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坦言:憑什麼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十年寒窗,扎心卻很真實

2022-07-10     峽谷爆笑團

原標題:清華學霸坦言:憑什麼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十年寒窗,扎心卻很真實

白岩松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高考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因為它屏蔽掉財富、資源、人脈等因素,每個孩子只要付出過努力,就有可能邁入理想大學的校門。

聽起來是那樣的淡然,名校也意味著更好的薪資、更好的就業機會等等。

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群人,即「寒門學子」,每個孩子的身上都聚焦著全家人對他的期望,高考也是他們人生唯一的「跳板」。

說實話,筆者不太喜歡去聊這些話題,因為總有人覺得我是在「販賣焦慮」。

但諸位可以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發奮努力地去學習,即便自己考上名校,到頭來真的彌補上和別人的差距了嗎?

答案無需多言,但很多人早已接受了這樣的現實。

每位學子的內心都有所不甘,可他們唯一能做的只有繼續改變自己,特別是清華大學的一位學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了這樣一句話:

憑什麼幾代人的努力,要輸給十年寒窗?聽起來很扎心,但真的很真實。

「起跑線」

對於這三個字,我不知道諸位怎麼去理解。

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許多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談及原因時都是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換個角度去思考,你才是孩子的那個「起跑線」。

這位清華學霸姓劉,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又被稱為考神、考霸。他寒窗苦讀了十多年,最終邁入了許多考生夢寐以求的學府,即清華大學。

你以為這就足夠優秀了嗎?其實他和別人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自己每天忙著複習功課備戰期末考試,同住的舍友早已開始做雅思試題,但他對這兩個字所涵蓋的知識領域還沒有任何印象。

大二時期,別人已經拿到了相關證書,可他才剛開始學習,甚至還想著報班,因為感覺有些吃力。

究其根本,這些孩子的英語在高中時期就已經達到出國留學的水平,自己還停留在一些常見題型中,這個單詞怎麼讀,這個語法要注意什麼。

表面上你和別人差的是知識,其實差的遠遠不止這些,因為你的父母給不了你這些。

畢業後別人繼續出國留學深造,自己也可以做出同樣的選擇,但巨大的資金壓力讓我們不得不為夢想止步,因為老家的父母還在等待著我們。

但諸位有沒有想過,別人能有當下的優勢,正是得益於父母乃至幾代人爭得的「起跑線」。

曾祖父、爺爺、父親,他們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難道憑藉你這麼一個十年寒窗就能趕超?這對他們未免也會有些心裡不平衡?

這樣的差距真實存在,筆者對這樣的現實也並不質疑,可回過頭來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

改變自己,付出努力,實現夢想等等,並不是像某些「有心人」那樣,不停地宣講著讀書無用論,這才是最大的愚昧者。

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時不時地還會聽到周圍人在探討:真是不懂這群人,早早出來掙錢不好嗎?非要在那裡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說實在話,這群人必然是沒有感受到讀書的魅力。

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而是我們認知世界提升眼界的地方,畢竟人是群居動物,離不開集體這個大環境。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更相當於一種人脈。

長大了談到自己的朋友,我們初中畢業怎樣怎樣,可別人口中卻是「我們讀博的時候,一塊出國去了哪裡哪裡」,後者都是大老闆,而前者都是打工仔。

進一步去講,你的眼界會傳遞給你的孩子,他能在你的基礎上看到更高層次的風景。

只要你足夠優秀,就會有更多的機會等著你;如果你始終原地踏步,終究會被埋沒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人群中。

你要知道,在你沒有變得強大或者贏得成功之前,哪怕有機會出現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把握得住。

很多人常常抱怨老天爺不給自己機會,其實是你看到機會時,選擇了繞道走。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幾十年後的子孫後代,就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前提是要付出努力。

說了這麼多,無非一句話,自己要努力成為第一代,因為只要我們不懈努力,整個家族的未來都是不可限量的。

笑侃人世間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比較,筆者建議大家採取「縱向」的方法。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握好比較的度,會讓自己擁有前進的動力;如果把握不好,只會影響到個人狀態。為何不嘗試將過去的自己當做唯一的對手,不斷地去超越,這也是一種進步。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人生就是一場旅途,它沒有任何捷徑可言,更沒有所謂的「躺贏」。孜孜不倦地求知去充實自己,汲取智慧力量的源泉,才有可能抵達命運的終點,何樂而不為?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58d507a032af6fc500c662f18406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