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陽』了後1周了,今天突然覺得耳朵悶塞,聽不清。你快幫我看看。」日前,一患者來到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焦急地跟醫生說道。王鑫主任詳細地詢問病史,做了仔細的專科檢查後告訴李女士,她是得了急性中耳炎了!
大家都知道新冠感染後通常會出現發熱、咳嗽、頭痛、鼻塞、咽喉痛等一系列症狀。那麼,「陽」了之後出現的聽力下降、耳悶、耳鳴等耳朵的症狀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嗎?還有,為什麼「陽」後會得急性中耳炎呢?
王主任解釋說,耳朵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即咽鼓管開口於鼻腔後部。正常情況下咽鼓管是閉合的,可以防止咽部液體進入耳朵(鼓室),當張口、吞咽、呵欠、唱歌時咽鼓管口會開放,來調節耳內、外的壓力。簡單點來說,就是耳、鼻、口是相通的。
新冠病毒感染後病毒會附著於上呼吸道粘膜表面,比如咽部、鼻腔、鼻咽部,這就會引起咽痛、鼻塞等症狀。當病毒引起鼻咽部粘膜充血腫脹,導致了咽鼓管咽口及管腔內的粘膜腫脹,從而導致咽鼓管咽口不能正常開放,空氣進入不了中耳腔,中耳內原有的空氣被吸收後,中耳腔逐漸形成負壓,導致鼓膜內陷,從而引起耳悶、聽力下降和耳鳴等症狀。如果負壓持續不緩解,會引起小血管內液體滲出,中耳腔內積液,就形成分泌性中耳炎了。這時,有人可能會在頭部晃動時,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
急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現呢?王主任介紹說,主要症狀為耳痛,但有些人也可以沒有耳痛。耳內有悶脹感,常感覺聽自己的聲音會被放大,而聽外面的聲音比較遙遠,聽不清。耳內鏡檢查會發現鼓膜內陷,邊緣血管呈放射狀擴張,鼓膜呈淡紅色。若病情繼續發展,鼓膜可向外突,透過鼓膜可見液平面。聽力檢查發現典型的中耳負壓表現。
王主任強調,如果「陽」了之後,耳朵出現上述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耳內鏡及簡單的聽力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一旦確診就要及時治療。首先,通過藥物治療改善鼻腔通氣,促進積液排出。可以應用鼻噴糖皮質激素、口服改善鼻腔通氣及黏液促排類藥物。如果有合併過敏性鼻炎或者鼻竇炎,患者要對症應用相關藥物控制炎症。其次,要進行咽鼓管功能鍛鍊,可以通過咀嚼口香糖、閉嘴捏鼻鼓氣或者咽鼓管吹張來促進咽鼓管開放閉合,緩解中耳負壓、促進積液排出。通過這些治療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恢復正常。因此,如果耳朵出現症狀,不必過於恐慌,請及時到耳鼻咽喉科就醫!(李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a2152ca4ea7cc0d7a7bdecba65bb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