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螺螄一樣嗦了15分鐘,鱷魚還是沒能吃掉烏龜!鱷魚咬不開龜殼?

2024-05-11     怪羅科普

原標題:嗦螺螄一樣嗦了15分鐘,鱷魚還是沒能吃掉烏龜!鱷魚咬不開龜殼?

這是美國野生動物攝影師派屈克·卡斯爾伯里 (Patrick Castleberry)捕捉到的畫面:一隻六英尺長(約1.8米)的美國短吻鱷試圖撬開甜甜圈龜殼,並吃掉它。

他以為這場戰鬥最終會是鱷魚勝利,然而經過15分鐘的努力,包括像球一樣不斷把烏龜拋上空,吐出來重新吞進嘴巴里,換各種角度用力咬合,還是沒有把龜殼咬破。

可能是咬太久嘴巴肌肉太酸了,最終鱷魚放棄了,心有不甘離開了。

留下那隻東部甜甜圈龜一動不動,攝影師以為烏龜已經死亡,上前查看,竟然發現烏龜還活著,只是四腳朝天翻不過來了。

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烏龜的硬殼就是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現在來看,這種策略是真的有效的。

龜殼不僅僅是房子而已

烏龜的外殼,可不是簡單的盔甲,更不是動畫片里那樣,可以穿脫,它是烏龜骨骼的一部分。

龜殼分為兩部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通過側邊(也叫甲橋)相連。

從材質角度來看,龜殼分為兩層,最上層一片一片的盾片是角蛋白,類似我們的指甲,下層緊密相連的則是它的肋骨和骨架。

這兩層結構,就像盾牌一樣,保護著龜殼中間的重要器官和身體。

如果遇到危險,烏龜身體一縮,也能避免自己被捕食者吃掉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鱷魚乾不過烏龜。

鱷魚的牙,烏龜的殼,誰更硬?

如果純粹從數據來說,肯定是鱷魚的咬合力更高。

有研究表明,鱷魚的咬合力可高達2900磅,而龜殼可以承受的壓力只有1000磅。

但這事兒不絕對,因為龜殼的承受力和大小、咬的部位、種類等有關,而鱷魚也和種類、大小相關。

而且龜殼的設計也有意思,很多品種的龜殼頂部是圓拱形的,表面又光滑,這意味著鱷魚即使有一口好牙,也難以固定住烏龜施展咬合力量。

鱷魚的前肢還很短,烏龜在鱷魚嘴巴里,若是一直掙扎,鱷魚就很難施加致命一擊。

也就是因為存在失敗的風險,一般來說,鱷魚不會主動去攻擊烏龜

開頭那個鱷魚,就是最好的例子,像「嗦螺螄」一樣嗦了15分鐘,還是沒有把龜殼裡的肉剔出來,浪費了不少能量。

但若是運氣不好,遇到強大的鱷魚,那麼烏龜最好的結果就是,一口就嘎嘣脆,死得痛快;最差的結果則是被鱷魚磨牙磨了十幾分鐘,龜殼才不負重壓破碎,然後在絕望中死去。

最後

論捕食烏龜,技能最強的還是美洲虎。

它總是在夜間,瞄準來岸邊產卵的海龜。

由於身體限制,海龜是無法像陸龜那樣龜縮到殼裡,因此,美洲虎只要一口咬住烏龜頭,然後用蠻力扯出龜的肉體,就能將其吃掉。

有的鱷魚也會這一招,直接咬住頭,就能結束這種拉鋸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ff1a8816043333daf94feeb50e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