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避開腎衰竭,最該注意4個細節,會讓你的腎越來越好

2022-07-16     小狐狸的寵物家

原標題:腎病避開腎衰竭,最該注意4個細節,會讓你的腎越來越好

與普通的感冒、發燒等常見疾病不同的是,慢性腎病需要長期的管理和控制。小感冒吃藥可以很快好轉,雖然有反覆,但大多不是很嚴重。

雖然腎病及時服藥後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每次反覆都意味著病情可能加重,各項治療結果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反彈」加重。要長期維持腎功能的穩定,也就必須長期堅持管理。

那麼,長期的對病情的管理,更考驗腎友們日常對病情的一個把控。往往是一些細節問題稍不注意,就會影響到最終的治療結果。

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來形容腎病再合適不過了。

比如有部分腎友常常遇到「頑固性蛋白尿」,尿蛋白轉陰沒幾天檢查又是2+,過段時間複查轉陰了,再一段時間尿里泡沫多了,再查又有+。其實大多不是藥物的問題,而是日常一些影響尿蛋白的因素沒有重視起來。

服藥別忘了查結果

腎病治療往往會同時服用幾種甚至數十種藥物,每種藥物可能對應的症狀不同,起效時間不同,最終效果也不同。但腎友應該學會「要療效」。

比如大多腎病綜合徵患者,會用到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相關藥物。一般是4-8周尿蛋白初步下降,當然有些個別嚴重病理類型的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服藥2個月往往是一個階段,如果尿蛋白指標一點沒有下降甚至上升,就需要進行藥物調整。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藥物依賴或抵抗,可以增加抑制劑類藥物,改善藥效。

最怕的是有少部分腎友,覺得既然都吃藥病情肯定好轉了,不關注、跟蹤病情的變化,藥吃進去發沒發揮作用不知道,與不吃藥其實沒啥區別。

護腎別忘了多喝水

臨床上發現,多數腎病患者都有不愛喝水的習慣,生病後想喝水反倒不能喝了。

為什麼建議腎友們「有條件」就多喝水?

腎臟本身是血流充足的器官,大量喝水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另外,腎臟發揮過濾作用,將體內多餘毒素、水分形成尿液排出體外,攝入水分多有利於排毒,其實就是減輕了腎臟負擔。多喝水本身也有利於身體免疫力的提升,促進新陳代謝。

長期缺水不利身體健康。腎功能受損後,有些患者出現嚴重水腫往往需要限制攝水量,每天攝入量多受排尿量的影響,包括尿毒症透析的患者同樣是為了維持體內血液、體液平衡,需嚴格管理攝水量。

因此只要沒有水腫、透析的患者,一般不需要限制喝水,每天應當喝至少1500毫升。

護腎別忘了控飲食

腎病飲食管理也是治療的一部分,起到很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對於鞏固病情穩定不可替代。多數腎友生病早期,往往比較重視,會根據醫生的安排及護士的指導,堅持一段時間,

但時間長了可能就會鬆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保護腎臟的關鍵。

腎病的飲食管理或忌口,關鍵是做到控制攝入量,比如減少鹽及含鹽高的食物的攝入,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低脂飲食等,關鍵是清淡飲食,減輕腎臟負擔為主。而對於一些明確傷腎的食物,更要敬而遠之。

護腎別忘了抗感染

感染是導致病情加速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所有慢性病都不例外,腎病更是如此。一個小感染可能會悄悄損傷腎臟細胞,加速纖維化。因此腎友們在病情穩定後,仍要重視提升自身免疫力,預防感染的發生。

關於對抗感染,之前說過很多次。預防是第一位的,比如提前注射防流感疫苗,平時注意飲食補充營養等等。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aeea60d9e969fb9afbc592cf97a2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