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歐洲人買爆中國電熱毯」登上微博熱搜。
相關報道稱,隨著歐洲居民緊急備貨取暖設備,中國廠商掀起了生產熱潮,有工廠的電熱毯銷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是近5年最佳記錄。
相關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
事實上,在歐洲,不止電熱毯銷量大漲,速賣通數據顯示,各種中國取暖「神器」整體上在歐洲市場銷量火爆,增長達300%。
有商家甚至感慨,自家本來是夕陽產業,沒想到如今卻賺得盆滿缽滿,這讓行業上下都頗為意外。
其實,中國取暖神器爆賣歐洲似乎也不難理解。
烏俄衝突以後,歐盟制裁俄羅斯,俄羅斯限制天然氣對歐洲的輸出,而一向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自然陷入了能源困境。
據數據顯示,歐洲每年消費約5000億立方米天然氣,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在其中占比高達45%。
其中,芬蘭和保加利亞100%依賴俄天然氣,俄輸送的天然氣在德國每年消費的天然氣總量里占61.9%,奧地利(70.1%)、希臘(96.4%)、拉脫維亞(76.5%)、斯洛伐克(84.1%),匈牙利(64.1%)、丹麥(53.1%)、波蘭(64.2%)、捷克(57.7%)每年消費的天然氣里,一半以上來自俄羅斯。
眼下,凜冬將至,能源危機帶給歐洲的寒意越來越重,悲觀情緒正在歐洲內外蔓延開來。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9月通脹達到10%,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高達40.8%。
歐盟能源事務專員卡德瑞·希姆森坦承,能源部長們都在擔心,今年冬天對歐洲來說會很艱難,而明年冬天甚至將更加艱難。
與此同時,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也發出警告,歐洲今年冬天或面臨「非常可怕的局面」。
有學者提出,「將歐洲轉變成一個需要美元來恢復經濟、需要大洋彼岸的液化天然氣來為家家戶戶取暖的工業「半沙漠地區」,這一路線似乎已經牢牢占據了歐盟各國首都政客的頭腦。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歐洲正在陷入的經濟僵局。」
美國的「規則」正在摧毀歐盟。必須承認:華盛頓謀劃了一盤爭奪歐洲控制權的政治大棋局,儘管不算光鮮,但的確贏得挺漂亮。而歐盟也要為自己盲目追隨美國制裁俄羅斯的行為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