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緊急提醒:這些藥別掰著吃→

2024-10-28     京津冀消息通

吃藥不到半小時

張女士突然

眼前發黑、冒冷汗、身體無力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因為張女士有一年多的高血壓病史,最近,她的最高血壓達到160/100mmHg。她以為是自己的藥量不夠,於是用牙咬斷日常服用的降壓藥,吃了大半片。

醫生介紹,張女士服用的降壓藥是 硝苯地平控釋片,這種藥物1片相當於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劑量。一旦咬碎、掰開、研磨服用,大劑量的降壓藥會瞬間釋放至體內,導致血壓快速下降。

那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該如何正確服用?

尤其患高血壓的老年群體如何服藥?

中國科學院中關村醫院

藥劑主任楊明娜提醒

吃降壓藥千萬不能「 任性

在服用降壓藥時一定要在

心內科醫生的 指導監控下進行

千萬 不能擅自調整服用劑量

或者 更換用藥

人老了記性就不好,少吃幾次降壓藥沒什麼影響吧?

這兩天感覺挺好的,血壓正常了,頭疼症狀也都消失了,是不是就不用服藥了?

不可以!服用降壓藥一定要遵醫囑,即使血壓已經降到正常,也要堅持每天按時服藥。

楊醫生提醒

服用降壓藥不僅要注意

按時按量,遵醫囑服用

還要注意服藥時間

降壓藥 一天一次早晨7點服藥最佳;

降壓藥 一天兩次或以上服用早晨7點,下午3點服藥最佳;

一般降壓藥不在晚上服用。

服用降壓藥時還要 監測自己的血壓水平

每星期兩次為宜

如果血壓波動較大時

每次服藥前都要測量血壓

另外,醫生提醒

正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

如果有其他疾病需要用藥或者就診

一定要及時告訴醫生

避免因為用藥不當

而產生藥物的相互作用

「哪些藥不能同時服用?」

「藥片太大咽不下去能咬成兩半吞服嗎?」

「不喜歡吃膠囊能把藥粉倒出來兌水喝嗎?」

……

服藥時

很多不起眼的小動作

其實都暗藏風險

哪些藥物在服用時需格外注意?

一起來了解

01

控釋片

控釋片是在藥物外面包裹上一層「水能進來但藥出不去」的不溶性半透膜的外殼,會以恆定的速度在體內釋放,從而長時間維持藥效,減少服藥次數。

以張女士服用的硝苯地平控釋片為例,其藥效會在24小時內恆速釋放,穩定血壓。若掰開、咀嚼或研磨服用,大劑量的藥物會迅速釋放,引發不良後果。

02

緩釋片

緩釋片和控釋片工藝不一樣,但目的一樣,都為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通常不建議掰開服用,否則也會導致藥物釋放過快,引發不良反應。

一般可以掰開服用的藥片上面會有刻痕,如美托洛爾緩釋片可以沿著刻痕掰開服用,但也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03

腸溶片

腸溶片是為了讓藥物繞開胃部,在腸道內溶解,而給片劑包了一層「腸溶衣」。

圖源:健康報

如將其掰開服用,藥物可能在胃內就溶出,不僅容易導致藥物受到胃酸等影響而失效,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適。

04

膠囊型

一旦將膠囊掰開服用,藥物可能會受胃酸影響,不能在特定部位釋放,影響藥效。同時,可能增加藥物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服用時,可將頭向下略前傾,將膠囊和水一併吞下,不用仰頭,因為膠囊比水輕,仰頭會讓膠囊上浮。 服用後應避免立即躺下,以免膠囊粘在食管上。

05

泡騰片

服用泡騰片時也需多加留意。必須用冷水或溫開水溶解,等氣泡完全消失後再服用,嚴禁吞服或含服。

因為泡騰片含有碳酸氫鈉和有機酸,遇水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呈現泡騰狀,直接服用會在口腔或消化道產生大量氣體,有窒息和胃穿孔風險。

如藥物不屬於以上幾類

但又想知道能不能掰開服用

除諮詢醫生外

服藥前應仔細查閱說明書

如果說明書中 沒有明確說明可以掰開服用,或者有 「整粒吞服」「不可掰開或碾碎」等提示語,則應完整吞服,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服藥前還要了解

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和先後順序

否則可能影響藥物療效

甚至引起不良反應

以下知識點要牢記

中藥通常和西藥間隔半小時左右。

滋補藥品適合飯前服用,說明書沒有特別提示的藥物,尤其是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一般飯後半小時服用為宜。

服用鎮靜催眠藥物期間切忌喝酒

藥物使用應謹遵醫囑

見「緩釋、控釋、腸溶」等字樣

服用時更需慎重

如有不適,請立即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a48fe6ac2aaaa5d1216bf247c09a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