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破壞界限感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2019-12-20   識物集

很多人用「小情人」來形容女兒與爸爸的關係,但是將親子關係比喻成「情人關係」真的合適嗎?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有一對夫妻太久沒有見面了,丈夫剛下飛機,看到打扮精緻的妻子來接自己時,忍不住上前親吻;而坐在一旁的女兒看到爸爸眼神里只有媽媽時,立馬拉了爸爸的大手,委屈地說:「女兒也想爸爸了,我也要親親~」,爸爸一直在溫柔的對女兒說:「因為媽媽是我的妻子,所以這樣親她,但是爸爸不能這樣親你的哦~」,最後這位爸爸一直沒有滿足女兒那樣親親的要求,而是在女兒額頭溫柔的親了一下。

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稱讚的,他讓女兒明白了「情人」關係與「親子」關係的不同,雖然口頭上把孩子稱為爸爸的「小情人」並沒有什麼大錯,可一旦深陷到這個預設當中,就很容易犯下大錯,讓爸爸和女兒之間的愛破壞了界限。

沒有界限感的愛,容易讓愛混亂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不過這份愛不能太過「度」,要有界限。

國外有一位爸爸對女兒的愛就有點過分了,不僅常常親自己的女兒,看電視時都會摟著女兒一起看;當女兒幫助做家務時,還會走過來摸女兒的屁股;如果家裡有客人來了,還會當著眾人的面親孩子。有一次去學校接女兒放學,與女兒進行親吻,差點被學校誤會是情侶關係。更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位爸爸還要幫助女兒洗澡,如果女兒拒絕,就會責罵女兒不懂事,還說身體就是他的身體。

如此的愛,讓女兒很有壓力,其實,這樣的愛就嚴重破壞了親子之間的界限感,美國育兒專家西爾斯曾經說過: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愛才不會成為變態的掩飾。

把孩子當「情人」,會讓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弱

爸爸與女兒關係太過親熱,顯然是一種不恰當的養育方式,不僅會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而且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也非常不利。

日後當女兒受到侵害時可能根本就沒有意識,不懂得自我保護。所以,爸爸作為男性,理應早些讓女兒知道異性相處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界限,超出界限就是侵犯了自己的權益,一定要學會反抗和及時求助。

親子間要這樣建立界限

心理學家認為,3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們已經學會用眼睛來觀察父母跟自己的不一樣。因此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在某些方面就需要避嫌。

比如:在孩子3歲後,儘量不要讓異性家長給孩子洗澡;不要帶孩子去異性公共洗澡間;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直接穿脫衣服。

不要以為孩子小,不用談什麼界限,但如果繼續讓孩子模糊這關係,很可能就會毀了孩子。爸爸愛女兒,但同樣要分清界限,別隨意對待這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