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培訓:2023年全國碳酸鈣加工應用技術培訓交流會將於9月23-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培訓內容包括: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氫氧化鈣、食品、藥品、牙膏級碳酸鈣精細加工與應用;碳酸鈣粉體在膠黏劑、塑料領域的應用;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鈣質礦山的綜合開發利用;大理石礦山及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含鈣工業固廢的綜合開發利用(如磷石膏、電石渣、廢石粉、除塵灰、高鈣灰等);參觀廣西科學院碳酸鈣實驗室及中試生產基地。
矽基新材料是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材料,是國家著力培育發展的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烏海市以工業矽、有機矽為支撐,布局多晶矽、矽油、矽橡膠及下游配套產業,加快形成重要的矽基全產業鏈基地,全力打造千億級矽基新材料產業集群,積極構建體現烏海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烏達產業園正在打造以有機矽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在內蒙古恆業成有機矽有限公司氣相混煉膠生產車間,從相鄰企業管道輸送來的氣相二氧化矽與該企業生產的生膠,按照配比經熱密煉、冷捏合等工序,生成新產品氣相混煉膠。產品銷售給下游企業可以直接做成製品,距離終端產業鏈僅一步之遙。公司延伸產業鏈的最終目標就是從單一的銷售原材料變為銷售種類多樣的終端製品,最大程度提高產品附加值。
內蒙古恆業成有機矽有限公司依託自己的研究院,與國內高等院校和國外知名企業合作,走高質量發展道路,著力把資源優勢進一步提升為技術加資源的優勢,不斷向有機矽高端產業衝刺。目前,公司已研發生產出生膠、107膠、高含氫矽油、苯基矽橡膠等多種下游產品。
有機矽位於矽基新材料產業鏈的中游。烏海及周邊地區有豐富的工業矽、甲醇、鹽酸、氯甲烷及煤炭等有機矽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企業落戶烏海,不僅節約生產成本,還大量消耗當地化工企業的副產物,變廢為寶,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雙贏。
興發集團也將目光聚焦在烏海,於2022年2月開工建設有機矽新材料一體化循環項目,建設年產40萬噸有機矽單體裝置、15萬噸離子膜燒鹼裝置、5萬噸草甘膦技術升級改造裝置以及其他配套設施,其中,離子膜燒鹼裝置、5萬噸草甘膦技術升級改造裝置分別於2022年6月和9月進入試生產,有機矽單體裝置預計2024年9月建成投產。
目前,烏海市已引進的有機矽及下游生產企業3家,均落戶烏達產業園。預計到2025年底,隨著一批矽基新材料項目建成,有機矽產能將達到約10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20%以上,成為重要的矽基全產業鏈基地。
有機矽僅是矽基新材料產業之一。烏海立足地區轉型發展實際,積極引進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合理布局多晶矽、單晶矽、顆粒矽項目,發展下游配套切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配套產業,加速布局矽基新材料產業集群。
京運通新材料年產5GW高效太陽能級多晶矽及單晶材項目已建成投產;烏海東晶光伏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年產12.5萬噸多晶矽、15GW單晶矽、15GW切片、15GW電池、15GW組件生產裝置,今年計劃建設12.5萬噸多晶矽及配套設施;內蒙古協鑫東立矽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建年產20萬噸顆粒矽及配套項目,該項目採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BR法顆粒矽工藝技術。
資料來源:烏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