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位70多歲的農民工老人,對著鏡頭哭訴道」歲數大了,兒子不要俺了。
他只要錢,財產和房屋都要,就是不要人。」
說到這裡,老人的眼淚瞬間流了出來。他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眼淚,哽咽地喃喃道「現在不當家了,孩子都叛變了。「
看著這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難過地說出這樣一番話。很多網友的心中都是五味雜陳。
其中有這樣一個高贊評論」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他給了子女根,曾經替子女撐起一片天。但現在,他卻成了無家可歸的人,真是可悲!「
唉,誰說不是呢?!
年輕的時候,很多父母為子女付出一切,操勞大半輩子。
但等老了不中用了,如果兜里沒有存款,也沒有退休金,那麼有些父母在家裡根本就沒有地位和尊嚴。
尤其是攤上以下這2種孩子,他們的心是捂不熱的。父母付出再多也是白搭,最終往往落得晚景淒涼的境地。
窩裡橫,外面慫,總是將最壞的情緒留給父母
有一種孩子,是標準的」窩裡橫,外面慫「。在外面,他們善良謙虛,是個老好人,甚至有時候還比較老實膽小,唯唯諾諾。
但回家以後,他們立馬就像變了個人。說話特別難聽,脾氣也異常暴躁,動不動就發火,一點兒耐心也沒有。
他們嫌棄父母慢手慢腳,厭煩父母的關心和嘮叨,數落父母記性不好。不管父母付出再多,他們依然是各種看不慣父母。
尤其當不順心的時候,他們會對年邁的父母惡語相向,埋怨父母沒本事,無法給自己提供助力,反而拖累自己。
甚至有些人直接用最惡毒和難聽的話,辱罵父母。
可以說,他們將最好的脾氣,最卑微的態度,全都留給了外人;卻將最差的情緒,最惡劣的態度,全都留給了父母。
而如果攤上這種孩子,父母真的是付出越多越心寒。
因為」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這種孩子從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多傷人。
他們只會仗著父母無條件的包容,繼續向父母放縱和發泄自己的壞情緒。
殊不知,所有的情緒暴力,永遠都是子女扎向父母最深的刺。
自私,沒有人情味,不知道感恩
有一種孩子,特別自私。在他們眼裡,只有金錢和利益是最重要的。他們只惦記父母的錢,卻從不關心父母的身體狀況和日常生活。
而且,由於不知道感恩,他們會將父母所有的付出,都當成理所當然。不管父母再辛苦,他們的心始終都是堅硬和冷漠的。
他們從來都看不到父母的好和不易,反而還會抱怨父母沒本事,小時候對他們有多不好。
更令人氣憤和心寒的是,為了金錢,這種孩子就連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從來都不講良心。耍起無賴,簡直沒有一點道德底線可言。
曾看過一個調解類視頻,父母起早貪黑賺錢,給兒子在老家蓋了兩層小樓。但兒子卻不願回老家,非讓父母在省會城市買房。
老兩口沒辦法,只能繼續賣命地賺錢。結果等二老生病住院,兒子卻不願去伺候。二老無奈之下,只能向遠嫁的女兒求助。
最無語的是,等父親去世,母親的養老卻成了問題。這個兒子丟下幾百塊錢,就再也沒管過母親。
女兒看不下去,就將母親接走了。結果,等老家的拆遷款下來後,這個兒子卻要和妹妹搶母親的贍養權。
雖然不知道事情的後續如何,但不難猜測,如果母親跟著這個兒子養老,等拆遷款被榨乾後,等待她的依舊是淒涼的晚年。
最後想說,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我們和父母之間的緣分,其實真的很短。
趁時間還來得及,請善待父母,這將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而為人子女,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是送多貴的禮物和朋友圈的那一句」我愛你「。
而是克服本能,對父母和顏悅色,收住壞脾氣,別讓父母在自己面前變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