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在陸良縣馬街鎮中馬大道上,全長13.2公里的嶄新柏油公路整潔靚麗,一條條黃色的交通標線和減速帶格外醒目,路邊栽植的紅葉石楠、雪松、小葉女貞等花草樹木散發著濃郁的清香,路上一輛輛轎車、客運車來往穿梭……這是該鎮建設、養護農村公路,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馬街鎮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來抓,全鎮路網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路面等級不斷提升,有效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
湯官箐村:蔬菜銷售越來越旺
時下正值白菜、生菜等上市季節,在馬街鎮湯官箐村千畝蔬菜種植基地里,每天都有五六輛貨車進進出出,有的農戶忙著採收,有的裝車運輸,到處是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2009年以前,由於村裡道路條件差,蔬菜運輸一直是個大難題,外面的販銷商不願意來收購,種的蔬菜只能在附近的市場賣,賺不了幾個錢。」湯官箐村蔬菜種植戶陳剛說。現在道路通暢了,蔬菜一成熟,外面的販銷商開著貨車主動上門來收購,減少了重複上下車和倒運等環節,村民收入也大幅增加了。
尹旗堡村:公交出行真方便
「道路坑坑窪窪,晴天灰雨天泥」這是馬街鎮尹旗堡村2010年前村裡的真實寫照。如今「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公交」,尹旗堡人真切地感受到有路之福。
尹旗堡村6組的孟大爺周末沒事都會乘坐村裡的公交車到縣城和兒子一家團聚。望著窗外熟悉的風景,孟大爺心中充滿喜悅,樂呵呵地說:「平時孩子工作忙,周末孫子也放假,坐公交二十多分鐘就到了城裡,來回只要8元錢,與以前相比,我們老百姓的出行真是方便了許多。」
湯官箐村、尹旗堡村的改變,得益於該鎮「四好農村路」的牽引。
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該鎮採取項目扶持、鄉鎮投入、村級自籌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3200多萬元,新建和修復道路約63公里,目前在162.4平方公里的鎮域面積內,公路總里程達到255.28公里,其中:村道45條93.45公里、鄉道34條88.7公里、縣道3條29.8公里、旅遊專線一條4.3公里、324國道一段21公里、汕昆高速公路一段18公里,密度為1.46公里/每平方公里。
「四好農村路」,鋪下的是路,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12.1萬群眾幸福美好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馬街鎮「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內涵將會不斷拓展延伸。
通訊員:平自賢
轉載請註明出處:陸良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