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七天假期結束了!回首整個假期,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你對哪些瞬間念念不忘?
國慶假期,一抹抹「中國紅」扮靚贛鄱大地,一首首激昂的歌曲響徹大街小巷,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令人目不暇接……人們以各種方式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
國慶假期,千家萬戶盡享美好時光。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依然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用默默堅守展現使命擔當,用無私奉獻詮釋愛國之情……
無論是嘹亮的歌聲還是無聲的堅守,都是對祖國最好、最真摯的禮讚!
國慶當天,江西中醫藥大學的學子們齊唱國歌。
10月2日晚,在南昌市紅谷灘區贛江中大道的一處斑馬線,數十名民警面對著車流,手拉手一字排開,築起「拉鏈式人牆」,引導前往秋水廣場的人群安全穿過斑馬線,此舉受到市民們的點贊。
祝福篇
《我和我的祖國》響徹贛鄱大地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10月1日一早,井岡山市神山村村民自發組織了一場快閃活動,男女老少數十人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2周。這一幕被前來遊玩的大學生拍攝了下來。
國慶當日,這首《我和我的祖國》響徹贛鄱大地,從廣袤鄉野到城市街巷,隨處可見「中國紅」,各地群眾自發組織快閃活動告白祖國、歌唱祖國、祝福祖國,用最熱誠、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祖國母親最深沉的熱愛。
10月1日國慶節,英雄城南昌的街頭換上節日的盛裝,八一大道上飄揚著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八一廣場成了國慶假期人氣最旺的紅色景點。當日,全省各地的一抹抹「中國紅」成為最亮麗的風景線。
10月2日晚,九江永修縣舉行了「大美永修」國慶嘉年華系列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節慶促銷,讓群眾共享歡樂假期。舞台之上,絢麗燈光配合著演員縱情歡歌,如花般綻放的舞蹈,詼諧有趣的互動魔術,以及旋律悠揚的歌伴舞,異彩紛呈的節目令觀眾直呼過癮。「節目都很精彩,很喜歡這種熱熱鬧鬧的節日氛圍。」觀看演出的間隙,永修市民何麗娟高興地說。
以青春之名立誓「強國有我」
「我所追隨的,是五角星的星光……」國慶節當天,五星紅旗在省內多所高校校園冉冉升起。
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江西理工大學的師生們向國旗行注目禮,滿懷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崇高敬意。「一種我將無我的情感油然而生!我們會傳承好英烈精神,在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該校金材專業的張佳松同學難掩激動地說道。
在江西農業大學,5000餘名學子身著軍訓迷彩服,整齊列隊,向國旗行注目禮,齊唱國歌,在國歌聲中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和自豪之情。「軍訓是一份歷練,愛國是一種情懷。不忘初心,青春朝氣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奮鬥正青春!青春獻給黨!」該校大二學生孫一凡帶領團員和新生許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
當日9時整,伴隨著嘹亮的號角,國歌響起,江西師範大學全體在場師生一齊向國旗致注目禮,誠摯而肅穆地目送國旗緩緩上升。升旗儀式後,校女子軍樂團奏響嘹亮的《歌唱祖國》,為祖國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一大波愛國題材影片叫好又叫座
國慶假期,到影院裡看大片,享受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成為許多人的一種度假方式。今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等既叫好又叫座的愛國題材影片集體上映,吸引眾多市民前往影院觀看。
10月3日一大早,記者在南昌市紅谷灘區的嘉萊國際影城看到,前來觀影的觀眾絡繹不絕。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趁著國慶假期,帶著老伴來看《長津湖》,「祖國現在的強大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今天來看這個電影主要是回顧那段紅色歷史,緬懷先烈」。
隨後,記者又來到華影國際影城、南昌博納國際影城、泰禾影城南昌王府井店,發現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等電影幾乎場場爆滿,市民觀影熱情高漲。「節日期間,影院的上座率較高,相比國慶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華影國際影城工作人員說。
家門口盡享「電影文化大餐」
10月5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主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 優秀影片進基層」主題放映活動走進南昌市新建區,為群眾送上了豐富的節日「電影文化大餐」。一台放映機,一塊大幕布,傳統的露天放映形式和熱門好看的國產大片不僅勾起了老人們的記憶,增添了孩子們的快樂,也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
在該區心怡廣場和文峰路社區,工作人員提早準備好了凳子,吃過晚飯的居民陸續到場,現場逐漸熱鬧起來。《我和我的祖國》《血戰午城》《金剛川》等紅色經典電影,在讓居民們領略電影藝術魅力的同時,也激起了內心的愛國情懷。居民魏菊說:「以前看過《金剛川》這部電影,今天重新感受這部電影,它又一次燃起了我心中濃濃的愛國之情。我還帶了小孩來觀看影片,讓他知道今天的好生活來之不易,希望他在今後的生活當中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奉獻篇
為乘客答疑解難 「紅土情」服務台在忙碌
記者昨日從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9月28日至10月6日,南鐵共發送旅客448.86萬人次。其中,10月1日南昌火車站(南昌站及南昌西站)發送旅客人數達29.8萬人,同比增幅達9.6%,是歷年單日旅客發送量之最。
國慶期間,「紅土情」服務台是南昌站最忙碌的工作崗位之一。10月1日是國慶長假首日,南昌站客流明顯增長,前來「紅土情」服務台問訊、諮詢、改簽、掛失的旅客絡繹不絕,在「紅土情」服務台工作的劉洋一直忙個不停,但她依然保持著微笑,用溫柔的口吻和簡單易懂的語句回答旅客的疑問。
作為2020年度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十大平凡之星」之一,劉洋的服務質量一直被眾人所認可。只要與人交流,她必定站起身來,身體微微前傾,用柔和的眼神關注著對方,耐心傾聽,細緻解答。哪怕一些老年旅客再怎麼絮叨,劉洋仍像待自家長輩般耐心。
不知不覺,時針指向了10時45分。劉洋趕緊推著輪椅從檢票口來到13號站台。原來,早上剛接班時,服務台就收到了預約電話,旅客朱先生陪同自己99歲高齡、腿腳不便的母親乘坐D6345次列車抵達南昌,特尋求幫助。10時58分,列車停穩後,劉洋配合朱先生將老人攙扶坐上輪椅。推車前,劉洋還俯下身去,輕輕地調整好輪椅,儘可能讓老人坐得更舒服些。在劉洋的幫助下,朱先生和他母親順利到達地下計程車上客點。臨上計程車之前,老人拉著劉洋的手謝個不停。
一天工作下來,劉洋的聲音有些嘶啞,長時間戴著防護眼罩讓她的臉上留下一道道明顯的紅印。「國慶節期間,旅客比平時增加不少,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旅客也更多了,這時我們的工作尤為重要。」雖然忙碌了一天,但看著一位位旅客在自己的幫助下順利開啟旅程,劉洋感到十分欣慰。
為遊客保駕護航 「拉鏈式人牆」在移動
國慶假期期間,重新開放的南昌秋水廣場音樂噴泉成了絕對的「網紅景點」,每晚都有許多市民和外地遊客前來秋水廣場「打卡」。據統計,假期前三天,日均觀看人流量超過6萬人次,超過廣場最大承載量。許多市民和遊客注意到,在擁擠的人潮中,數十名民警用身體築起「拉鏈式人牆」,引導人群穿越馬路。
10月2日晚7時許,記者在南昌市紅谷灘區贛江中大道的斑馬線處看到,數十名民警面對著車流站在斑馬線邊,手拉手一字排開,築起「拉鏈式人牆」,引導前往秋水廣場的人群安全穿過斑馬線。不少前來遊玩的市民和遊客被這一幕所吸引,紛紛站在馬路邊掏出手機記錄下這一暖心的場景。
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紅谷灘大隊了解到,為確保秋水廣場大量遊客的安全和道路暢通,警方運用AI探頭人流統計系統和LBS客流數據系統對秋水廣場遊客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後,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與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紅谷灘大隊通力合作,在秋水廣場沿線採取「南北進出,中間封閉,波次放行」等措施確保遊客出行安全。
「我們根據往年的經驗,與交警配合,在音樂噴泉結束的時候,就是人流高峰時期,在前一個路口把車輛進行分流。人流來的時候,我們採取拉鏈式的方式,用人牆把人流分開,人流的速度加快了,擁堵的時間就少了。」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熊汗仁說道。
為滿足電力需求 「特高壓人」高溫下奮戰
國慶期間,我省持續晴熱高溫,贛鄱大地的青山綠水間,山頭已經微微染紅。高溫難耐,但這樣的天氣對南昌至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建設者們來說,卻算得上施工的「黃金季節」。
南昌至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是華中特高壓環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新基建」產業的代表和江西經濟邁向高端發展、創新發展的大國重器。該工程建成投運後,對系統解決我省缺電問題、滿足我省「十四五」期間快速增長的用電需求、優化我省電網主網架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慶假期,南昌至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江西段4000餘名建設者頂著高溫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吊車、推車、升降車等機具的聲音不斷,各類作業人員來回穿梭。
據該工程電氣項目經理徐勇凌介紹,為了儘早建成這個工程、造福贛湘兩省人民,參建人員和機具投入均比常規增加了一倍。在精益管控下,整個工地有條不紊。
編輯∶林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