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靜
距離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24)(以下簡稱《新國標》)實施還剩3個多月時間,食品類企業已開啟「切換」模式。近日,多家食品上市公司表示,已經提前調整生產配方,不再添加脫氫乙酸鈉。
據了解,《新國標》明確,脫氫乙酸鈉將在麵包、糕點等7類產品中禁用,並將於2025年2月8日起實施。
多公司摒棄脫氫乙酸鈉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自2024年2月份起已經逐步調整配方,自2024年10月21日(含)起,公司新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將不添加脫氫乙酸鈉。
五芳齋投資者部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會在《新國標》實施之前把所有產品更新。
力高食品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產品均已經按照最新規定執行。
元祖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將公司所有涉及脫氫乙酸鈉的產品全部替換掉,提前達到國家標準。
良品鋪子表示,目前企業已經在調整中,會優先使用更天然的防腐劑,或者國家規定範圍內可食用的添加劑,計劃今年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切換。
達利食品表示,公司已於今年2月份開始進行相關產品配方的優化調整及驗證工作,自10月21日起,公司生產的所有麵包、糕點類產品中不再添加脫氫乙酸鈉。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多家食品企業提前宣布不再使用脫氫乙酸鈉並推出新品,這一舉措是對即將實施的《新國標》的積極響應,「這些企業主動調整配方,展現了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
引領健康化升級
據悉,《新國標》刪除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澱粉製品、麵包、糕點、烘焙食品餡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規定。同時,降低了其在腌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此前的1克/千克調整為0.3克/千克。
公開資料顯示,脫氫乙酸鈉作為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能有效防止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的生長,防止食品變質,且因其成本低廉,在食品領域被廣泛採用。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介紹,根據我國學者的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多次反覆地大量使用脫氫乙酸鈉,可能造成大鼠取食減少、體重下降、凝血能力下降、肝腎組織變化等問題。但對於普通人而言,日常食用量通常不足實驗中發現的有害量的10%。
「即便如此,為了預防對人類可能造成的相關損害,我國標準即將移除這個食品添加劑,這就是科學進步給我們帶來的保護,也是我國管理部門對食品安全的慎重態度。」范志紅說。
詹軍豪表示,相信在《新國標》的引領下,更多企業會加入到這一行列,共同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環境。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於烘焙類、麵包類產品整體的消費頻次和消費量在不斷提升,出台食品添加劑的新標準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是提升消費者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體體現。
今年以來也有更多的品牌開始著手尋求脫氫乙酸鈉的替代品,並將產品線「健康化」作為賣點。例如,良品鋪子在9月份的業績交流會上提到,公司2024年的產品研發方向強調減鹽、減糖、減脂、減油、減食品添加劑,在上半年上新的產品中,就包括使用天然蔗糖發酵物、乳清發酵物替代防腐劑的60天中保麵包等;豪士食品也在9月份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6款宣稱「0防腐劑」的新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d26a833857f04d42c08814d2ecba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