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序
文 | 嚴立三
《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我看過數遍,每看一遍,都有一些新的感受,有一種要寫點什麼的衝動。作者是我大學同班的學姐,在丈夫逝世一年之後,她決定把珍藏了一輩子的當年的情書,完全屬於個人隱私的內容,公開示人,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承她信任, 囑咐我幫她看看,提提意見,並邀我為本書作序。我勉為其難地答應了她,寫下自己的讀後感,權為代序。
作者白鷗,本名牟翔鳳,1935 年生,江蘇常州市牟家村人,童工出身,解放後讀中專,升大學,進研究院,到工廠工作,1988 年退休後繼續奉獻餘熱若干年。她是高級工程師,長期參與氣流紡紗的研究工作,為氣流紡紗的成功應用,做出了貢獻!該項目曾獲1979 年國家科委一等獎。在紡織工業部召開的頒獎大會上,她作為該項目的代表上台領獎,可見其事業上的成就。
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僅有事業上的成功似乎還不夠,還要在愛情、婚姻、家庭方面有一個甜蜜的歸宿,才能真正稱得上幸福美滿。在這方面,看看白鷗自己是怎麼說的吧:「我覺得如果你的丈夫一直深深地愛著你,時刻關心著你,並盡他的可能來滿足家庭和你的需求,不管窮與富, 他是個好丈夫,而你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榮兆是個好丈夫,而我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他們的晚年生活也亮點多多,她說自己「這一輩子沒有白活」。
愛情是文學的永恆主題,古往今來,在描寫愛情的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經典的如老夫人的悔婚,祝員外的逼嫁,鳳姐兒的調包等等,幾乎都是以悲劇告終,鮮有以有情人終成眷屬並且白頭到老、至死不渝而流傳後世的喜劇作品。亦鮮有以第一人稱寫的、完全真實的愛情故事問世。而《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則完全是第一時空的感情流露,用的是本色的不加修飾的文字,因為,書信是當時的留言,而非日後的創作。
既然如此,就一帆風順了嗎?非也。由代人寫信而開啟的愛情之旅,在前期,由於女方的靦腆及怕結婚、怕生孩子等想法,「我做你妹妹」的思想流露,引起男方疑慮,就已有了一些曲折,解釋清楚之後,一路繼續前行,迅速進入到談婚論嫁的階段。新房如何布置,買些什麼家具,都開始商量了。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爆發了一場「風波」,幾乎接近要分手。難道又是一場悲劇? 本書的高潮就此開始。因為這樣一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乎邏輯的風波,深層次的矛盾終於揭開了。毋庸諱言,白鷗上了大學,又處在上海這種客觀環境中,對配偶的要求,思想上如果沒有一點點變化,反而不近人情了。所謂深層次的矛盾,實際上就是在四個方面女方感到男方「確有不足之處」。首先當然是政治條件,要團員、黨員。其次是要大學學歷,世俗一般認為,男方的受教育程度應比女方高,起碼也得相當。說實在的,這兩條又豈是僅靠個人的努力就能達到的?第三條是脾氣要好,這一條,男方有時脾氣不好,似乎一直存在。第四條是不要吸煙,這吸煙更是頑疾,很難治癒的。以上的要求未免有點脫離實際了。由於雙方在京滬兩地長期聚少離多,兩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別人雙雙對對,自己卻形單影隻,「在漫長的歲月中,在每天的現實生活中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心裡空虛」。此時若有第三者闖入,情感危機往往一觸即發。由於「他的某些地方在吸引著我」,令女方一度產生動搖,導致雙方互相猜忌, 疑慮重重。加之當年通信條件較差,不像今日人手一機,有什麼誤會,一鍵可以搞清。於是積怨越來越深,直至「既然當初,何必這樣?既然這樣,又何必當初」,仿佛要揮刀斷流。這裡有大段大段的自白, 讀後為之唏噓。榮兆苦苦的痴情追求,慈母焦慮而日漸消瘦的面容,親友促合的好心熱淚,自己堅守的做人準則,白鷗終於守住了底線。1959 年暑假,在白鷗家中的一次聚會後,最後一天臨別之前,白鷗應允了婚事,確定了結婚的時間。在雙方信誓旦旦地表達了「我非你不嫁」「我非你不娶」之後,結束了歷時半年的冷戰,峰迴路轉,雨過天晴,並相互以詩唱和。風波歸於平靜,一切重新開始。
書中的男主人公徐榮兆(1931—2014),1954 年畢業於齊齊哈爾鐵路學校,分配到北京鐵路管理局勘測設計所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五年。他參加過抗美援朝、下放過農場,以後又調到列車段做乘務員,又曾下放到工程隊,最後還是回到設計所。他為祖國的鐵路建設事業奉獻了一輩子。
榮兆是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只要有他在,什麼難事往往都能迎刃而解。1976 年唐山大地震後,他先後搭過四個防震棚,讓一家老小有了遮風避雨之地。他的游泳技術特棒,曾多次下水救人。他為人正派,是正人君子,他們勘測隊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作業時,在野地里,女同志要他為她們「站崗、放哨」。他多才多藝,他讓白鷗枕在他的手臂上並為白鷗講故事催眠簡直是一絕。更絕的是他的無比執著的追求,始終不渝的愛情,真叫愛得死去活來,忍受著孤獨、委屈、煎熬,這是一般男子難以做到的。「一刀兩斷,確實是痛快, 但痛快的後面隱藏我今後無極限的痛苦」,真情終於感動了白鷗, 贏得了她的芳心。經過馬拉松式的戀愛,最終修成正果,夫妻恩愛,子孫有為。榮兆走了,斯人已乘黃鶴去,留得佳話在人間。
《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的主體「情書」,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後來男女主人公結了婚,成了家,近一個甲子的共同生活則在「婚姻是愛情的保鮮櫃」中有生動的記述。縱觀全書,作為老年讀者,毫不誇張地說,可謂感同身受,一切都那麼熟悉,甚至那麼相似,而且幾乎有同樣的心路歷程。對中青年而言,則可承前啟後,了解歷史,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是怎麼生活的,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年輕人對愛情的憧憬、嚮往,戀愛過程中卿卿我我、甜言蜜語、膩膩歪歪、山盟海誓,那些詞兒,那些事兒,這中間的愛恨情(「仇」未必),書中不一而足。過了戀愛這一關,結婚成家,「執子之手,與爾偕老」,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樣才能善始善終,走得遠,走到老,讀一讀《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這本書,認真地、細細地去體會,不難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悟到一些道理,一輩子都會受用不盡。《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反映的是兩個人的戀愛史,以及延後成家立業,共同度過一生的故事。雖然看起來無非就是談情說愛,家長里短,風土人情,信息互通,生活瑣事而已,但是,生活在世界上,離不開社會,離不開大環境,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數十年來的風雲變幻,人海沉浮,種種政治生態,社會現象,在人們的生活中必然或多或少會有所反映。 本書完全是真實的記錄,反映了七十多年來各個時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實面貌,是難得的歷史資料,此乃信史。
《有一種愛情叫做見字如面》內文
現在該說說本書的觀賞性、藝術性了。本書寫得頗為好看,感情真摯,筆法細膩,很多地方引人入勝,就想繼續往下看。比如,石家莊車站站台上,上海姑娘遇上一個「叫花子」的場面便饒有情趣。榮兆千里迢迢,身攜巨款,從朝鮮出差回國購買儀器,如此這般,便巧妙地掩護了身份。那一隻綠色背包的點睛之筆,具有時代特點, 值得細細玩味。又如他們在北京動物園遊玩時,巧遇近百隻孔雀同時開屏,這吉祥幸福的象徵,讓一對新人激動不已。「榮兆突然想起什麼,他轉過身來對我說:白鷗,他們在跟你比美!我刷一下臉紅了…」「所有的孔雀都在翩翩起舞,……我倆同聲喊道:謝謝你們了!謝謝你們了!」這次孔雀開屏持續了三四十分鐘,仙境奇觀, 天作巧合,濃濃情意,妙不可言,「這一生中能遇上這一次已足矣!」書中有些細節如實而又生動地反映了男主人公靈敏機智、見義勇為的品格和精神,如榮兆結婚前夜返滬時京滬列車失火事件,還有天津防震棚內煤氣中毒事件,讀來讓人凝神屏氣提心弔膽,好在均有驚而無大險。有些語言也頗有趣。如「假如你再吸煙,我以後就不高興和你接吻了」,又如男方針對女方怕生孩子,賭氣說他就自己生孩子,生個又白又胖、又逗人愛的大布娃娃,「我要她同樣哇哇地叫你媽媽,好嗎?」等等。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眼便是百年。當年同窗四載,由於我在班上年齡小,也不大懂事,對這位學姐的曲折離奇的故事毫不知情。畢業之後的2006 年,由留校的李鴻儒同學與其他在滬同學組織, 在「相識五十年」回母校同學聚會中,白鷗偕夫君徐榮兆與會,見過一面,當時感到這一對倒也般配,男方高高的個子,站在一起白鷗如小鳥依人。2009年初,我到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校對書稿,在蘇正林同學家中,又小聚過一次,老班長陳渭耕來了,白鷗來了,榮兆因病未能同來,此後便再無聯繫。如今,蘇、陳二君均作古了。2015 年11 月,我突然接到白鷗的電話,說是李鴻儒同學在她家中看到此書初稿,憶及當年筆者在大學時代喜歡舞文弄墨,常在各種報刊上賣過「豆腐塊」,建議她把原稿寄給我幫忙看看,於是便有了這篇文字。
嚴立三
2016.11.24 初稿
2017.2.1 定稿
白鷗《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後記》
他走後,我看到這一大疊我們的信件,想起我們結婚以後,好像說過要把我們的通信(信紙)按次序排排,以留作紀念!他好像弄過一次,頭幾年的按序排列好了,但後來可能沒時間,絕大部分亂七八糟堆在一起,用報紙包好,用繩捆好,扔在箱子的最底下。幾十年了,生活忙得我們無暇過問。老實說,現實的工作、生活、家務、孩子、老人、買菜、做飯……已把我忙得無心再回憶過去,天天只能面對現實,像機器人那樣一天忙到晚,那些信上寫些什麼?早已淡忘了。他走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小家庭,現在就剩我一個人了,沒有事了,家裡靜得連我自己的心跳聲都能聽見。我打開這些信件,我想把它理理好,看一遍,然後燒給他。但是,看了這些信,我又很感動,原來他是那麼愛我!看到這些信,好像他還活著,不過是在遙遠的地方,他還在跟我說話呢!我捨不得燒掉它,就想整理一下,保存下來。這就有了這份初稿。
現在我鼓足勇氣公開這些信件,目的是想有人記得他,希望對社會也能有些幫助!
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嚴立三同學及其夫人姚老師,還有李鴻儒同學的幫助,在此特表謝意!
牟翔鳳
2017.3.29
那時
一趟火車要走27小時
一封書信要走124小時
……
2880天的等待,
21600天的相守
原來耄耋老人的愛情如此打動人心,
原來小人物的愛情如此感天動地,
原來愛情可以跨越時空——
因為愛情簡單地生長
依然隨時可以為你瘋狂......
這是屬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愛情往事,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書,見證了新生共和國的蓬勃朝氣,以及物質貧乏時代愛情的堅貞與執著。
講述尋常人家愛情婚姻的私家書,清代有沈復的《浮生六記》,前幾年有饒平如的《平如美棠》,這兩本書都是從男人的角度看愛情看婚姻。而《有一種愛情叫見字如面》則是從女性的角度理解愛情理解婚姻。讀者會在「見字如面」里讀懂愛情,會在「愛情的保鮮櫃」里領悟婚姻的真諦。
噹噹專屬優惠券
滿150元可用
優惠碼力度:30元
有效時間:6.9-6.20
優惠碼:MH7TVW
使用範圍:自營圖書全品類(教材考試特例品除外)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