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毀了我的初戀

2019-12-10   魔駕MOCAR


圖片自CARTUNE


「初戀」,大概是世上最美好的兩個字。


第一次遇見她

我未夠成熟

既不解風情

亦不夠優秀

只敢悄咪咪不知所措

暗自回放她身影


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愛,只有怦然心動最真實。


我故意繞到她身後,不自覺望向那迷人翹臀——糟了,是心動的感覺。


圖片自CARTUNE



# 墮 入 愛 河

這陷阱偏我遇上

我還清楚記得,那翹臀上赫然大寫著:SL 350


讓基仔第一次愛上汽車的,正是這代號「R230」的第五代奔馳SL。


她有著一對花生形的車頭燈,銀色的車身凹凸有致,看似表情嚴肅職業裝,卻又眉清目秀惹人憐。


你可能會注意到車頂的「摺痕」,這是她最浪漫的地方——可摺疊的硬頂


開可半夜看星星,閉可省略五百字,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從容。


當然絕對不能忽視的,還有車頭上大大的三叉星


那可不像今天這麼泛濫——配擁有自信滿滿大奔標的,在當年必須是高級、運動化的奔馳車型,普通的奔馳是沒有的。


無論高級還是運動,這台車都有十足的把握——入門即V6,最高V12,配上雙門雙座、前置後驅,直教我欲罷不能。


當年的奔馳SL,可以說是基仔的「初戀」。


當時太年輕,不懂得社會究竟有多現實,不知道百萬車價意味著什麼,只知道看著你傻笑,用最飽滿的情感去喜歡。




# 逐 漸 美 化

脫離了德味高級

時間不僅能改變感情,也能改變你的初戀。


第五代SL(R230)在2008年第二次改款,主要改動了車頭部分——這一改,整車氣質瞬間翻天覆地。


稜角分明的車頭,與原本曲線優美的車身完全是兩個畫風;強行撐開的大嘴,配上開了眼角的異形大燈,有種不可名狀的怪異感。

大概是當年與克萊斯勒的集團化運作,讓那個年代的奔馳都有些美式風情,SL自然也不例外。



像極了小學時的清純同桌,初中學會了化煙燻妝。


又像身著制服的淑女,學金-卡戴珊玩深V透視。


風格轉變只是表面,骨子裡的固執才是硬傷。


這一代SL從2001年上市,到08年已不可避免「顯老」,尤其內飾,整整落後普通奔馳車型一代。


即便在2012年換代,第六代SL依然沒有再拿出之前那份「奔馳旗艦跑車」的自信,外觀到內飾的表現只能說平平無奇。


箇中原因,其實很簡單——她不再是奔馳的旗艦跑車了,她不能「喧賓奪主」。


奔馳已經有更高級的SLS AMG了。




# 輝 煌 歷 史

救不了我的「初戀」

SL,寓意「Super Light (超級輕)」,是奔馳最負盛名的跑車系列,早在1954年就因賽車一戰成名。


它也是除S級之外歷史最悠久的車系,與「大G」一樣,作為百年奔馳的品牌圖騰


當年讓SL一炮而紅的,正是那對經典的「鷗翼門」,以及「超級輕」所帶來的輝煌賽車成就。


只是在第一代展翅起飛之後,之後SL就再也沒重現過這個經典設計。


後來,鷗翼門在更高一級的SLS AMG上重生,然後再次離開了我們的視線,不知所蹤。



而我的初戀SL,即將被奔馳停產,後續車型轉由AMG負責研發;


小弟SLC(原SLK)則更慘,即便累計銷量超過70萬,卻將後繼無車。


雙門雙座的「傳奇奔跑」,最終還是沒抵擋住SUV大潮的碾壓,沒能熬過今年全球車市的寒冬。



更令人唏噓的是...

能敞篷、夠帥氣的奔馳跑車,誰不愛?奈何喜歡的人不少,真正買單的人卻不多。


喜歡了20年的「初戀」,努力了20年還是要不起。


這才是踏馬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