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現實課堂紀律的約束
沒有教室課堂的薰陶
網課成為一場自律拼搏賽
網課學困生卻也大有人在
網課學困生,大致有三種類型:
一種是真的不學習,一種是假裝在學習,一種是假裝不學習。
真心實意不願意學習的有,假裝學習的也有,比如抄襲作業的同學,和不做作業的同學本質上一樣,貌似聽話,實則撒謊,不僅荒廢了學業,還輸掉了人品,掩耳盜鈴,得不償失。這兩種最讓人擔心。
老師想問問這些同學:
——整天不學習帶來的所謂快樂,是真實坦蕩的快樂嗎?
——疫情過後,你確信自己就一定能好起來嗎?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
——整天不學習帶來的所謂快樂,是真實坦蕩的快樂嗎?
——疫情過後,你確信自己就一定能好起來嗎?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
首先,你必須接受,居家上網課這種形式。
網課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罷了,它和在校學習一樣,歸根結底都是你自己的學習。如果你居家不學習,網課就學困,只能說明你一直沒學會學習。疫情不過是像個放大鏡,讓你的不足更明顯了而已。這不是疫情的錯,不是社會的錯,也不是老師和家長的錯。最終為這段荒唐時日買單的,還是你自己,是以後的你。而父母和老師的焦急,才真是無足輕重。
你是學生,是學生,就得學習,這是無法逃避的現實。
也許平時我們的學習很辛苦,早出晚歸,很少娛樂,可是長時間不學習,徹底放飛自己難道真的就是最好的生活嗎?很多老師和家長都疑惑:不學習的學生到底整天在想什麼?
也許恰恰是什麼都沒想。不想未來不想過往,毫無自制力,沒有清晰的方向,任憑時間白白流逝無動於衷,坐看他人奮鬥自己原地不動。每天如行屍走肉般,沒有靈魂,沒有作為,沒有目標,更沒有希望。如果你現在正是這個模樣,那你真的需要被喚醒了。
你是學生,學習就是你目前該去奮鬥的事業,沒有誰可以替你去完成。
網課也是上課,它和在學校里上課一樣,有老師講,也需要學生聽,稍不留神,知識點沒掌握,就要落後別人一大截。
划水一時爽,考試做文盲,你是假裝認真還是真的偷懶,等到返校考試時就會一一見分曉。
你可以自欺欺人,但成績卻不會無中生有。
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於心。
身為學生,居家不學習,網課就學困,表面上是自律性不強,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實質上是道德修養的問題,是一個人缺乏責任心的表現。老師不希望你成為這樣的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一生的春天,這個時期的生活學習和思維習慣,真的會跟隨你一生,影響你一輩子。疫情是暫時的,學習是永恆的,不管是在校還是居家,不管是少年還是成年。
在疫情中落伍的你,返校後還有趕超的資本嗎?在家不尊重學習的你,返校後就能重生敬畏之心嗎?糊弄過這段日子後,你還能hold得住心似平原縱馬的自己嗎?
孩子,也許在你眼裡,網課不算是正式上課,身邊沒有老師盯著,也沒有同學陪伴,一個人盯著電腦、手機聽課難免覺得無聊,時不時開會小差,玩玩遊戲,抄抄作業都不是事兒。
可誰也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誰也不清楚類似這樣的狀況是否還會再次發生,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而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網課是一面鏡子,既照出了孩子的樣子,也照出了家長的狀態。
把孩子丟給學校,丟給課外輔導機構,然後自欺欺人地認為學習習慣不好就是學校的責任,認為成績沒法提高就去換一家補課得了,這無異於「皇帝的新裝」家長版。很遺憾,疫情成了拆穿真相的那個小孩。
平日刻苦用功的學生,不會因為網課變得投機取巧。
平日自律性差的學生,卻只會因為網課而變本加厲。
孩子對待網課的態度,某個角度來講,就是家庭教育效果的照妖鏡。
有的家庭母慈子孝,享受著居家學習的快樂。
有的家庭雞飛狗跳,巴望著神獸早日返校去。
將責任推到網課上,其實是錯的。
只不過是居家學習,將原先家庭教育的問題十倍百倍放大了。
越早意識到問題,越早做出調整,對家庭越有利。
所以,抓住這個居家學習的機會,靜下心來,多關注娃的狀態,想辦法做出調整。
缺少規則的,重塑家庭規則意識。
缺少陪伴的,多進行有效的溝通(不是嘮叨)。
更重要的一點,對於多數有目標感的孩子來說,網課會讓他產生焦慮,繼而引發大量的情緒。
網課學習,一人,一屏,孤獨感會侵蝕孩子的意志。
當孩子有情緒時,多用積極傾聽,多用共情,少給或不給建議。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練。
你若懶怠,你若冬眠
霧霾正濃,寒意沉沉
你若播種,你若耕耘
春光正好,欣欣向榮
願穿過疫情,
春天還是那個春天
而學困的你已經走出泥沼
走向明媚的春天
限時看動畫學奧數,38節奧數重難點視頻一看就通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小學到高中各學科同步精品課回覆:雲平台)
限時自然拼讀的全部規律,全藏在這一張張迷你錨圖里
英文句子改錯作業紙,幫助孩子認識自然拼讀學詞彙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