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客Costco加碼即配,或動搖會員制根本

2024-01-11   藍鯨財經

原標題:開市客Costco加碼即配,或動搖會員制根本

文|零售商業財經 博雅

編輯|鶴翔

文|零售商業財經 博雅

編輯|鶴翔

盒馬、山姆長達小半年的「競價」戰火表面上沒有燒到Costco(開市客),某種程度上卻激起了後者拓寬服務半徑的求生欲——開市客或將在上海開通配送服務。

援引《東方財經》1月8日消息,有消費者表示近日收到了開市客關於配送費的問卷調查,內容為能否接受15元的配送費。

媒體詢問了兩家位於上海的開市客門店,工作人員均表示,開市客可能將開通配送服務,「可能要年後才會上配送,目前的話我們還在籌備中」。具體是當日達還是次日達,目前還不確定。至於配送費的問題,對方表示,是有發送簡訊做問卷調查,看大家的接受程度,具體是否會收費,以及配送費的收費標準,目前還沒有確定。

圖源:小紅書

筆者以「Costco配送」作為關鍵詞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搜索發現,目前不少Costco跑腿、代購業務活躍於上海地區。雖然部分消費者對上海Costco開通配送服務抱有期待,但同時「線上比線下貴,還不能挑」等現實考量也是令其牴觸的原因之一。

此前,Costco在蘇州、無錫、南通、寧波、杭州幾地的電商業務由第三方服務商「挑挑購物」運營。挑挑購物主要提供即配到家(同城)與快遞到家(隔日達、京東配送)兩種服務。2023年年中,Costco又傳出「通過第三方服務商合作試水到家即配電商業務」的消息,只不過該業務覆蓋的城市並不包含上海。

Costco如今選擇開通上海地區的配送服務,並不代表其線上業務已在長三角其他地區積累了足夠的運營經驗,相反,從業務動機、時機和成本核算等多方面來看,更像是應對激烈市場競爭不得不邁出的一步。

01 動機

開業即「火爆」的現象,在Costco的內地門店已不止一次上演。Costco實體門店的強勁實力毋庸置疑,但線上業務卻始終不溫不火。

「溢價配送,這點就沒有山姆做的漂亮了」「這個玩意就是官方授權的代購」「東西少、速度慢,快遞發貨就更難了」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不乏對Costco「挑挑購物」服務的吐槽。

圖源:小紅書

筆者從「挑挑購物」客服處了解到,目前,即配服務僅限蘇州賣場10公里範圍內,滿199元免10kg運費,且冷藏、冷凍商品僅支持即時配送。快遞配送則是299元免10kg運費,無錫、南通、寧波、杭州地區僅支持京東快遞配送,商品由Costco蘇州店揀貨打包發貨,正常T+2天到貨。

圖源:「挑挑購物」小程序

相較於友商,可以說Costco線上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選擇與多方合作而非自營側面反映出企業自身的戰略搖擺。對於開通上海配送服務,無論是上線時間,還是配送形式、收費標準,Costco顯然並沒有想好該怎麼做。

至於Costco在上海開通配送服務的業務動機,無外乎以下幾點:

其一,增加線上觸點,提高會員「到家」購物頻次,確保上海主陣地用戶的續卡率水平;其二,拓寬服務半徑,從代購和跑腿手中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主打一個「芝麻西瓜全都要」;其三,迎合市場呼聲、補齊線上業務短板,隨著Costco門店數量的增多,網紅爆款的飢餓營銷已不那麼奏效,從主打稀缺性到強調普適性,Costco試圖建立全渠道心智以穩固市場地位。

02 時機

Costco布局上海配送業務的動作,恰巧出現在山姆會員店開通全國配送服務,以及盒馬轟轟烈烈推行折扣化、去會員化變革,同時對線上訂單加收1元包裝費之際。

盒馬全面折扣化以及放棄「會員制先行」的現實考量是,亟需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找到經營模式的平衡點。這場有關會員模式及忠誠度的考驗,「種子選手」的提前離席無疑讓原本搖擺的「續費」天平傾向了Costco、山姆一方。

至於將線上訂單加收1元/單包裝費的舉措,盒馬方面即便解釋為依據「限塑令」有償提供塑料袋,但這背後反映的生存壓力不容小覷。

轉眼間,倉儲會員店的擂台上,Costco與山姆依舊戰績輝煌。只不過在Costco一直缺位的線上業務方面,山姆因背靠沃爾瑪而更具先行者、本土化改造優勢。

「零售商業財經」了解到,截至目前,山姆已布局全國25個城市、47家門店,門店均可提供極速達、全城配、全國配多種配送服務。據山姆會員商店首席採購官張青介紹,山姆會籍數量近幾年幾乎是裂變式地增長,會員續卡率和活躍度也在持續上升。

過去一年,山姆投資近10億實現了幾十款會員常購商品的長期價格下調,而Costco方面更專注於門店擴張,現有5店中有3家門店(上海浦東店、寧波店、杭州店)均為2023年開出,2024年1月12日還將在深圳開出華南首店。

圖源:企業官網

從Costco近期公布的業績數據中不難窺見,和蘋果一樣,來自中國的消費市場貢獻了這家公司大部分的營收和利潤,Costco也一直將中國視為重要戰略市場。

「2024年,我們還將在南京開設會員店,並在此率先嘗試加油站業務,未來會將商業足跡拓展至中國的更多地區。」Costco中國大陸區總經理章曙蘊表示。

面對山姆全渠道優勢、價格力攻勢,Costco將發展重點放在了門店擴張、業務拓新。至於上海配送業務,布局時機稱不上早、戰略決心亦不夠堅定,「補齊短板」能否稱得上一次有利的業務補充,還值得商榷。

03 賣卡還是賣貨?

盒馬堅持「線上線下不同價」的底層原因是,線上配送成本高,而線下成本低。線上履約成本高符合零售規律,同樣,在業內人士看來,「會員到店」才是會員店的核心邏輯。

因此,Costco在上海開通配送服務之舉很有可能被理解為「在賣貨與賣卡之間選擇了賣貨」,短期內能獲得不錯的銷售數據,但極有可能動搖會員制根本。

一方面,Costco如果選擇賣貨,那麼商品力、價格低、服務力是否需要「會員費」這一門檻來支撐?如果選擇賣卡,那麼線上購消費數據的,是否會對會員制度本身產生挑戰?

另一方面,代購與跑腿經營的「小生意」其實是Costco繁榮生態下的縮影,Costco在上海開通配送服務,或許能新增不少專注網購的新會員,但也會令不少偏愛線下的老會員倍感不適,甚至是基於商品的熟知度而不再續費,選擇另闢蹊徑「借個卡」。

圖源:小紅書

同時辦理過Costco、山姆、盒馬X會員店會員卡的王先生直言:「以後永遠不會辦會員卡了。會員卡看似以個人為單位辦理,可一旦開放線上購,就會存在諸多漏洞可鑽,比如一個會員卡服務N個地址,相親相愛一家人社群里你湊個50、我湊個50,大家一起湊個250拼個卡也行。」

圖源:小紅書

長三角地區作為高凈值客戶的「聚集地」,當他們開始在會員費上精打細算過日子,那個曾經讓消費者凌晨就趕去排隊、客流過大引發交通擁堵的Costco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