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以「綠色發展 合作共贏——共創高質量地熱能產業鏈」為主題的中國•西安地熱能產業發展大會在陝西西咸新區正式開幕。大會著眼於陝西地熱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共同探討地熱能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陝西地熱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大會設置了開幕式、主旨報告、主題報告、項目洽談簽約、產業技術與裝備展覽等活動。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將有20多位院士專家、產業鏈相關企業、行業大咖作專題報告,多家單位集中簽約,共謀地熱合作發展新篇章,共繪地熱產業宏偉新藍圖。
開幕式上,陝西省人民政府參事、陝西省地熱協會會長王秉琦介紹,陝西省地熱資源規模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地熱能開發利用,目前陝西省地熱能產業在全國居前,但與河北、山東、河南等省份相比,產業發展速度稍顯緩慢,因此迫切需要陝西在地熱能產業鏈的培育上下功夫,強化合作共贏,強化整體效應。作為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今年,西咸新區獲批國家碳達峰試點,截至目前,新區已累計推廣中深層地熱能供熱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表示,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陝西省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要求「新建住宅、商業綜合體等必須使用清潔能源取暖。到2025年,地熱能供暖面積提高到7000萬平方米,2027年超過1億平方米」。為此,陝西要聚焦西北特殊氣候地域和資源稟賦,聚焦地熱能供暖前沿技術課題,從源頭突破現有地熱開發利用的基礎理論、核心技術、場景模式和能源系統等方面的瓶頸,推動地熱勘查設計、施工建設、運維監測全產業鏈條持續延伸和產業規模效益全面提升。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龐忠和作了題為《中深層地熱開採利用技術進步支撐產業發展》的報告,陝西省地質調查院黨委書記黃建軍發表題為《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支撐陝西高質量發展》的報告。
在同期舉辦的產業技術與裝備展覽上,24家地熱能產業鏈企業集中展示了地熱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新服務和新成果。在西安市新城區更新能源有限公司展區,公司技術部工作人員於群正向與會人員介紹,應用於新城區後宰門小學幸福校區的中深層無干擾地熱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水作為介質,將地熱能從地底帶出加以利用,換熱孔的深度在2000米到2500米左右,水再回到地表時可達30度左右,再通過熱風機組二次加熱,即可達到50度以上進行正常供暖,能效轉化可達5倍左右,不僅節能、環保,由於所用機組都非特種設備,在校園內應用也更加安全。」
據悉,本次會議由國家地熱能中心、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陝西省能源局、陝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陝西省地質調查院指導,陝西省地熱協會主辦,陝西西咸新區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地熱領域權威專家、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組織、地熱從業企業、科研院所等近300人出席大會。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