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銷售型的公司來說,過了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業績指標的規劃和任務的分配。是對於團隊領導來說,能夠公平、合理的把指標分配到每個成員身上,過程中才能盯著進度和執行情況,這對於自己整個年度的業務完成是非常關鍵的。銷售指標人人抗、銷售指標人人干,這是每個銷售團隊成員都要面對的情況。
很多領導在分配任務的時候,還是會先考慮實際的市場情況和團隊成員的接受能力。如果完全按照自己拍腦袋的做法來分解任務,那麼很可能就會打擊了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分任務定的太高了完不成,也沒人願意干;定的太低了,整體任務完不成,沒有增長的話,到了年底也沒有獎勵。所以,年初分解任務看似很簡單,其實也是一個很費腦細胞的工作。
這個時候,領導不好做決策了,就會想辦法讓員工自己先認領任務,然後根據員工的態度再進行調整,真可謂是老謀深算的職場套路了。
鑒於這個情況,作為團隊成員的你來說,這幾天是不是遇到領導問話了:
「小張,這是咱部門今年的整體任務,你看看你自己準備抗多少指標,把你的規劃和分解的指標這兩天發給我一下。」
這個時候,領導把球踢過來了,不接肯定不行了,雖然自己分配也是給領導一個參考,不一定是最終的結果,但這個事卻是一個燙手山芋:「如果你自己分的任務太多了,領導雖然高興,但是會給自己今年挖一個大坑,完不成的話績效肯定沒有了;但是如果給自己分的任務太少的話,領導肯定覺得你沒有信心,不願意承擔責任,也是不行,回頭說不定找你談話,主動給你加的更多。
這種局面讓人很是鬱悶:工作不易,做銷售不易,年初的銷售分解更是艱難。
其實,對於這個工作場景,還是有一些好的處理辦法的,給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對於領導的提議,面子上一定要滿懷信心,積極主動的去做。
領導既然讓你先根據部門整體任務,規劃自己的年度任務了,首先這個事情是沒有迴轉餘地了,不管怎麼樣你都得給出一個結果。如果你還想繼續在這個企業幹下去,與其不高興的接受提議,還不如樂觀積極的去面對、認真去分解任務。這樣的話領導也會覺得你執行能力很強。
領導說:「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根據部門年度任務指標,先自己認領和規劃出來這一年準備干多少,然後把規劃發給我,我再來統一調配。」
你應該說:「好的領導,沒問題,我一定積極的承擔指標任務,認真的的根據自己情況來分解。」一定要表現出信心滿滿,不要顯得沒精打采的。等執行時候再想辦法就行了。
第二、備註上自己規劃的理由,便於領導理解你的想法。
大部分人都會根據領導要求的表格,填寫自己想領取的任務,然後交個領導完事。這個做法是不能夠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的,也不是最優做法。正確的做法是備註上你領取任務的理由,讓你的結果成為領導最後分配給你的結果。
舉個例子:比如說今年你們的銷售任務是1000萬,你們部門有3個人,大家負責不同的市場,而你的市場是這三個人中最好的,你去年可以完成 了300萬。那麼你今年領多少任務最合適呢?參照一下幾個建議:
肯定要比去年高,因為銷售任務是逐年增長的,即使完不成,定的目標也得高於去年;
三個人中你的市場情況最好,肯定也不能三人平分,你要適當多一點;
你要預估一下市場消極的情況來沖抵你的任務目標,讓領導認為你增長有限;
你要預估領導心裡的預期值,然後稍微低於他的預期來定,最後讓他給你稍微加點。
按照這個例子來說,領導給你的任務不會低於400萬,但是你自己認領最好在350-380萬之間。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1000萬的任務如果3人平分,你需要領取330萬,但是你的市場是這三個人中最好的,所以不可能是平分,只能比這個平均值高一點。
去年你完成了300萬,如果按照20%-30%增長的話,差不多是360-390萬了,正常來說穩定的市場增長30%已經算不錯了。
作為領導肯定想讓你增長的更多,所以他的預期肯定是40%以上的增長,也就是他預期你的任務應該是400多萬,然後其他兩個人300萬,整體目標要超額完成。
但是你要對市場做客觀描述,認為自己可以完成的情況和實際市場增長的預測,讓自己這個任務更具有落地性,這樣領導也好接受。
分解認領完任務,把你的想法和規劃執行況寫在指標後邊,講明白為什麼這樣分解,大概怎麼去實現,還需要配備一定的資源支持。這樣比你純粹的發個結果過去要好太多了。
三、認領任務一定要寫上資源配置需求,現在這個機會很合適。
我的建議,如果你認領了任務,也做了分解以後,最好把你今年需要的資源支持也寫進去,讓領導多考慮你的需求,便於你完成任務。如果最後他不給你相關的支持,你也有說辭來說明為什麼任務沒有完成了不是。
很多時候,特別是在Q1這個季度,正是向公司要資源要支持的重要時間點,因為這是一年的開始,做規劃的重要時間。如果你等到Q2,甚至到了Q3,所有規章制度都已經確定了,你再伸手要資源,為時已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