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米在一日三餐中是必不可少的主糧,在幅員遼闊,地理和氣候環境多樣的中國,適合種植稻穀的地方很多,而不同產地的稻米,無論從口感上還是味道上都相差甚遠,那麼從北到南,中國什麼地方產出的大米口感味道最好呢?
雖說食無定味,適口者珍,但真正優質的美味都是有共鳴的,下面是我根據個人口感和各地大米的口碑作出的「優質大米口感天梯圖」,一共分為3個檔次,15個產地的大米,品質和味道都幾乎無可挑剔,下面來介紹一下這些大米的特點。
黑龍江五常大米:五常大米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優質大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稻米生長,大米色澤度高,油潤異常,米粒均勻,棉軟略粘,芳香爽口,品質是上乘中的上乘,五常市全境種植稻米,但品質最佳的當屬民樂、龍鳳山、營城子鄉附近,當然這些地方的大米經常有價無市,很難買到。
遼寧盤錦大米:盤錦市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盤錦大米是當地的名特產品,始於清代,外觀晶瑩剔透、顆粒如珠,米飯柔軟潤滑、清香適口,在稻田裡養殖的盤錦稻田河蟹也是螃蟹中的臻品。
新疆米泉大米:新疆米東區有豐潤的泉水,良好的灌溉條件,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產出的大米品質非常高,米粒潔如珠璣,質細而圓潤,蒸好以後油亮生輝,香氣四溢。
黑龍江響水大米:響水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當地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都十分適合種植大米,腐殖土層厚度達20~30厘米,米粒青如玉、晶瑩剔透,蒸煮時香味襲人,單論口感不輸五常大米。
天津小站大米:天津市津南區特產,民國時期就在墾區內設立了水稻試驗站,海河下游的土壤富含礦物質極其豐富,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好的小站米香、黏、彈、筋、甜,口感極佳。
吉林舒蘭大米:吉林省的優質大米品種很多,舒蘭大米是其中的佼佼者,舒蘭市位於吉林省東北部,土壤肥力養份含量較高,舒蘭大米,米質半透明,色澤清白有光澤,入口後綿軟柔糯,香味濃郁,飯粒表面有油光。
寧夏珍珠大米:寧夏自古就是「塞上江南」,種植稻穀的歷史十分悠久,寧夏珍珠米形狀為雞蛋型,顆粒飽滿如同珍珠,色澤潔白,米質油潤、味道香甜。
新疆溫宿大米: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特產,溫宿縣熱量豐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產出的大米顆粒均勻,色澤鮮亮,油性較大,米飯清香細膩,口感香軟,餘味回甜。
吉林梅河大米:吉林省梅河口市特產,這裡農業生態環境非常適合水稻種植,大米品質極佳,米粒晶瑩如玉,米飯清香宜人,有的香、粘、滑、軟的特點。
河南原陽大米:河南種植大米的「飛地」,周圍全是種植小麥,玉米的,原陽大米種植歷史始於東漢,生長區在長60千米、寬15千米的狹長背河窪地帶中,黃河沉積土帶來了豐富的有機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產出的大米晶瑩透亮,軟筋香甜,香味純正,礦物質含量高。
雲南遮放大米:又稱為雲南貢米,軟米,口感介於糯米與飯米之間,富有油脂,色澤白潤如玉,米飯香軟可口,營養豐富。
江西萬年大米: 原產於原產於江西萬年縣裴梅鎮荷橋山區,萬年是「稻米之鄉」,相傳明朝皇帝食用後大加讚賞,傳旨「代代耕作,歲歲納貢」,萬年貢米由此得名,用其做飯,質軟不膩,味道濃香。
遼寧營口大米:營口是遼寧省的重要港口城市,水稻種植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其籽粒飽滿,潔白光亮,口味純正,因距離盤錦大米產地太近,知名度一直不太高,但大米品質依然極佳。
湖北太子大米:湖北省孝昌縣特產,呈半透明、有光澤,相傳是唐朝太子的主食,遂得名「太子米」,米飯有油光、飯香濃郁、入口柔軟滑順、黏而不粘口。
廣東增城大米:增城絲苗米是廣東省增城市特產,屬優質秈稻品種,稻穀細長、米泛絲光得名,與當地的荔枝極品「增城掛綠」齊名,煮飯口感佳,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飯粒條狀而不爛。
中國的優質大米品種很多,以上這15種大米幾乎全都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有些人迷戀泰國大米、日本大米,其實和這些國家的優質大米比起來,我們的大米品質只好不差,價格還相對低廉,我國是大米產量和品種最多的國家,完全沒必要去購買高價的外國大米。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