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繼續打下去,贏面變得越來越大,西方領導人開始排隊求和

2023-12-23     科羅廖夫

原標題:俄羅斯繼續打下去,贏面變得越來越大,西方領導人開始排隊求和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多名西方領導人已經找上他,就可能的俄烏談判進行溝通。在此基礎上他強調,任何符合併尊重俄羅斯核心利益的談判,俄方都不會拒絕。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按照俄媒的說法,拉夫羅夫聲稱:「我不想,也無權指名道姓,但一些西方國家的高級別領導人,包括一位非常知名的西方領導人,已經通過三種不同的溝通渠道與我進行接觸,討論談判的可能性。」

俄方的說法其實很明確,就是衝突打到現在,有些西方領導人已經不想再繼續看到俄烏打下去了,擔心局勢很有可能會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想試探一下俄羅斯在和談問題上的態度。

【俄烏衝突已經持續超過650天】

拉夫羅夫如果說的是真的,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畢竟和談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當然,拉夫羅夫此言也的確有虛張聲勢之嫌。他雖然提到西方領導人,但並沒有透露對方是誰,那麼這句話就變成了「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狀態。誰能保證拉夫羅夫不是隨便編了一個故事?

但與此同時,誰也無法證明拉夫羅夫在說謊——西方領導人那麼多,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也算是「非常知名」的領導人了,但大家都知道,他一直是偏向俄羅斯一邊的。

如果說真有「非常知名的西方領導人」私底下跟俄羅斯秘密發出和談信號,那麼無非就美國、英國、德國以及法國這四個國家。

【英國首相蘇納克和美國總統拜登】

首先排除美英兩國。這兩個國家同穿一條褲子,自俄烏衝突爆發後,就一直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對於英美來說,他們跟俄羅斯的經濟聯繫本來就不大,利用這個機會給俄羅斯「放血」,是再好不過了。

另外,如果是美國總統拜登的話,恐怕俄羅斯外交部早就對外透露信息了,巴不得人人都知道:美國表面上「支持烏克蘭」,但背地裡卻是「希望俄烏和談」。這種消息的爆料,無疑可以直接動搖現在的美國對烏政策。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朔爾茨】

至於德法兩國,朔爾茨和馬克龍都有這個意願,而且都說過想跟普京通話,就俄烏問題進行接觸。比如,前不久,馬克龍在出席歐盟峰會期間表示,如果俄羅斯能夠表現出啟動對話以建立持久和平的意願,那麼自己仍會考慮與普京進行對話。

至於朔爾茨。他也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對未來與普京舉行會談持開放態度。當然,對話的前提是「俄方必須釋放出和談的誠意」。

總的看下來,如果說真有西方大國領導人秘密尋求與俄羅斯進行接觸,那麼大機率就是德國和法國了。隨著局勢朝著對俄羅斯有利的方向前進,美國雖然不願意停止繼續「放血」俄羅斯,但歐洲一些國家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承認,俄烏衝突讓「各方都很疲憊」】

今年9月,兩名俄羅斯惡作劇博主冒充非洲領導人給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打電話,套出了她對俄烏衝突的真實看法。在通話中,梅洛尼承認,衝突讓「各方都感到疲憊」,尤其是在烏克蘭反攻進展不如預期的背景下,一旦西方國家找不到解決方案,那麼這場衝突很有可能會持續很多年。

另外還有波蘭。別看波蘭一直力挺烏克蘭,但他們的耐心其實也有限,在糧食問題上,他們今年就跟烏克蘭鬧了矛盾。

在失去黑海這一糧食通道後,烏克蘭無法對外出口糧食,所以就只能採取就近銷售的方式,向波蘭、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出口,憑藉著「物美價廉」的特點,烏克蘭糧食不僅搶奪了當地原有的歐洲市場,甚至還對當地農產品價格造成嚴重衝擊,引發東歐多國農民抗議。隨後波蘭等國提出抗議,歐盟為了照顧成員國的情緒,於今年5月出台「限制令」,限制烏克蘭糧食在東歐五國進行銷售,只允許過境。

【波蘭與烏克蘭在糧食問題上,有著很大的衝突】

只不過,由於烏克蘭糧食更具價格優勢,即便歐盟出台了政策,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當地貿易商還是很喜歡烏克蘭糧食,偷偷在暗地裡大肆購買。為了維護本國農民的利益,今年9月,波蘭等國撇開歐盟,宣布自行禁止烏克蘭農產品在本國進行交易。

直到現在,糧食問題仍然是波蘭與烏克蘭的矛盾來源之一,雙方誰也不肯在這一問題上作出讓步。

視角轉回現在。隨著烏克蘭反攻逐漸放緩,現在局勢確實正朝著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在剛結束不久的年度記者會上,普京曾表示,俄羅斯的勝利是「顯而易見和不可避免的」,然後又接著強調「烏軍在任何方向的反攻都沒有成果,他們正把自己的人民『趕盡殺絕』」。

這一系列的言論,對外展示出了俄羅斯對局勢的自信,而如果這種局勢能夠持續下去,就算現在沒有人主動給莫斯科來電,那麼未來也可能會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c54281b74b5f7e2c42c9e329e6136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