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示範課研討活動側記

2019-11-26     教育通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門峽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示範課研討活動側記

文章來源:三門峽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節序三冬近,葭月已半余。理應是殘翠瘦柏,凍葉寒飛的時令,暖陽卻格外眷顧今朝的峽市大地。沐著冬華好景,應著三實小這塊嶄新的寶地,11月20日下午兩點,直至傍晚華燈初上,經過層層選拔產生的16位教師參加市級角逐。選手們精心準備,向大家展示了課型豐富的統編教材微型課。

微型課之精妙,在乎巧妙構思,以及舉手投足之間也!微型課展示中,老師們認真鑽研新教材,精心設計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思路清晰,教態自然、親切,板書美觀,風格迥異,語文要素把握到位,充分體現了老師們研讀教材的細緻與透徹。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市教研室張艷霞老師協同縣區教研員制定嚴謹的實施方案,完善的考評細則,確保評定過程公開、公正、公平。

11月21日上午8點整,三門峽市第三實驗小學多功能廳已座無虛席,縣區教體局和市直小學的領導,以及300餘名教師熱情地投入到了這場新教材的研討活動當中。以赤誠烘鑄,用求知真心照亮了三門峽小語屆的漫漫長路。

詩香入心,要以踐行為基石;文化自信,當以經典為媒介。陝州區外國語小學的荊變果老師執教的《古詩二首》設置了道道關卡,抓住詩情串聯課堂,多角度,巧板書,多方法深入古詩,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品味詩意,感悟詩情。

童年本應是美好的,本應與美好的書籍為伴。特別是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呼喚著我們靜下心來閱讀整本書,孩子們更是如此。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小學階段如果沒有養成整本書閱讀的習慣,那麼長大以後,這種好習慣可能一輩子就難以習得。陽光小學崔蘭蘭老師執教的《童年》整本書閱讀設計巧妙,提升了孩子們的文學素養和個人品味。

春之輕盈,夏之浪漫,秋之高遠,冬之凝重,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都那麼讓人留戀。靈寶市河濱小學的朱瑞楞老師藉助自己巧妙的引讀,將孩子們帶入最美的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黃昏,冬日的早晨;帶入了清少納言筆下的《四季之美》。

「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爬天都峰》一課,陝州區第二實驗小學的閆婷老師告訴孩子們,「我手寫我心」無外乎就是要在生活中要擁有一顆敏銳的心,能感知花草樹木是有情的,天上雲霞的流動是美麗的,風濤蟲鳥的聲音是和諧的,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是能辨別的。因此只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自己內心的情。前提一定是多讀書,因為讀了書不一定會寫作,但不讀書一定不會寫作。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市外國語小學賈新娥老師執教的習作課《生活萬花筒》告訴孩子們,真實寫作是一個以情發辭,以辭促思,從而深化內心思想的過程。它是為某種需要而表達的,是自我情感的真實表露。而傳統的作文教學,學生失去寫作的自由,寫作熱情日漸消退,因此,倡導真實寫作,加上教師精準的細節指導,是改變習作現狀的當務之急。

學習語言一定要讓新鮮的詞語深入到兒童的頭腦和心靈,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從而運用到自己的書面和口頭表達中。市一小侯海燕老師執教的《慈母情深》讓孩子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鮮詞語帶來的無窮魅力。

小說的要素中,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情節是小說的骨架,環境是小說的依託。張艷霞學科帶頭人工作室的張偉衛老師執教的微型小說《橋》,緊扣單元語文要素,落實學段目標,注重朗讀訓練,以讀為本,以生為本,以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俗話說:專家的引領是教育教學中最好的助推器,能使我們的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市教研室張艷霞老師以《把握教材,瞄準目標,提高效率》為題,結合參賽課進行微型講座和品析點評,對統編小語教材中如何備課,如何上課進行了細緻的高位引領。張老師在講座中指出,如果說過去的教學目標模模糊糊一大片,那麼現在的教學目標可謂清清楚楚,單元語文要素和課後練習就是一篇課文的「牛鼻子」。她的講座給老師們打開了一條通往統編教材高效課堂的捷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放眼嶄新的統編版教材,必定一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但這就是天之所降的教育大任,也是我們所有小語人所擔負的使命。相信每一個峽市的小語人都會盡己所能,擔負起這個新時期特殊的責任,做新教材的引領者,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點燈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相信通過此次示範課評比與研討活動的引領,三門峽市小學語文之花將會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gjpqG4BMH2_cNUgZT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