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發現3隻兔猻,它們是貓科中的表情帝,野外的捕鼠小能手

2022-09-05     動物速遞

原標題:三江源發現3隻兔猻,它們是貓科中的表情帝,野外的捕鼠小能手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包含了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占地面積廣,多以山原和高山峽谷地貌為主,海拔普遍在4500米以上,氣候由亞熱帶向溫涼、半乾旱至嚴寒乾旱過渡。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造就了獨特的生態類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是我國西部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這裡的物種多為高原物種。

包括了雪豹、藏野驢、藏羚羊、野氂牛等眾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內的陸生脊椎動物就有270種。

三隻兔猻同框,場面和諧有愛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生態管護員,近日在長江源區拍到了一段有意思的畫面,只見三隻兔猻同框出現在了鏡頭前。

其中兩隻兔猻體型明顯小很多,所以這三隻兔猻應該是一家子,較大的那只是兔猻媽媽,較小的兩隻是它的幼崽。兩隻兔猻幼崽時不時打鬧嬉戲、切磋一番,而兔猻媽媽就在旁邊看著,時不時指導一下,場面看起來十分和諧有愛。

在許多貓科動物身上,都有發現類似的現象,它們看似在玩鬧,實則在學本領,將媽媽教授的撲食等本領,在同伴玩鬧間得到鞏固。

南方的兔猻一般傾向於在每年的早春季節發情,這樣到它產崽的時候就是夏初了,剛好是草場裡面小型哺乳動物數量最豐富的季節。而北方的兔猻,因為氣候等原因,繁殖期會比南方稍微晚一些。

它們的妊娠期為9-10周,一胎一般產崽3-4隻,最多可產8隻,受天敵等其他因素影響,算上夭折率,並不是每隻幼崽都能成功長大的。

在兔猻有能力出洞穴開始自主活動時,兔猻媽媽就會將其帶在身邊,不斷教授它們生存技能和經驗,小兔猻們也會把從媽媽那學到的本事,與兄弟姐妹們相互切磋演練,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兔猻模樣可愛,是貓科中的表情帝

兔猻是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很多人不解,為何一隻貓科動物會叫「兔猻」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兔子或者猢猻一類的動物。

據說兔猻的名字來源於古代的游牧民族,當他們在高原上看到這種小動物的時候,會吼道:「吐遜!」大致是「站住」的意思,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種小動物稱為「兔猻」了。

兔猻的外表與貓相似,但它的體型更粗短,四肢也很短,加上腹部毛髮冗長,所以平日裡看起來,兔猻像是在地上移動的毛球一樣,模樣甚是可愛。

相信很多人認識兔猻,都是從一張表情包開始的。兔猻的額部較寬,吻部很短,耳朵短寬,耳尖圓鈍,兩耳距離遠,所以看起來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加上它們性格兇猛,常常齜牙咧嘴露出兇狠狀,所以看起來更加滑稽。

因為兔猻經常會露出讓人忍俊不禁的表情,所以網友們也將其親切地稱為貓科中的「表情帝」。又因為兔猻臉周的毛髮較長,與影視劇中的經典角色「鰲拜」類似,因此兔猻也有「貓中鰲拜」的稱呼。

小身板猛獸心,兔猻十分兇猛

兔猻的體型不大,跟一隻家貓差不多,成年之後體重為2-5公斤,圈養的個體會稍大一些,能超過6公斤。

不過你別看它身板小,可卻有一個十足的猛獸心,這是一種非常不好惹的動物,性情很兇悍。這點從網上流傳的一些表情包都能夠看得出來,經常齜牙咧嘴的。

由於所處的環境比較惡劣,所以它們對生存資源很看重,領地意識極強。一旦發現同類入侵,兔猻會馬上出來警告示威,如果對方執意不離開,接下來便會有一場激烈的戰鬥。

兔猻的牙齒很有特點,一般的貓科動物都有30顆,它卻只有28顆。另外,就這個體重級別的貓科動物,兔猻的犬齒是最長的,長長的犬齒有助於它們快速咬殺兔子、老鼠等獵物。

兔猻身材粗短、四肢比例短,身上毛髮冗長,這樣的身體結構註定了它們的靈活性比同級別的豹貓等要差許多,所以它多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捕獵

兔猻在一個地方,長時間潛伏下去,腹部長長的毛髮,正好隔絕冰冷的地面,起到保暖的作用。

野外捕鼠小能手,兔猻的生態作用

白天兔猻喜歡在洞穴或者岩石縫裡睡覺,到了黃昏出來活動。由於所處的環境多為灌叢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與戈壁,獵物相對匱乏,所以它們也不挑食,能捕獲到的小動物,幾乎都吃。

但總的來說,兔猻多以鼠兔、老鼠等為食。兔猻身上灰暗色調的毛髮能與周圍的環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它們潛伏起來不容易被發現,從而大大提高狩獵成功率。

因為對野外老鼠等嚙齒類動物有很好的捕殺作用,兔猻也被稱為「捕鼠小能手」。

眾所周知,食物鏈中的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引發大問題。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缺哪一環都不行,哪一環過量了也不行。

比如澳洲的野兔,因為沒有天敵限制,能大量繁殖,最終啃毀草場,給當地生態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由於兔猻食性的緣故,對鼠兔、老鼠等種群發展有很強的抑制能力,限制著這些小型植食性動物的發展,維護了草原生態的平衡。作為一種益獸,兔猻以害鼠等動物為食,對草原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說到兔猻,那就不得不提它與旱獺之間的恩怨,旱獺是一種被兔猻欺負得很慘的動物。在野外,兔猻對洞穴有很強的依賴性,天然的地洞、岩石洞可遇而不可求,於是它們盯上了旱獺。

旱獺是掘洞高手,留下大量廢棄的洞穴被其他動物「撿漏」。但兇悍的兔猻卻不滿足於撿漏,有時還會直接搶奪旱獺正在使用的洞穴。當旱獺外出回來的時候,兔猻已經潛伏在裡面了,一把將旱獺咬死吃掉。

關注我,交一個懂動物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0e329904e94553ca225c3e2de672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