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戈壁灘的風吹過樹梢,在東風航天城問天閣里,一個矯健的身影令人淚目。
他盼望這一天很久很久。
從成為航天員到執行任務,葉光富足足等了11年。
3人、182天、4300多個小時…
葉光富和他的戰友刷新,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
而在葉光富的老家成都,姐姐早已準備好飯菜,客廳廚房裡擠著20多位親戚。
回鍋肉、麻婆豆腐、紅燒排骨……
都說鄉味是連接遊子最好的媒介,姐姐葉亞丹告訴記者:
這些都是弟弟喜歡吃的菜,雖然今天他沒辦法品嘗,但我會拍視頻給他看。
關於神舟十三號的新聞正在播放,葉光富正在做返回地球的準備工作。
家人們激動地跳起來,嘴裡念叨著「快了,快了」。
02
在葉光富的成長軌跡里,母親是影響他一生的人。
父親早年去世,面對生活的殘酷,這個瘦弱的四川女人從不抱怨,獨自扛起一切。
為了養活兩個孩子,她起早貪黑,不僅要做農活,還要養雞養豬,經常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某次,看著母親被沉重的扁擔壓彎腰,葉光富暗暗下定決心。
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改變命運。
可以說,一位優秀的母親,勝過無數位老師。
1992年,葉光富考入雙流縣某中學的尖子班。
那時候,學習條件非常艱苦。
學校也沒有像樣的操場,葉光富喜歡在泥土地里打籃球,甚至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濃厚興趣。
初中老師曾評價葉光富,他是一個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反反覆復問,直到自己弄懂為止。
後來,家中的小電器都被葉光富拆下來,他盯著那些零件,反覆琢磨。
03
高中後,葉光富對老師講的萬有引力十分好奇。
他不停追問道,什麼是宇宙第一速度?
老師一定不會想到,眼前這個小男孩,日後將成為宇宙探索者。
1998年夏天,又到了一年一度招生季。
葉光富就讀的中學,收到空軍招飛的消息,打聽清楚後,全家人都支持他參加。
不過,激動歸激動,可得知參加面試的路費和餐旅費需要50元時,葉光富心裡有些猶豫。
母親看出了他的心思,堅定地對他說:去吧,錢不要擔心,我來想辦法。
後來,母親拿著東拼西湊的50元,交給葉光富。
正是這50元,改變他的一生。
04
體檢過後,葉光富還要準備文化課考試。
他知道,數學和英語是自己的弱項,為了能順利過關,同學和老師一起幫他複習。
最終,葉光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長春飛行學院。
葉光富不會想到,此時的他離夢想還有20多年的時間。
進入學校後,葉光富被告知,一年的時間要學習4年課程,同時還要參加嚴格的體能訓練、軍事素質訓練等等。
直到2000年,葉光富從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畢業。
此後,他2年調動一次工作,輾轉多個省份,改裝過5種機型。
到了2009年,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開始,作為航天員考核小組成員的李慶龍表示。
葉光富頻繁調動,仍初心不改,他一定是個執著的人。
面對多道難關,妻子的意見顯得尤為重要。
原則上來講,只要結過婚的男子,都可以參加航天員選拔,但如果妻子不支持丈夫工作的話,那麼她可以一票否決。
很慶幸,葉光富有一個支持他的妻子。
05
2010年,他正式加入航天隊伍。
除了基本理論外,他還要適應各種環境和耐力,每項任務都具有挑戰性。
2016年,葉光富來到撒丁島,需要在黑暗、潮濕的地下洞穴完成指定任務,為期15天。
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參加訓練。
葉光富與日本、美國、俄羅斯、西班牙的5名航天員一起,勘測洞穴環境、測繪採集樣本,尋找生命。
經過2個小時的探險,以葉光富為首的小組,完成總距離約600米的勘探任務,甚至還找到一段長約500米的洞穴分支。
在獲得命名權後,葉光富取名「光明通道」。
他對其他成員說,在黑暗中光明就代表希望。
葉光富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贏得國際同行的認可。
三年之後,他成功入選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組,奮鬥11年,葉光富終於圓夢。
06
在準備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時,葉光富經常好幾天不回家。
上初三的兒子對他說:爸爸,咱們都面臨一場攻堅戰,我們一起努力,打贏各自的戰鬥。
2021年10月16日,一聲巨響托舉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葉光富和王亞平、翟志剛順利進入太空。
他們將展開長達182天的太空生活,這也是葉光富第一次太空之旅。
除夕夜那天,葉光富誦讀豪邁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這句話正是航天員不畏艱難,攻克重重難關的真實寫照。
如今,離家半年的神舟十三凱旋而歸。
他們帶著對祖國的熱愛、對宇宙的浪漫情懷,將神話變為現實……
從出生平凡到志存高遠,我們從葉光富身上明白,夢想因熱愛和努力,而變得不再遙遠。
正如他所說,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只要執著追夢,有朝一日定會圓夢。
作者:棒棒
編輯: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