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來源:高績
博士後科研基金: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一步
為了促進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開展創新研究,培養造就一支高層次創新型博士後人才隊伍,國家專門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設立了科研基金,並為他們在獨立科研生涯起步階段提供「種子基金」。這種基金資助為定額資助,一般分為面上資助和特別資助。其中,面上資助是給予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從事自主創新研究的科研啟動或補充經費,資助比例一般為當年進站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最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74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公布,4061名博士後研究人員獲得了資助。這表明國家對於博士後研究人員的支持和重視,也為他們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哪些高校獲資助人員最多,哪些學科更受青睞,本文統計了近3年(第69批-第74批)獲面上資助的博士後名單。僅統計高校部分,不包含軍隊、國防科工系統(工信部直屬7所高校),醫學院/部、附屬醫院、研究所等直屬機構。
近3年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人數排名:中大進前三名
從近3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統計數據來看,清華大學在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遙遙領先,獲資助人員數量最多,達到了915人。這表明清華大學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很高的實力和優勢。上海交通大學緊隨其後,獲資助人員數量為706人。這兩所大學在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占據了領先地位,充分展現了它們在國內高等教育中的卓越實力和影響力。
另外,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知名高校也在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獲得了超過600人的資助。這些高校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同樣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和優勢,為我國的科學研究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交通大學在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的排名較為靠前,獲資助人員數量為426人,位居第七名。這表明西安交通大學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正在逐步提升,並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支持。
四川大學以413人獲資助位居第八名,中科大390人位居第九名,山東大學則以385人進入前十名。這些高校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勢,但與前五名高校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整體上看,中國的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數量呈現出一定的地域集中趨勢,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高校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也表明了我國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仍存在地區差異和不平衡問題。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博士後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投入,促進地區間的均衡發展,提升全國範圍內的高校博士後培養質量。
除了地區差異外,各高校在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的表現也存在學科差異。一些理工科和醫學類高校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具備了明顯的優勢,而一些人文社科類高校則相對較弱。這與不同學科的科研需求、經費投入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有關。為了提升人文社科類高校在博士後培養方面的質量和競爭力,需要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同時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博士後人才。
此外,從數據中還可以看出,各高校在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中的表現與該校的綜合實力、學科優勢以及師資力量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各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博士後培養的水平和質量。同時,國家應加大對博士後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提高博士後的待遇和福利,為優秀博士後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和平台。
105個一級學科資助排名:臨床醫學連年霸榜
根據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分學科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2021-2023年間,獲得面上資助的博士後所屬一級學科中,人數最多的前3名學科分別是臨床醫學、生物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這三個學科分別屬於醫學、理學和工學三個大門類,表明這一時期的博士後資助工作兼顧了多個領域的發展。
在臨床醫學博士後獲資助人員方面,中山大學表現突出,成為該領域的大贏家。作為國內知名的醫學類高校之一,中山大學的醫學學科在國內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臨床醫學博士後的培養上,中山大學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機會,從而提高了其博士後在科研和實踐中的競爭力。
復旦大學在生物學博士後獲資助人數上領先。生物學是一門涉及領域廣泛、發展迅速的學科,復旦大學在該領域的研究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國際影響力。學校在生物學的各個研究方向上都保持著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生態學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這為生物學博士後的培養和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清華大學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獲資助的博士後數量上占據優勢。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個高度交叉的學科領域,涉及物理、化學、工程等多個學科。清華大學在該領域的研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在新型材料的設計與製備、材料性能的調控以及材料在能源、環境等領域的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的培養和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統計數據反映出我國高校在博士後人才培養方面的現狀和趨勢。為了進一步提升博士後培養的質量和競爭力,需要各高校和國家層面的共同努力,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投入,促進地區和學科間的均衡發展,為我國的科學研究和發展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