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指數估值進入合理(12月14日指數估值表)

2019-12-14     讀財研習社

01

港股指數估值合理


還是先聲明下,不同的估值體系下,對估值高低的定義不同。


有些用盈利收益率評估,有些用估值的百分位評估。


這裡用的綜合幾項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如果一項指標不符合標準,就會調出低估到合理。


有讀者覺得這樣太保守,可能會錯過一些投資機會,確實存在這樣的機率。


但指數基金的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為了儘可能尋找到足夠的安全邊際,放棄機率的收益,也是可以接受的。


基於此,恒生指數、香港大盤等都調入了合理區間。


昨天晚上協議達成了,比較有實質性,周一開盤大機率會有不錯表現,股票市場就是如此,跌跌撞撞,最終還是能看到收穫的。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對你有用,轉發是最溫暖的支持。


02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數據,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權益資產除股票外,原油、RETIs等其產資產依據歷史價格或波動參考配置。


2019年12月14日暨

第631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數據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凈利潤/凈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
  • 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凈率在歷史估值數據中的位置
  • -表示暫無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偏低和相對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機率大,可選擇定投,偏低估值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白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已定投倉位繼續持有,不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估值偏高指數,安全邊際低,可根據市場熱度,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等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參考界限:偏低(<10%)、低估(<30%)、合理(>30%)、偏高(>8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3

長期的投資定位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沖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o2RBW8BMH2_cNUgZQ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