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出伏,建議:少吃寒物多吃「2根」,應季調理,舒坦度過秋天

2023-08-19     Lily美食談

原標題:明日出伏,建議:少吃寒物多吃「2根」,應季調理,舒坦度過秋天

明日出伏,建議:少吃西瓜綠豆,多吃「2根」,應季調理順利度秋。明天8月20日就出伏啦,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出伏也就意味著三伏天開始結束啦,接下來氣溫開始漸漸轉涼,當然這個時候的氣溫還是很不穩定的,因為出伏後,天氣熱不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秋老虎」是否發威,所以剛出伏的飲食還是要講究解暑潤秋燥,滋補不上火才行。

北方有「入伏吃餃子,出伏也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入伏陳皮湯,出伏銀耳湯」的說法,除此之外,在老廣人的眼裡,怎能少了一碗當季的時令老火靚湯呢,順應節氣搭配的藥膳食材,煲出來的靚湯,鮮香甘甜還能滋補養人,調理身體,對身體非常好。

出伏後建議少吃一些寒涼的食物了,夏天愛吃的冰鎮西瓜、冰鎮綠豆湯和寒涼的苦瓜,這個時候都不建議多吃了,而是應該多吃一些潤秋燥,潤肺健脾胃的食物,下面分享的「2根」湯就不可錯過,2根指的是:五指毛桃和土茯苓,這兩樣食材都是根莖食材,也是藥食同源的食物,煲湯可以潤燥潤肺、健脾胃,搭配豬骨或雞肉一起煲湯,絕絕子哦。

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

食材:豬骨、土茯苓、五指毛桃、蓮子、紅腰豆、芡實、蜜棗、生薑片。

1、食材都清洗乾淨,蓮子紅腰豆洗凈泡發一下、生薑洗凈切片、蜜棗芡實洗凈待用。

2、豬骨洗凈冷水下鍋焯水一下,撇去浮沫撈起洗凈瀝干水待用。

3、把準備好的土茯苓、五指毛桃、蓮子、紅腰豆、芡實、蜜棗和生薑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先煲煮20分鐘,先把五指毛桃和土茯苓的味道煮出啦。

4、再下入焯水好的豬骨下鍋一起煲煮,大火煮沸轉小火煲煮80分鐘左右,出鍋前下入少許鹽調味,拌勻即可。

盛碗即可上桌飲用,這樣一道家常版的: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就做好啦,這樣煲出來的老火靚湯,清香甘甜,是一道秋季潤燥滋補的藥膳靚湯,秋天喝它滋補養人,增強體質對身體好,這兩種根莖食材一起煲湯有健脾開胃、益氣補虛、潤燥潤肺的作用,秋燥天不妨常給家人喝。明日出伏,建議:少吃「寒物」多喝一湯,應季調整,舒坦度過秋天。

Lily美食談小貼士:

1、五指毛桃和土茯苓都是根莖食材,所以要清洗乾淨,而且需要煲煮的食材比較長,味道才會被煮出來,所以可以先煲根莖再下入豬骨一起。

2、豬骨可以換鴨肉、雞肉,也是一樣鮮香滋補的。

3、老火靚湯,鹽一定要出鍋前再放,這樣湯的味道更鮮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a113c1d82dce8b4c774ddda9753c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