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繼千古難題「媳婦和媽掉水裡該救誰」後,[父母該不該幫孩子帶孩子]也隨即上了熱搜。
前兩天,河南鄭州一名男子,因為自己的父母不幫忙帶娃,氣急之下選擇跳樓自殺。寶媽當時看到這條新聞時滿臉懵逼,啥?就因為爹媽不幫忙帶娃,你就要去死!這不是明晃晃的道德綁架嗎?
21世紀,社會生存壓力很大,這我們都知道。各家的年輕爹媽為了維持家裡經濟來源,又想孩子能得到好的照顧,只能把父母雙親派上戰場。
但,因為父母不幫忙帶娃就被指責成「自私」「冷血」「沒有人情味」,甚至做出極端行為,會不會有失偏頗?再說這是哪兒來的強盜邏輯啊,父母應該幫孩子帶孩子這個觀點,本身就值得畫上無數個問號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幫孩子帶孩子變成了一個少數順應多數的傳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家都比較默契的對父母的晚年生活閉口不提,通常以一句「天倫之樂」將老人大包小包迎進城,把對老人的要求變成某種理所當然。
如果父母拒絕,得到的幾乎是子女的不理解和不體諒。「別人的父母都幫孩子帶孩子,為什麼我的父母不願意?」
有的父母堅定自己的決心,可以坦然、瀟洒的拒絕孩子的請求,可有些父母無法正視自己內心那一關。「別人的父母都幫孩子帶孩子,我不帶,是不是太自私了?」
作家李娟曾在自己的書中寫了關於她婆婆的一段話,她的婆婆是個足夠理性的人,可是有一天突然跟她說:「其實我們大部分父母都不是很願意幫你們帶孩子,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說,如果拒絕了,怕你們覺得我自私,覺得我不愛你們。」
顧慮、生怕,這是父母內心的負罪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父母的感受,在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上,對於當事人來說只有不安和桎梏,而我們的理所應當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失去了拒絕和掙扎的理由。這種傳統,對他們而言,並不公平。
還記得去年,一篇題為《我不想帶孫子,錯了嗎?浙江陳阿姨的困惑》的報道在網上掀起討論熱度。
原因很簡單,婆婆不想幫兒子兒媳帶孩子,只想安度晚年,結果卻被兒媳指責,對方直接甩出一句狠話:「你可以不帶孫子,以後等你們老了,是不是我們也可以不用管你們?」
一句話,刺的陳阿姨開始懷疑人生,不停的問自己是不是做錯了,而這原本只是一個老人的選擇題,最後卻變成了一個道德題。
網友紛紛站隊,有人覺得父母有義務幫孩子帶孩子,也有人反駁,認為帶娃是孩子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
其中,某個網友的留言讓寶媽記憶深刻:父母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你可以開口,卻沒有權利指責父母的拒絕。試問,誰能舍掉愛與自由?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
是了,選擇權是父母的。
寶媽覺得,在人情上,父母可以撫養我們長大,甚至給我們買房買車,但在法律層面上,養我們到18歲,父母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幫忙帶孩子,已經是一道超綱題。
我們需要清楚,孩子是因我們而來,並非因我們的父母而來。我們都需要去體驗為人父母的滋味,才更能懂得父母老人的不易。養兒方知父母恩,因為只有生兒育女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
曾經看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高亞麟對焦俊艷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我們察覺不到死亡,父母不在,我們直面死亡。」
很多時候,父母都是我們的靠山與後路,他們為我們擋去太多的苦難,只要在父母面前,我們就永遠做不到成熟。就好比讓父母幫我們帶孩子,我們總是下意識認為這是應該的,但卻忽略了帶娃是自己的責任,不是父母的。
我想大部分的老人,都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子女才願意帶孩子,而不是因為喜愛孩子去帶孩子,這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屋及烏,但他們遲早會退出我們的世界,而我們也必須要開始學會如何做一個父母。
試問誰沒有這樣一個夢想,在老年的時候,能夠悠哉悠哉和小姐妹在公園裡跳廣場舞,或者每年出去旅行個幾次,唱唱K,喝喝下午茶。但如果有一天,我兒子找到我說,「媽,你來幫我帶孩子吧。」瓦特?我可以把你塞回肚子裡嗎?!
看吧,我也不願意的,我也想老年的時候有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有什麼不對?我也不催你婚不催你生,反正凡事大家講究你情我願不好嗎?
話再說回來,其實無論對子女還是父母來說,幫忙帶孩子絕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距離產生美。天天住一起的一家人,總會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發生摩擦,不僅嚴重影響了生活節奏,還降低了親情質量。
隔代育兒分歧也是引發家庭大戰的根源之一,在這個問題上寶媽就想說,如果請了父母來帶娃,凡事就請多閉嘴,別讓人來帶還要挑三揀四,這樣只會讓親情更加心寒。
拿到這個話題後,寶媽突然想起之前在下班時看到的一個場景,一位爸爸抱著孩子走在馬路上,因為風實在太大,這位爸爸立馬選擇倒退著走路,就是為了不讓懷裡的孩子吹到一點風。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如此吧,他們是孩子這輩子的避風港,一個可以尋求幫助和取暖的地方,所以在面臨工作兩難時,孩子第一時間向父母發出請求,而大多數父母為了孩子的周全,只能選擇犧牲自己的時間。
有人把這些父母稱為「老漂」,就像年輕人「北漂」「蓉漂」一樣,離開自己熟悉的社交環境,來到一個繁華卻陌生的城市,只是因為孩子的一句「爸媽,幫幫我」,而無怨無悔。
成為父母后,我們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就像前面所說,我們不應該丟掉自己撫育孩子的機會。當我們的孩子也長大了,我們這代爸媽成為父母那樣的身份,問問自己也願意幫子女帶孩子嗎?
所以換位思考下吧,父母如果幫,皆大歡喜,不幫,也請體諒,更不要將孩子直接丟給父母,自己做個甩手掌柜。而父母,也請別催婚,別催生,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選擇,你也有權利選擇自由,大家將心比心,互相體諒就好。
今日話題:
你是怎樣看待父母幫子女帶孩子這件事的?你又有什麼故事呢?留言區告訴寶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