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時候,對「葡萄美酒夜光杯」印象深刻,後來才知道涼州就是現在的武威。
武威位於河西走廊的起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歷來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留下大量古蹟,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原型就是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
走進武威,仿佛和歷史促膝長談,關於涼州的故事,在「交流」中漸漸熟悉。
或許我們了解得不夠全面,但武威這個城市,讀一遍又怎會足夠呢?
武威市博物館
了解一座城市,從逛博物館開始。
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武威可以展現的東西非常多。
武威市博物館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宣武街姑臧路25號,分為多個展館,全景展現武威歷史、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在裡面可以看到複製版的銅奔馬,還可以看到各種青銅器、佛像和陶瓷器件的原件。
武威之名,相傳由漢武帝所取。
公元121年,名將霍去病攻打匈奴大獲全勝並征服了河西,武威的意思指大漢的軍威和武功到達河西。
作為中原連接塞外和西域的通道,武威歷來就是多民族混居之地,也是古戰場,在數千年的時光里,王朝多次更迭,輝煌滄桑在這片土地烙下深刻的印記。
極盛時期的武威宛如微縮版的長安城,火樹銀花不夜天,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不同地方的商人在此做生意。
那個時候,武威的禮樂是多樣化的,民族歌舞、胡姬歌舞隨處可見。
走進武威市博物館,5000多年的文明徐徐展開,最輝煌的依然是漢唐時期。
強盛的王朝帶來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多元,這個時期的雕刻、繪畫、造像、服飾等方面都達到了階段性巔峰。
特別喜歡第三層西展廳的「 天梯神韻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
位於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是洛陽龍門石窟和大同雲岡石窟的源頭,如今能實地參觀的只有大佛窟,來到武威市博物館,可以了解的東西更多。
武威西夏博物館
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武威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多方交戰、搶奪的地盤,除了中原王朝,最有代表性的「西夏時間」。
西夏時期,武威是陪都,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西夏博物館位於武威文廟的斜對面,用大型浮雕、文物圖片、壁畫、背景畫相等方式展現西夏時期的方方面面,館藏的西夏碑是全國重點文物,木緣塔是國寶級文物。
結語
一部涼州史,半部在武威。
關於武威,值得了解的東西還有很多,期待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