而腎小球硬化正是為尿毒症埋下「伏筆」,很多糖尿病患者查出腎病的時候,往往都是到了中晚期。因此,當體內血糖不穩定時,一定要及時控制血糖。

肥胖也會誘發尿毒症。體內脂肪過多,會促使腎小球肥大、硬化,從而影響腎功能。所以肥胖也是導致尿毒症的一大原因,平時一定要控制好飲食,並且保持運動。

不過,誘發尿毒症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慢性腎病,因為尿毒症是所有慢性腎病的最終結局。該如何判斷尿毒症是否找上門了呢?

懷疑尿毒症別再拖,幾個信號多警惕

從名字就可得知,如果得了尿毒症,尿液肯定會有變化。得了尿毒症,第一個變化就是尿液。肉眼直觀可見,尿毒症患者的尿液顏色會變黃,而且尿液中的泡沫會變多,味道比起正常的尿液會更加沖鼻。

第二,由於尿毒症患者會出現尿瀦留的問題,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無法及時排除,身體會變浮腫。這種浮腫跟肥胖是明顯不同的,肥胖是全身都會有變化,而尿毒症導致的浮腫主要是在下肢、足部以及下眼瞼。

最後,尿毒症還會導致血壓升高、皮膚瘙癢以及沒有精神等表現,一旦發現身體出現異常,應當立即就醫。

雖然尿毒症很可怕,但是預防尿毒症卻不難。只要養好腎臟,尿毒症自然也無法找到你。那麼,到底怎樣才能養好腎?

預防尿毒症,得先養好腎:給你3個方法

因為大部分代謝物質都需要從腎臟排出,當腎臟功能降低,甚至衰竭時,代謝產物無法正常排出,就會在體內積累,而這些物質會擾亂機體的正常代謝,進一步引起尿毒症。所以預防尿毒症第一步就是保證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加強身體的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同時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內毒素和代謝產物的排出。

運動也是有方法,不妨遵循這個金字塔原則去展開:

第一層就是最基本的勞力活動,也就是指每天的上下班的走路,登樓梯及日常的家務活動。基本方法是,除正常的休息,建議多活動,減少靜坐、靜臥的時間。

第二層就是以5-10分鐘的伸展運動,囊括簡單的下蹲、轉體、甩手等動作。

第三層就是有氧低強度的運動形式,包括休閒運動,通常每周3-5 次,每次20-60分鐘。

第四層就是每周2-3次的力量及柔韌靈活性運動形式。

圖片來源:網絡

預防尿毒症第二步就是要正確使用中藥,如果濫用藥物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進一步也會導致腎臟功能降低,慢性腎病患者應當謹慎服用含馬兜鈴酸和重金屬類的中藥,使用中藥的劑量也要控制,千萬不要盲目用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藥典》)列舉的內容,對腎臟有毒性的中藥一共有二十四種,其中又分為六大類,分別是:馬兜鈴酸類、含雷公藤類、烏頭鹼類、礦物類、雄黃類以及動物類。

第三,多喝水也是預防尿毒症非常重要的一步,每天都要保證1500-2000毫升的飲水量,可以防止泌尿系統的感染,並且尿量增多,也會沖洗尿路減少細菌繁殖。但要注意的是,尿量增多的同時一定要及時排出,因為憋尿也是引起尿毒症的一大因素。

學會預防尿毒症,及時發現尿毒症,早日治療尿毒症,任何時候都不晚。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