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環繞、芳草萋萋、鳥語花香……在政府與村民們的努力下,懷集梁村鎮新農村示範片三柏村、峰劍村正逐漸成為一個集旅遊、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村民激動地告訴記者,
未創建新農村時,
整個村子到處都是雜物雜草,
大家也不怎麼注意衛生。
現在好了,
峰劍村就像是個花園,
漂亮又舒適,
大家衛生習慣也變好了,
引來了很多小鳥。
走入懷集新農村 孔志毅 攝
梁村鎮只是懷集縣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懷集縣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成效明顯。
懷集藍,水源綠,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高。孔志毅攝
「地票」制化解土地權屬難題 讓群眾吃下定心丸
8月21日,省定貧困村鎮武村譚石拱自然村拆舊復墾的15多畝土地,在省交易平台實現土地指標上市交易,村集體獲得經濟收入887萬元。這是梁村鎮首宗土地指標上市交易,也是懷集縣優化農民土地資產價值和權益的縮影。
美麗鄉村何屋村
建公共基礎設施,最頭痛的問題是缺少土地。在遊說村民拆除舊屋給新村建設騰出土地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次碰壁後,鎮武村想到了一個全省農村都還沒有試過的辦法:對計劃要拆除的舊屋,先開一張「票據」給屋主,土地盤整出來後規劃出宅基地,再按「票據」上的面積還回原屋主。
「地票」制
作為新一輪村莊
規劃宅基地安排和調整分配的
有效憑證,徹底解決了群眾顧慮,
從典型示範轉到全面推開。
據統計,
全縣通過「地票」登記
共拆除危舊房屋34085間、
廢棄牛欄豬舍19794間,
共整合土地181.5萬平方米。
「『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拆出了美麗、拆出了和諧、拆出了空間。」懷集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通過「地票」制,把新農村建設與推進破舊泥磚房清拆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目前,全縣3 0 1個行政村3282個自然村有3238個自然村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占比為98.7%。
省際廊道換新顏 譜寫產業興旺新篇章
「前面就是廣西地界,跨過牌坊就是廣西了。」
崗坪鎮鎮委書記林誼青
指著不遠處的路口告訴記者,
過去這裡商店建築雜亂無章,
垃圾四處堆放,道路兩旁雜草叢生。
如今舊貌換新顏,記者站在兩廣交界處,
崗坪鎮上的臨街商鋪別具特色裝修風格
令人眼前一亮。
兩廣交界處商鋪的裝修風格令人眼前一亮。劉浩輝 攝
8月中旬,崗坪鎮維安村譚鋪自然村、太原村第十三經濟社舉行創建美麗宜居鄉村動工儀式,正式拉開了崗坪鎮省際廊道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序幕。如今,走進太原村各自然村,均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
「政府一頭熱,村民冷眼看」
是此前很多村莊
在改善人居環境時遇到的尷尬。
為扭轉以往「幹部干群眾看」
的工作局面,崗坪鎮
積極引導群眾樹立
「政府只是引導者,群眾才是主導者」
的理念,讓群眾在示範帶建設這場
大戲中積極唱好主題曲。
創建過程中,各村設計方案、設計公司均由理事會結合群眾意願自行選定,施工隊由村理事、群眾自主推薦,以投標競選的形式擇優選定,充分尊重了群眾意願。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極大地調動,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目前,全縣260個非省定貧困村
2812條自然村已完成村莊規劃,
其中127個自然村已完成施工圖紙設計,
並已動工建設;
41個省定貧困村共449個自然村
全部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
其中有373個自然村
達到省級新農村示範村標準,
76個自然村正在建設提升工程。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樣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整治之間的關係。崗坪鎮抓好土地流轉,重點培植四隆、關塘、太原村4個共占地718畝農業基地項目,發展紫稻、紅寶石芭樂、譚脈西瓜等特色名優農產品,與原有600畝崗坪大棚基地串連成線,組成了占地1318畝現代農業產業帶。
同時,懷集縣出台獎勵性政策文件,明確了今年投入3000萬元分別對農業產業發展、土地礦產資源監管保護管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進行考評獎補,力推鄉村振興工作上新台階。目前,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
來源:西江日報,懷集發布
西江日報記者:劉浩輝
通訊員:李光吉,蘇泳生
編輯:蔡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