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上映,成本 13 億,這群人為什麼一定要拍這部電影?

2021-09-30     朕說

原標題:《長津湖》上映,成本 13 億,這群人為什麼一定要拍這部電影?

今天,一再推遲檔期的電影《長津湖》

終於上映,這部電影集結了超強陣容——

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著名導演

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

《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編劇蘭曉龍+

歷史顧問王樹增+藝術總監張和平

然而,這部電影背後的真實歷史

可以說比電影要慘痛悲壯很多

長津湖戰役

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志願軍

又是怎樣打敗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

讓美國海軍陸戰隊經歷了一次歷史上最慘烈的大敗退

甚至至今成為美國軍事院校學習的典型戰例

讓美國人至今都不敢提這段歷史?

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是怎樣創下奇蹟

今天,朕就來講講這部電影的背景——

歷史上長津湖戰役究竟有多難打

了解了背景

各位愛卿可能就更能看懂電影里的鏡頭含義

而曾在長津湖指揮過新興里戰鬥的詹大南老人(已故)

生前一直叮囑兒女

千萬不要忘記長津湖戰場上長眠的烈士

僅以此文

致敬保家衛國的志願軍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

美國這就來勁了,很快出兵

武裝干涉朝鮮內政

10月1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不顧中國的警告

越過「三八」線並繼續向中朝邊境鴨綠江圖們逼近

把戰火燒到中國東北邊境

同時其空軍入侵中國東北領空

深入東北安東等地轟炸和掃射

嚴重威脅中國安全

美國還阻止了中國解放台灣

再加上朝鮮方面的請求下

中國不得不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一共有五次戰役

1950年10月下旬第一次戰役中

志願軍故意示弱,利用敵軍怕近戰、夜戰的弱點

隱蔽地打擊敵人迫使敵人後撤

不過,這並沒有阻止「聯合國軍」的自信

實際上,「聯合國軍」這時候計劃

東、西兩個方向包抄中國跟朝鮮的軍隊

準備在聖誕節前結束韓戰

*麥克阿瑟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當過「將軍搖籃」西點軍校的校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太平洋戰場盟軍最高指揮官。

在朝鮮東線

「聯合國軍」負責作戰的是美軍第10軍

他們的對手是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

第9兵團此前已經悄悄地進入朝鮮

雖然很自信,但麥克阿瑟為了防止志願軍進入朝鮮

命遠東地區的美國空軍、海軍的各種作戰飛機全部出動

炸毀鴨綠江上的所有橋樑

嚴密封鎖鴨綠江以南地區的所有道路

車站、城鎮、屍體被炸得什麼都沒留下……

美軍飛機嚴密轟炸封鎖,不斷低空偵查

志願軍為了秘密潛入陣地

選擇在夜晚爬山行軍

上山的陡坡接近45°,雪深過膝

但志願軍就這樣一人幫助一人挺過來

10餘萬人的第9兵團悄聲無息地翻過高山峻岭

絲毫沒有被發現

就連美國人也不得不讚嘆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可是由於天氣寒冷

戰士們沒有高寒地區的禦寒經驗

用熱水洗腳,結果腳腫得十分厲害

再加上山坡實在陡峭

一旦掉下就沒法實施援救……

不過,要說最艱難的

就是敵我雙方那裝備上

逆天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差距

愛卿們看看對比

戰略上的誘敵深入之後

中國和美國最王牌的兩支隊伍的作戰地點就是——

長津湖這個地方對志願軍來說

是十分有利的

因為它的山峰比較多,地形比較複雜

這樣就可以給予孤軍深入的「聯合國軍」致命性的打擊

再加上這裡的公路狹窄

美軍的大炮坦克發揮的範圍受到限制

為了有效利用地形

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跟副司令員陶勇

確定集中第20軍,第27軍8個師的兵力

採取 攔頭——斬腰——截尾 的戰法

將美軍分割包圍,然後各個殲滅

1950年11月27日黃昏

第9兵團里的27軍部隊主攻柳潭裡、新興里

20軍主攻下碣隅里

到了第二天凌晨,美第10兵團被分割成四段

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打「聯合國軍」戰略示意圖,紅色代表志願軍,藍色表示「聯合國軍」(圖片來源:紀錄片《冰雪長津湖》)

1950年11月28日

白天美軍聚集了大量的坦克

他們用坦克構成了環形工事嚴防死守

並呼叫航空兵,轟炸志願軍

於是,白天志願軍防守,美軍進攻

晚上志願軍進攻,美軍防守

而在長津湖還有地方叫小高嶺

高嶺下就是下碣隅里和柳潭裡之間的公路

是美陸戰第1師打通聯繫的必經之路

圖片來源:紀錄片《冰雪長津湖》

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爆破大王」楊根思

負責帶隊堅守在這裡

就在他七次打退敵人之後

第八次,戰友也只剩五六名

重機槍排長後來想過來援助

之後,他抱起了10公斤的炸藥包

點燃導火索,沖向敵人

與敵人同歸於盡

1950年11月29日

—— 地點:古土裡——

美軍聯合英軍組成的

「德賴斯代爾」特遣隊

企圖打通與下碣隅里之間的聯繫

當他們占領了一處小高地

控制著公路的時候

20軍58師173團接到任務就是

攻下這塊小高地

可是,在接受任務時卻出現這樣一幕——

最後戰士也沒再說什麼

身上帶著手榴彈、炸藥

消滅掉美軍的一個排

—— 地點:兵團指揮部 ——

由於美軍開始撤退

考慮到斷糧、凍傷減員的情況

司令員宋時輪開始改變戰略方針——

集中27軍部隊力量

首先消滅新興里的美軍第7師

然後轉兵逐次消滅柳潭裡

下碣隅里等地的陸戰第1師

1950年11月30日

—— 新興里 ——

長津湖新興里的美軍總計有3100多人

志願軍封堵了新興里向外的所有道路

此時,美軍處於孤立狀態

23時,志願軍充分執行了

夜戰進攻,近戰打擊的戰術

讓習慣了步炮協同,坦克開路打法的美軍

一下子萎了

而這支美軍就是「北極熊團」

團長麥克萊恩撲街

這創造了志願軍在整個韓戰中

唯一一次全殲建制美軍的戰例

後來,我軍炊事班長缺少蒸饅頭布

有個戰士說有

沒想到拿出來的是「北極熊團」的軍旗

最後上交給國家

這對「北極熊團」來說

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

1950年12月1日

—— 下碣隅里 ——

被志願軍打怕

美軍已經開始全面撤退了

20軍58師172團連隊的任務

就是公路上阻截撤退的美軍

可是美軍通過的時候

連隊並沒有發起猛烈的攻擊

這讓58師的師長非常生氣

可當師長來到阻擊陣地的時候

卻發現……

在長津湖戰役中

成建制陣亡的連有三個:

20軍59師177團2營3連

20軍60師180團1營2連

27軍80師242團2營5連

成建制:整個班、整個排、整個連,

如今也引申為集體的意思。

在被凍死在陣地上的烈士里

有一位叫宋阿毛

他在死前還留下這樣的絕筆詩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的(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1950年12月2日~12月25日

美軍在南撤的時候

還使用了自行高射炮車和自行高射機槍車來斷後

這兩種武器速度十分快

自行高射炮車射速能達到每分鐘240發

每發炮彈的殺傷力相當於一枚手榴彈

這給徒步追擊沒有任何遮蔽的志願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志願軍依舊用頑強的精神跟毅力進行抵抗

由於天氣過分嚴寒、裝備上實在差距過大等原因

而且還有個臨時機場

美軍最終還是狼狽撤退

1950年12月25日聖誕節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進駐興南

長津湖戰役結束

麥克阿瑟曾經想在聖誕節打敗志願軍

最終卻沒想到給自己這樣一個聖誕禮物

長津湖戰役里,美軍陸戰第1師遭受重創

傷亡減員達13961人

第9兵團,部隊戰鬥減員達14000多人

凍傷減員30732人

但是,東西線的戰役的勝利

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韓戰的拐點

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七十多年前,有些戰士留在他鄉

祖國慢慢強大之後,我們並沒有忘記他們

從2014年到2021年

韓方已向中方連續八年移交共825位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

而蓋在烈士身上的五星紅旗

都曾經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

知乎@Juli。曾這樣評論如何看待抗美援朝:

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

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

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

一代人建立了五代人的功

這樣可愛的人

永遠不應該被忘記!

參考文獻

紀錄片《1950他們正年輕》

紀錄片《冰血長津湖》

《中國共產黨歷史重要事件辭典》

《中國共產黨簡史》

梅世昌《長津湖戰役研究》

張楓《長津湖戰役再審視》

張曉武、李先明的《淺析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未能全殲美軍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2959924_624188-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