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1、瑞幸員工被「罰抄差評」衝上熱搜
2、當紅火鍋品牌,都是這麼消除差評
3、警惕!容易被顧客差評的8個觸點
瑞幸員工被「罰抄差評」100遍,衝上熱搜
「我備註要熱的,你們都沒看見嗎?沒睡醒?」
「茉莉花茶沒有加糖,完全無法入口」
「我點的去冰為什麼送過來還是多冰」
作業本、手寫字、重複N遍的語句,你以為是小學作業嗎?不,這是瑞幸員工的「罰抄」。
近日,多位瑞幸員工發文稱被罰寫顧客差評、備註、日常檢查標準,被罰多者甚至達到幾百遍,引發關注,甚至衝上了熱搜。
評論區也是各方論戰。有人認為,這是食品行業,粗心可能會導致被官方罰款,顧客過敏出事。也有網友認為這種方法踐踏了勞動者的權益,涉嫌侮辱員工。
還有網友更深層次的指出了問題所在,他認為瑞幸菜單有明顯問題,沒有少冰選項,只能備註寫上。當迎來點單高峰期的時候,員工很容易因為忙的暈頭轉向而忘看備註。
對此,瑞幸客服表示,此舉是為了讓員工不要忘記看備註,也是店長對顧客的負責。另外,罰抄是部分門店的不規範行為,並不是公司正式管理規範,公司會加強對門店的規範化管理。
從門店經營的角度看,餐飲經常會出現因為一條差評而使整個門店「被毀」的案例,再加上現在顧客用餐習慣性先看評分及評論,好評可能略過,但差評絕對讓人印象深刻,瑞幸的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
不止茶飲界,火鍋餐飲老闆也苦差評久矣,來看看它們是怎麼消降差評的。
當紅炸子雞們,都是這麼消除差評
差評跟「顧客滿意度」掛鉤,而它的底層邏輯是「復購」。
尤其是當下勢能較高的火鍋品牌,除了成績不斐的客流,就是讓人頭疼的差評,我們看看,他們是怎麼「消除差評」的?
先前去鴻姐老火鍋,在就餐過程中,就有服務員小哥前來詢問,「小姐姐,覺得這次用餐怎麼樣,有沒有哪些建議呢」,接著給出承諾,「我們會及時反饋給總部,儘量滿足您的要求」。
最後使出殺手鐧,「大眾點評打卡並寫下評論,可以送您一杯我們的新品折耳根檸檬茶哦」,用了最低的成本,一個好評輕輕鬆鬆賺到了。
圖註:打卡鴻姐老火鍋
朱光玉火鍋館梁熙桐告訴火鍋餐見,他們的管理組會把每天的客訴全部做成表格,發到管理群,針對客訴來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從門店顧客進店開始,梁熙桐會要求管理組進行兩次客調,在客人用餐當中,進行第一次客調,門店每天的客調要到70%以上,要求門店必須要去當場給反饋,去給消費者解決問題。
在收銀台結帳,要求收銀員做第二次客調,用餐怎麼樣,體驗感怎麼樣,進行詢問。如果有問題,要求當天的值班經理馬上到達收銀台來處理客訴;如果沒有,會準備小零食送給消費者,讓他對你有好的印象。
圖註:排隊很容易產生差評
差評,一直是困擾眾多火鍋品牌的問題,有時候「笨方法」也很有效。
五里關火鍋妖總則說,「消滅差評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很多時候客人還是會寫,誰都做不到100%沒,只能儘可能做到短時間高效率地解決,就是用笨辦法,巡台,關注員工工作質量 ,關注客人體驗」。
減少差評用笨辦法的還有北步園火鍋,聯合創始人阿迅說,「送禮,送到顧客滿意為止,廚師長巡台,體驗不好的都快速發現,會送菜品、送甜品等,後續在運營分析會上,也會提出來復盤」。
警惕!容易被顧客差評的8個觸點
其實,管理差評不僅是為了消費顧客不滿,維護品牌聲譽,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從差評中深入源頭,改善經營。
火鍋餐見整理了容易被顧客差評的8個觸點,一起來看。
1、取號:迎賓口無人;無迎客聲、表情僵硬;取號時未作規則說明。
像海底撈直接在電梯口就開始迎賓,蜀大俠要求必須滿員才可以用餐,當然也有像鴻姐這樣公眾號取號,能讓顧客明確看到各門店排隊桌數,節省時間。
2、等位:無人安排/安撫顧客;沒有等位小吃;等位區垃圾桶不在顧客附近。
現在有很多等位區服務已被開發,比如北步園火鍋新推出的圍爐冰茶,仙氣飄飄,任誰不想打卡,吼堂等位時可以圍爐煮茶,還能打麻將;去年冬天楠火鍋一家門店直接承包了一輛大巴,讓顧客免受冷風吹。
北步園火鍋 圍爐冰茶
3.領位入座:未帶入座位,直接指位置讓顧客自己前往,無介紹就離開;入座後無人服務;無人告知如何點餐。
像吼堂會有非遺文化「鳴堂技藝」的吆喝聲,「貴客到,裡面請」,讓顧客有儀式感,還有一個」黃金三分鐘「的服務點,即迎賓在帶著客人餐位就座後,不會立刻離開,而是倒茶水、提供圍裙、手機套、皮筋等。
完成這些工作才跟服務員交接,防止中間出現空檔,影響顧客體驗。當然,這些細碎的服務都可以形成sop給服務人員進行標準化培訓,以此來達到各個環節的流暢銜接。
4.點餐:無人介紹菜品,無人告知餐位費。
當下的掃碼點餐雖解決了人效問題,但會影響一定的顧客體驗,所以介紹特色菜品環節一定不能少。
這一點在武漢考察時,當地火瀑椒麻火鍋給餐見留下了深刻印象,負責接待的人員會把他們的特色椒麻鍋底以及最近的新品一一介紹(食材特點,口味等),引導點餐。
還會提醒自取小料、小食,在我們拿不准主意選套餐或者單點時,也會根據用餐人數提供中肯建議。
5.候餐:上菜全程沒有說話;上菜慢;桌面有空間卻放在菜架上。
上菜過程也要同步顧客菜品名稱,涮燙最佳時長、吃法等,同時「好看的菜品、特色菜是一定要端上桌的,目的是讓顧客拍照傳播。」
關於上菜慢則要看流程是否有問題。比如一家火鍋店經常被反饋「鍋底上太慢」,為此它們專門請了諮詢公司來進行流程改造。
經測算,這家火鍋店上鍋時間為3分20秒,而2分鐘以內顧客才不會抱怨,所以他們通過優化流程讓所有門店都實現了1分30秒內上鍋,相關差評大幅減少。
6.用餐時:沒有任何驚喜點。
除了常見的加湯添水、幫涮菜品之外,這兩年我們會看到火鍋店開始情緒營銷。比如慫重慶火鍋廠員工會集體「尬舞」讓顧客感受快樂的氛圍;海底撈的生日歌、分手/辭職條幅讓大家在「社死」中對這場用餐記憶深刻。
7.買單:態度冷淡,沒有介紹優惠活動。
「這是很多餐廳容易忽略的,只培訓迎賓和服務員要微笑熱情服務,偏偏漏掉了收銀員」,潘司特CEO&前蜀大俠品牌推廣總監告訴火鍋餐見,「收銀員沒有一點溫度,很多差評就來源於此。」
相反,火鍋餐見在成都一家牛雜火鍋店用餐結帳時,服務員就主動告知我們各平台優惠活動,以及店內「五星好評+拍照=鍋底減錢」或「集贊=鍋底減錢」活動,於顧客來說能得到優惠,於店方來說得到推廣,可謂雙贏。
8.離店:無人送客。
劉一手集團總裁尹伊表示,「這裡牽扯到峰終定律(高峰時與結束時的感覺),除了前面環節,最後結尾也要留下整體美好的印象,否則顧客最後離開時不愉快,那他多數情況是不會再來了。」
圖註:劉一手的離店送客禮品
這就要求企業賦予一線員工一定的權力比如打折、贈送禮品等,像劉一手會在顧客離店時送上零食禮品袋;很久以前羊肉串則會送上雪糕;宜家家居在最後環節有1元冰淇淋售賣等,都是為了「終」節點時的正向體驗感受。
你對消除差評有何方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