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進攻揚州時,嚇破了宋高宗的元神,給他留下了一個「痿腐之症」。從此以後,不管宋高宗如何折騰,他也只開花不結果。伴隨著他唯一皇子趙旉的夭折,宋高宗成為ー個無後之人。
最終,為了江山社稷,也為了國家後繼有人(畢竟是戰亂時期),宋高含淚頒布了一道聖旨——從太祖皇帝的後人當中,選擇年齡、輩分合適的子弟,接到皇宮撫養,作為繼承人,以安社稷。
那麼,這裡有一個超級重要的問題一一為什麼要從太祖一脈的後人而不是從太宗一脈的後人中,選擇合適的繼承人呢?
這個解釋,純屬扯淡!
誠然,根據《宋史》記載,「諸王孫名,盡取入軍中(金軍)」,宋太宗脈被金人一勺燴了。但是,宋太宗一脈的子孫,並非被一網打盡。要知道,同樣是《宋史》記載,宋英宗濮王一脈的子孫們,就成功逃到了江南,並在這裡開枝散葉。
當時濮王一脈的掌門人,是宋神宗的兄弟、宋高宗的堂叔祖儀王趙仲湜。這個人有很多土字輩的子孫,他們都是宋高宗的子任,足以繼承大統,當合格的繼承人。
此外,宋徽宗的嫡系子孫們也沒有被金人一網打盡,有一些子孫躲過了金人的追捕,也來到了江南。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讓宋高宗選擇太祖一脈的子嗣,而不選擇自己族的後代呢?
關於這個問題,三點足矣。
第一個原因,宋高宗選擇太祖一脈的後代,可以無愧於心。咱們都知道,自從那場「斧聲燭影」後,宋太祖之死,就成為一個千古之謎。當時,有很多官員認為,是太宗謀殺了太祖,搶了哥哥的江山。因此宋高宗絕後,就是天報。這就是讓宋高宗還位給宋太祖的後代,還當年祖先的債。何況,另一個人的出現,更驗證了這個天意之說。
這個人,就是宋朝的敵人、金國的第二代皇帝一一金太宗完顏晟。
第二個原因,順應天意。
些野史記載,宋朝的使者返回後,全都嚇得不輕,他們告訴宋高宗一個瞠目結舌的消息一金國的最高統治者完顏晟,他長得太像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宋朝的太祖皇帝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