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二代」們出生即出道,因為父母太優秀,大家對他們的期望自然也不會低。尤其是繼承父母衣缽的孩子,似乎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但有時候父母光環太耀眼,孩子們也有壓力呀。
像之前的女乒老大姐鄧亞萍,在14歲的時候就已經在全國性的比賽上拿過單打冠軍了,15歲就加入國家隊,在亞洲杯上為國爭光了,那麼她的兒子十四歲咋樣了呢?鄧亞萍的兒子林瀚銘今年恰好14歲,目前已經被北京隊選走。14歲打進北京隊其實也還不錯,但似乎沒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趨勢呀,而且目前林瀚銘身高也才1米6出頭,讓人不禁擔心,他能成虎子嗎?
奧運冠軍當陪練,鄧亞萍從小培養兒子打桌球
我們都知道之前鄧亞萍是非常優秀的女乒運動員,拿過大滿貫,手裡有4塊奧運金牌,世界級別的冠軍都有18個。其實鄧亞萍的男子林志剛原來也是在國家隊打桌球的,也是世界冠軍。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林瀚銘自然也是從小學習桌球。而且還能得到兩位桌球前輩的指導,林瀚銘可以說已經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了。之前鄧亞萍還自嘲道,兩位世界冠軍現在「妻子」為陪練了。家裡沒有桌球桌,就在普通的桌子上用瓶瓶罐罐擺出中間界線,沒有桌球拍就拿鍋鏟來湊活,只要家裡有球,鄧亞萍就能帶著兒子練起來。
按理來說,都已經這麼下功夫了,林瀚銘應該成為「男版鄧亞萍」才對,但橫向對比兩人的14歲的話,林瀚銘和他媽媽鄧亞萍之間的距離恐怕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身為「體三代」,林瀚銘的十四歲落後媽媽鄧亞萍,是天賦不夠還是不能吃苦?
其實林瀚銘還不能算是「體二代」,因為他的外公就曾經是河南省的省隊的球員了,鄧亞萍2歲就開始接觸桌球了。即便有個在省隊打球的父親,鄧亞萍還是但因為身高太矮,而被省隊拒之門外。身高矮也就意味著胳膊短,客觀來說,鄧亞萍的身體條件並不太支持她打桌球。為了證明自己,她只好比別人更努力,下更多功夫。
鄧亞萍沒有白吃苦,9歲時鄧亞萍就在全國業餘體校的比賽中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單打冠軍,13歲時在全國性比賽上為河南省隊拿下團體冠軍和單人冠軍。當時鄧亞萍沒有被省隊接納,只是被借調過去的,卻用實力證明了自己。15歲時,鄧亞萍又拿一個單人冠軍,同年便直接被選入國家隊了。在當年的亞洲杯上,鄧亞萍還打敗了之前在奧運會上摘銀的感動運動員李惠芬,再得一個單人冠軍。
作為「體三代」的林瀚銘,大家自然是希望他能有更加優秀的成績,但14歲進入北京隊的速度確實有點慢了。不說和鄧亞萍比,就說和男乒運動員比,張繼科在14歲時就已經在國家二隊,在國際性青年賽上拿冠軍了,馬龍也是15歲進入的國家隊。大器晚成的運動員有,但更多的是年少成名。林瀚銘如今的狀態也不免讓網友們擔心,這能成虎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