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富掙脫油價「圍城」

2022-04-18     英才雜誌

原標題:江蘇首富掙脫油價「圍城」

本文作者 | 張賀

油價的波動就像心電圖,一起、一伏都是消費者的身體動態。

車友之外,煉化行業對油價的波動更是牽腸掛肚。在此前國際油價一飛沖天之際,A股的化纖板塊一路重挫,有多日跌幅可以與石油板塊的上漲「分庭抗禮」。近期油價調整之後,化纖板塊也迎來一絲喘息。

A股化纖板塊與上海原油指數走勢對比

來源:通達信

就像每個人期盼身體健康,企業也希望經營可以按部就班。既然無法控制油價漲跌,那麼只能「強身健體」來抵抗風險。即使是已經建立煉化、化工、煤化工為載體的大化工平台的恆力石化(600346.SH),也在積極擁抱新材料和新能源。

恆力石化實控人陳建華和范紅衛夫婦曾位列《2021全球胡潤富豪榜》第36名,成為江蘇首富。

打通全產業鏈的民營煉化龍頭

恆力石化是國內最早、最快實施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戰略的企業。在我國石化領域八大產業基地中,恆力2000萬噸/年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於2019年率先投產。

此後,隨著150 萬噸/年乙烯項目落地,恆力石化成為業內首家實現「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的企業。

恆力石化在2021年年報中透露,其產能包括:芳烴環節年產 450 萬噸 PX、120 萬噸純苯和 1660 萬噸 PTA(其中惠州基地500 萬噸在建);烯烴環節年產 180 萬噸纖維級乙二醇、85萬噸聚丙烯、72 萬噸苯乙烯、40 萬噸高密度聚乙烯和 14 萬噸丁二烯,煤化工環節年產 75 萬噸甲醇、40 萬噸醋酸、30 萬噸純氫和12.6萬噸液氮。

正常來說,全產業鏈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但在最基礎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時,這種模式只能儘量弱化、減緩影響,而非抵消。

對於煉化企業來說,各環節產品與上游原材料的價差是其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煉化板塊價差收窄,從而影響業績。

恆力石化在年報中坦言,2021上半年,主要化工品種的價格和價差總體還能維持在強勢區間,支撐了企業盈利。但下半年隨著能效約束、疫情散發、房地產行業疲弱等影響,化工品終端需求放緩,導致化工品價格基本面支撐不足。但原油價格走高導致近原油端產品價格上漲,價差收窄,企業利潤空間由此縮小。

反映在業績上,恆力石化雖然去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9.94%和15.37%,但明顯增收不增利。而且2021Q4營收同比下滑5.2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更是下滑20.95%。

發力新材料,擁抱新能源

想要擺脫被動局面,僅在基礎領域打轉意義不大,即使恆力石化走的是差異化路線,也面臨不小壓力。而跨領域發展不僅會分散業務重心,難度也較大。作為嘗到全產業鏈甜頭的企業,恆力石化選擇進一步將業務延伸至更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和新能源。而烯烴、芳烴等產能的建設,則提供了相對廉價的原材料。

去年12月,恆力石化同日本芝浦及青島中科華聯簽約引進 12 條濕法鋰電池隔膜生產線,產能達 16 億平米的消息引起熱議,要知道去年上半年國內鋰電隔膜出貨量才有34億平米。但其實在此之前,恆力石化向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的野心早已顯露。

2020年,恆力石化將此前收購的康輝石化,更名為「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並逐步投資設立四家全資子公司。康輝新材料正是引進鋰電隔膜生產線的主體。

依託恆力石化的「大化工」平台,康輝新材料逐步將業務拓展至可降解新材料、鋰電產業鏈、光伏產業鏈和新型工程塑料產業鏈。

來源:恆力石化公告

去年6月24日,恆力石化連發四份項目投資公告,涵蓋新材料配套化工項目、功能性聚脂薄膜、功能性塑料、PBS類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樹脂等。

來源:同花順iFinD

據年報介紹,康輝新材料擁有年產24萬噸PBT工程塑料產能、38.5萬噸BOPET功能性薄膜產能以及基於自主技術國內單套最大的年產3.3萬噸PBAT產能,是國內最大的PBT生產商。

其自主研發的高平滑MLCC離型基膜已實現量產,超平滑MLCC離型基膜開始小批量生產;開發的12微米在線塗矽離型膜成功出口,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二家生產該規格產品的企業,月產能超過6000萬平米。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配套項目中,核心產品之一是年產30萬噸己二酸項目,這不僅將幫助恆力石化完善「原油—PTA、己二酸—PBAT」的可降解新材料全產業鏈,而且己二酸還是生產尼龍66的重要原材料。而隨著國內對關鍵材料己二腈的突破,尼龍66未來幾年的發展被產業界普遍看好。

新材料的布局還在繼續。

2022 年 1 月 26 日晚間,恆力石化再次公告,擬建年產 260萬噸高性能聚酯項目與 160 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

員工持股計劃難抵陣痛

為了強身健體,人在鍛鍊初期總難免出現身體酸痛,企業也是如此。

恆力石化從高點大跌約6成的股價,說明供求兩方面的影響仍未結束。一方面原油價格仍處高位,全球局勢表明未來價格易漲難跌;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相比2021H2更甚,市場需求仍不強。

價差和需求兩方面的不利因素對其經營的困擾揮之不去,新材料業務從建設到投產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對於恆力石化來說,當前仍處於比較被動的時刻。

今年3月3日晚,恆力石化公告推出第六期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總規模不超過73.8億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上限 36.9億元,通過專項金融產品、融資融券、保險資管產品等方式融資資金不超過 36.9億元(與員工自籌比例不超過 1:1)。

此外還有控股股東及關聯附屬企業員工的購買股票計劃,總規模不超過24.8 億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上限 12.4 億元,通過專項金融產品、融資融券、保險資管產品等方式融資資金不超過12.4 億元(與員工自籌比例不超過1:1)。

其中,後者股票來源為恆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轉讓的恆力石化股票和/或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等合法途徑。

恆力集團或(/和)實控人對兩個計劃均有托底保證,在扣除稅費後,保證員工自由資金按單利計算年化收益率不低於董事會通過員工持股計劃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即 3.70%)。

不過,目前來看,市場對於恆力石化所釋放的利好不為所動。在基本面出現積極變化之前,市場資金確實也很難貿然投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a14310b0f6d407203429bcb2ae90c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