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董存瑞犧牲,妻子為其守孝三年後改嫁,後來結局如何?

2023-08-05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1948年,董存瑞犧牲,妻子為其守孝三年後改嫁,後來結局如何?

每當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下面,總是難以掩飾激動的心情,抬頭仰望,仿佛那一個個英雄人物就站在你的面前。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才換來我們現在幸福、安寧的生活。

董存瑞就是這千千萬萬個英雄當中的一員,一提起這個名字,思緒就會飛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為了新中國,前進」的豪言壯語似乎仍響徹環宇,董存瑞用血肉之軀托起了新中國的希望,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英雄,身後留下了一雙痛心的父母,和沒有見過幾回面的媳婦,老年喪子和青年喪夫的悲痛會給這一家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時光如梭、歲月更迭,讓我們一起打開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一戶普通的貧困農民家庭,地主的剝削和反動派的壓迫讓董存瑞從小就嫉惡如仇,恨透了那個人吃人的舊社會。

十歲的他就報名參加了兒童團,很快就憑藉著聰明機靈和堅韌果敢成了遠近聞名的抗日小英雄。

漸漸的,小董存瑞長大了,他的父母也開始為董存瑞的婚事操心了。

在舊時的中國農村,受傳統封建思想影響很深,父母們抱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原則,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成家立業,延續香火。

董家父母也不例外,樸素的農民意識讓董存瑞也無法抗拒父母之命。

十五歲的董存瑞在這一年迎娶了他的新娘,鄰村比他大三歲的盧長嶺為人賢惠、孝敬父母,十里八村沒有人不誇讚的。

董存瑞的父母也非常滿意這樁婚事,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大家都認定這是董存瑞的福氣。

那個年代和現在不同,男女之間都是先結婚,後談戀愛,這一對年輕的夫妻也是如此。

尤其是董存瑞從起初的毫無感覺,慢慢的發現了這個女人身上的很多優點,漸漸的感情培養了起來,一家人的日子也是越過越熱乎。

1945年,抗日戰爭已進入了最後的階段,日本鬼子負隅頑抗的氣焰也越來越囂張。

此時的董存瑞越來越覺得自己應該為趕走日本人出一份力,特別是當年老主任王平犧牲前的囑託時刻都掛在董存瑞的心裡。

剛剛結婚一年的董存瑞就把自己的心裡話對妻子盧長嶺講了出來。

本來他是做好思想準備,要給妻子掰開揉碎的講革命道理的,可是沒想到盧長嶺早已看出了董存瑞的心思,反而給董存瑞做起了思想工作。

盧長嶺告訴董存瑞不要惦記自己,安心的上前線打鬼子,家裡的一切,她一定會照看得妥妥噹噹,會照看好爸爸媽媽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只是要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此時的董存瑞才發現,自己妻子的思想境界遠比他想像的高,他慶幸自己娶對了媳婦。

隨後盧長嶺還和董存瑞一起說服了父母,第二天就送董存瑞離開了家開赴抗日的前線,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八路軍戰士,站在村口遙望丈夫的身影,盧長嶺的內心充滿了自豪。

很快抗日戰爭就結束了,經歷了戰火洗禮的董存瑞也在不斷地成長,身體變強壯了、意志變堅定了,思想上也發生的質的變化。

他從簡單的反抗壓迫轉變成了一名要為勞苦大眾謀幸福的革命戰士。

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國民黨軍隊也開始向董存瑞所在的部隊發起了進攻,此時已經是班長的董存瑞正準備隨隊伍開拔,他不明白為什麼國民黨反動派就是不讓深受戰爭摧殘的國人過上一天好日子呢?

董存瑞要用手中的鋼槍來捍衛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但他也知道將要面對的這場戰爭的殘酷性,一顆愛黨報國之心讓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他曾對盧長嶺說:「國民黨反動派不讓我們過好日子,我們就和他們斗,如果有一天我犧牲了,你就再走一步吧,你還年輕」。

盧長嶺沒等董存瑞說完,就趕緊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她握著董存瑞的手說:「別瞎說,你在前方要好好地消滅敵人,我在家裡等你,等勝利了你回來,咱們倆人一起好好的伺候咱爹娘。」

劇照

董存瑞出發後,盧長嶺就擔負起家裡的重擔,她一邊收拾莊稼,一邊紡線做軍鞋支援前線,展示了一名革命軍人家屬應有的思想覺悟,也和她的丈夫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民的解放戰爭事業做著貢獻。

這一年的四月份,國民黨重兵進攻獨十口,董存瑞所在的部隊就駐守在這裡,面對敵人瘋狂的進攻,英勇的指戰員們不怕犧牲,打退了敵人的多次衝鋒。

董存瑞也在這次戰役中繳獲了一挺機關槍,十七歲的董存瑞也因此被記大功一件。

在隨後的戰鬥中,董存瑞表現的一如既往的英勇。

長安嶺一役,他帶領所在的六班擊潰了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以頑強的戰鬥意志守住了陣地,年輕的董存瑞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

這一期間,董存瑞立下七次軍功,獲得了四枚勳章,要知道這僅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

一年以後,董存瑞憑藉著自己不懈的努力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這一年他只有十八歲。

時間來到1948年,十一縱奉命進攻隆化縣城,董存瑞所在的連隊要拿下重兵把守的隆化中學,此時的隆化中學早已變成了我軍前進路上的一隻攔路虎,密集的碉堡吐著兇殘的火舌,解放軍每前進一步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此時,作為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又一次站了出來,他把隨身攜帶津貼交給了連長,告訴連長如果他這次回不來,就把它交了黨費,隨後就拿起了炸藥包飛身越出陣地,冒著槍林彈雨沖向敵人的碉堡。

當董存瑞來到碉堡下發現,碉堡是建在一座旱橋的上面,石頭砌成的橋拱下面根本無處安防炸藥包,這可急壞了董存瑞。

碉堡上機槍不停的向外掃射,我們的戰士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時間已經不等人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董存瑞的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他毅然用手托起了炸藥包,眼睛堅定的注視的遠方,大喝一聲:「為了新中國,前進!」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碉堡被摧毀了,戰士們也突破了敵人的封鎖線,取得了隆化戰役的勝利。

可董存瑞也獻出了自己年僅十九歲的生命,他對得起自己共產黨員的稱號,卻再也無法發看到自己的家人,無法看到自己的愛人盧長嶺。

戰鬥結束後,連隊找遍現場也沒能發現英雄留下的一絲痕跡。

所有的人都悲痛欲絕,董存瑞的事跡也隨後傳遍了全縱隊、全軍區。

可部隊領導卻面臨了一個難題,該怎樣把英雄犧牲的消息告訴家屬呢?

消息還是傳回了董存瑞的家鄉,當董家父母和愛人盧長嶺聽到董存瑞犧牲的消息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久之前的來信還擺在桌上,這人怎麼說沒就沒有了呢?

董存瑞的母親和盧長嶺抱在一起,哭成了淚人一般。

父親黃全忠則故作堅強的詢問董存瑞犧牲時的情況,當聽到兒子拉響炸藥包的那一刻,老人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老淚縱橫的對來人講:「存瑞,是好樣的」。

本來養兒是為了防老,卻沒想到白髮人送黑髮人,兩位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鄉親們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們依照當地的風俗為董存瑞辦了喪事,盧長嶺怎麼也沒有想到,當年丈夫對自己說的話,如今變成了現實。

這以後,董存瑞的父母很長時間都沒有走出來,而盧長嶺也是整日以淚洗面。

她總是覺得董存瑞沒有走,好像下一秒鐘就會出現在自己眼前一樣,而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給董存瑞留下一男半女。

為了緩解自己思念丈夫的心情,盧長嶺比以前更加的辛勞了,白天外出務農,晚上趕回來為家裡人做飯,洗洗涮涮、縫縫補補。

她撐起了家裡的天,而每當看到這裡,老兩口的心裡都不是滋味。

終於有一天母親孫珍再也忍不住了,她對盧長嶺說:「孩子,別委屈了自己,存瑞走了,你們也沒有孩子,還是再走一步吧,別把自己耽擱了」。

聽到這裡,盧長嶺一下子就哭了出來:「媽,你別說了,我要陪您二老一輩子」。

善良的盧長嶺知道失去親人的滋味,兩位老人失去了養育十九年的兒子,這種心情要比自己更加的痛徹心扉。

她不忍心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多年在一起的生活已經讓盧長嶺從心裏面把二老當成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從這以後,盧長嶺更加的孝順兩位老人,幫扶弟弟妹妹。

她要代替丈夫盡兒子無法做到的責任,她決定暗自堅強,默默努力,把自己從董家的兒媳變成董家的閨女,從此絕口不提改嫁的事情。

三年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中國向來有守孝三年的傳統,眼看孝期已滿,老兩口又動起了讓盧長嶺改嫁的念頭。

其實在他們的心裡也早就把盧長嶺當做了自己的親閨女,這些年的相處相處下來也讓老兩口有些捨不得,但他們覺得不能這樣自私。

找了一個機會,孫珍再一次對盧長嶺說:「三年了,該做的你也做了,你還年輕啊,董存瑞在天有靈也不會同意你這麼做的,你還記得他當年對你的囑託嗎?趁還能生養,趕緊找個好人家嫁吧,就當是媽媽嫁女兒」。

可盧長嶺只是淡淡的一笑,就再也沒有說話,老兩口一時也沒了主意,也只好作罷,想著再等合適的機會再說吧。

五十年代,董存瑞的事跡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他也被評為了全國戰鬥英雄,這一天董存瑞生前部隊的政委陳仁麟特意代表組織來看望英雄的家屬。

將軍一進門,就對董存瑞的父母和妻子盧長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陳將軍說董存瑞為人民做的一切貢獻,國家是不會忘記的,隨後又遞上了慰問金,這之後便是和三口人拉起了家常,問寒問暖。

陳仁麟將軍這次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解決董存瑞家屬的一些實際困難。

說明來意後,盧長嶺只是提出希望組織能夠幫助解決妹妹學習方面的困難,而對其他事就隻字不提了。

媽媽孫珍一看機會來了,就趕緊像陳將軍提出了勸盧長嶺改嫁的事情。

陳將軍聽完之後,立刻就語重心長的對盧長嶺說:「董存瑞同志為國捐軀多年,他所希望的就是億萬勞苦大眾都能過上好的生活,這其中也包括你啊,他也希望你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以後如果想兩位老人可以隨時過來看望嘛,人又能有幾個大好青春呢?」

倔強的盧長嶺還是沒有答應,但是將軍和兩位老人仍然沒有放棄。

從此每隔幾個月,陳將軍就會來看望二老,順便繼續做盧長嶺的工作,也許是將軍的真誠感動了盧長嶺,盧長嶺決定順從董存瑞當年的意願,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不久之後,就有一個小伙子走進了盧長嶺的視野,他是附近一間工廠里的普通工人,他們年紀相仿,小伙子誠實、肯干,關鍵是對盧長嶺很好。

陳將軍和兩位老人在了解了小伙子的背景情況後,也非常滿意,於是沒過多久兩人就結婚了。

婚後的盧長嶺經常回到董家,來看望董存瑞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她真的是從心底里把這裡當做了她的娘家。

看著曾經的兒媳婦終於找到了自己覺得幸福,兩位老人也都為盧長嶺感到由衷的欣慰。

過了一段時間後,盧長嶺就懷上了孩子,也許是造化弄人,盧長嶺在分娩的時候難產了。

當時的醫療條件很差,產後盧長嶺患上了嚴重的產後後遺症,沒過多久就去世了,留下了剛剛滿月不久的孩子。

當聽到盧長嶺去世的消息後,董爸爸和董媽媽難以置信,他們不相信這個善良的兒媳婦的命怎麼這麼苦呢,他們只能又一次強忍悲痛為盧長嶺舉辦了葬禮。

這是一個令人惋惜的結局,祖國的英雄有足夠的理由得到人民的景仰,而英雄的妻子理應收穫最好的幸福。

但世事難料,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力量要成全他們,也許是思念太深,也許是等得太久,盧長嶺最終也跟隨董存瑞而去。

願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得到安寧,不再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ef5dae61a6317828d407c531e0618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