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書店圖書館熱鬧起來了!為確保安全有序,均控制日接待量

2020-04-13   廈門日報社

書店昨日迎來疫情防控以來的客流高峰。

  剛剛過去的周末,廈門市圖書館迎來的讀者和辦理借書證的數量,均比恢復開館初期增加。新華書店也熱鬧了,中山店昨天一天的入店人數,是清明小長假一天的5倍。而更早之前的周末,一天只有100人左右。鼓浪嶼上的新華書店音樂旅遊書店,昨日也迎來近百人的流量,比此前多了不少。

  

  父親替兒子來借書 「審核」過關才帶回家

  廈門市圖書館於4月1日起適度有序開放,主要提供借還書、辦證等基本服務。疫情防控期間,文化藝術中心館區每日預約進館人數總量控制在600人,同時在館人數控制在300人以內;集美新城館區,每日預約進館人數總量控制在1000人,同時在館人數控制在500人以內。

  據了解,上周末除了進館的讀者外,每天都有200多人現場諮詢,他們由於沒有預約、預約不成功或者沒有證件等無法入館。圖書館外面設有圖書收納箱,方便不符合入館條件的讀者還書。

  記者在文化藝術中心館區看到,大部分讀者都是來借書、還書,沒有長時間逗留。閱覽室內的人不多,以自習的大學生為主,也有一些上班族利用周末時間來「充電」。大四學生張凡說,學校還沒有開學,他就帶些專業書來看,這裡比較安靜,效率更高。不僅周末,平常他也會來。家住附近的何莉莉是幼兒園老師,學校開學後準備考編制。她之前報了培訓班,發了書本,但培訓班還沒有開班,她便利用這段時間到圖書館自學。

  市民李開森坐在閱覽桌前,桌上堆放著許多圖書,他一本本翻看,原來這些書都是為兩個兒子借的。他說,大兒子今年上初中,小兒子上小學,以前每個周末都會帶他們到圖書館借書,如今因疫情防控,未滿18周歲的讀者不能入館,於是他便替孩子們來借書。李開森先按孩子各自的喜好挑選一批圖書,然後看看內容是否適合,「審核過關」才會帶回家。


  博物館要預約才能入內

  每天限定接待800人

  廈門市博物館已恢復對外開放,不過需提前1天電話實名預約,按照預約時段入館,每日限定接待800人。預約方式可在「廈門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查詢。

  昨天,市民葉小瑩帶著5歲的兒子到博物館參觀。「在家關了兩個多月,小孩已經待不住了。」她說,趁著周末帶他出來走走,雖然一些景區免費開放,但她覺得帶孩子到博物館更合適,「博物館入館要預約,還要查健康碼、測量體溫等,防控措施很嚴格,我覺得放心。」她說,帶孩子來看看廈門的歷史陳列、閩台古石雕大觀和閩台民俗陳列,可以讓他接受文化薰陶,增長知識。

  記者看到,有些市民遊客到了博物館門前,因為沒有提前預約無法入內。來自安溪的江翔昨天從第一碼頭乘船到海滄,再從海滄乘坐公交車到島內,經過文化藝術中心時想順便參觀一下廈門市博物館,沒想到需要預約才能入內參觀。「我打算另外再找個周末時間過來,提前預約,彌補一下遺憾。」他說。


  【數據】

  廈門市圖書館:兩天接待讀者3401人,借出圖書12450冊(含飛鴿傳書),還回圖書11714冊,辦理借書證123個。

  廈門市博物館:兩天近200名觀眾入內參觀。

  新華書店中山店:昨日是疫情以來首次超過1000人進店。


(文/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 林曉雲 圖/劉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