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方也忙於改裝他們的車輛。與俄羅斯的改裝車輛相比,烏方的車輛顯得更為精緻,並且沒有使用同樣多的過時部件。通常這些車輛被描述為基於繳獲的,但由於兩軍使用的車型相同,這可能只是額外的宣傳手段。
首先是一輛改裝的MT-LB,配備了一個14.5毫米KPVT機槍塔。載員艙的車頂被移除,並替換成了另一種車輛的上層結構,可能是BDRM或類似車輛。為防禦RPG,車輛還加裝了格柵裝甲。
ZU-23-2雙管高射炮通過簡單的辦法——固定在標準MT-LB頂部,獲得了額外的機動性。
這似乎是一種常見的改裝,塗有一種有趣但非標準的偽裝圖案。
槍炮組顯然非常暴露,但這種組合可以提供對地攻擊飛機和直升機的有效防空能力。
特寫圖展示了槍炮和安裝細節。
MT-LB拖車常被用作牽引火炮和反坦克炮的牽引車,因此這種將MT-12 100毫米反坦克炮安裝在拖車上的改裝是自然的進展。
載員艙的車頂被移除,裝甲車後部安裝了可以液壓放下的鏟斗,以幫助吸收後坐力。
MT-12反坦克炮於1960年代初期引入。儘管它的爆炸力驚人,但這門100毫米炮最終無法擊穿新一代現代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並在1980年代末被逐步淘汰。然而,這門炮能夠發射高爆彈,使其在步兵支援中仍有用處,並且隨著俄羅斯重新引入較老的坦克設計,這門炮可能會重新煥發活力。
儘管照片質量不佳,但它展示了一種有趣的MT-LB改裝版本,配備MT12反坦克炮。這輛車在戰鬥艙周圍安裝了裝甲保護,令人聯想到二戰時期德國的突擊炮,如納什霍恩(Nashorn)。
在2020年亞阿的「44天戰爭」中,無人機成為重要的反坦克武器。在當前的衝突中,無人機已變得無處不在,廣泛用於對付裝甲車輛和人員。圖中是一架基於四旋翼的反坦克無人機,正要撞擊俄方坦克的頂部裝甲。
無人機的威脅導致了各種類型的間隔裝甲和干擾系統的使用。一種即興保護類型被稱為「烏龜坦克」,其車組基本上是在車輛頂部焊接了一個棚子。值得注意的是車輛前部安裝的掃雷犁、車頂的干擾系統,以及「V」標記周圍的噴塗痕跡。
另一輛從前面拍攝的「烏龜坦克」。這些車輛在各界受到批評,因為它們明顯限制了車組對戰場的視野,並降低了坦克武器的使用能力。然而,這些車輛通常作為一種「突破」坦克使用,在掃雷和引導其他裝甲車輛隊列方面發揮作用。作為裝甲掃雷車,它們的使用更有意義。
另一輛「烏龜坦克」,這是一輛T-72,車身上焊接了多層保護裝甲。注意車身前部的KMT-7掃雷犁附件。
更常見的一種用於防護無人機攻擊的頂蓋保護裝置被稱為「應對籠」。圖中展示了安裝在炮塔頂部的工廠生產的籠子。
這輛車的乘員試圖全面覆蓋防護。炮塔上安裝了一個帶有頂部格柵保護的框架,側面裝有粗網狀防護網。直接安裝在炮塔上的是反應裝甲塊。偽裝網打破了車輛輪廓。最不尋常的特徵是頂部滑動架上的一組干擾器。
這裡有一個更加整潔的例子,展示了與前一張照片相同的許多特徵。主炮兩側的圓形裝置是干擾器,旨在破壞無人機的通信。
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工廠安裝的頂蓋保護籠的細節和金屬網的細節。
有許多視頻顯示士兵成功地用小型武器對抗無人機。這是一個相當創新的烏方反無人機裝置,由六支AK-74組成。
烏方也在他們的車輛上增加了反無人機裝甲,包括這輛M1艾布拉姆斯。
頂蓋保護籠不僅出現在坦克上,還出現在各種車輛上。這是一輛M109A4帕拉丁自行火炮,車體和炮塔上建有反無人機籠。上部懸掛的鏈條提供保護,同時仍允許炮塔旋轉。
以色列的一個車輛停放場,展示了一對梅卡瓦IV型主戰坦克,炮塔頂部裝有反無人機裝甲。經驗可以從他人的經歷中學到,或者通過自己的經歷辛苦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