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超八成上市公司盈利,遊戲板塊業績增近16倍,酒店、旅遊業強勢復甦 | 看財報

2024-05-08     鈦媒體APP

原標題:2023年A股超八成上市公司盈利,遊戲板塊業績增近16倍,酒店、旅遊業強勢復甦 | 看財報

A股2023年財報季已正式收官。Wind數據顯示,截至發稿,A股市場5361家上市公司中共有535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財務數據。

總體來看,2023年A股上市公司全年實現營收合計72.70萬億元,同比增長0.86%;實現歸母凈利潤5.29萬億元,同比下降1.21%。雖然去年營收、凈利潤的增速不及2022年,不過相對保持平穩。

數據來源:Wind

鈦媒體APP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4228家實現盈利,占比近八成。其中凈利潤超百億的公司達79家,超過千億的則有8家,分別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油招商銀行中國移動以及中國海油,仍以金融行業為主。與2022年相比,只有中遠海控一家退出「千億俱樂部」。

剔除兩油和金融類公司後,中國移動以1317.66億元的凈利潤成為去年最賺錢的公司,中國海油、貴州茅台中國神華中國建築寧德時代分別以1238.4億元、747.3億元、596.9億元、542.6億元和441.2億元的凈利潤緊隨其後。

數據來源:Wind

另外,新能源汽車、電子領域的科技類公司也有不俗表現,長安汽車立訊精密等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並躋身「百億俱樂部」。而比亞迪上汽集團美的集團工業富聯等龍頭企業也有多項運營數據創下新高。

反觀2023年虧損最多的前五家上市公司,有3家都來自房地產行業,分別為*ST合泰綠地控股*ST世茂*ST金科中國東航,分別虧損119.91億元、95.56億元、89.96億元、87.32億元和81.68億元。

從增長角度看,去年有2741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占比為51.13%。其中,凈利潤增長100%以上的公司669家,占比為12.48%,50%-100%之間的有426家,30%-50%及30%以下的分別為410家和1236家。此外,2613家公司業績呈現負增長,降幅超過1000%的為101家。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製圖

縱觀A股企業,2023年凈利潤增長最快的個股前5名依次為航天智造麗江股份惠城環保贛能股份華電國際,分別同比增長8349.70%、6079.62%、5507.69%、4497.18%和4430.73%,不過這幾家企業上年基數較低。

據鈦媒體APP統計,2023年有3074家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實現增長,占比達57.34%,其中77家公司營收增長超100%。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公司有2104家,占比接近四成。

在營收排行榜的前10名中,多數來自中央國有企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均以超3萬億元的收入穩居榜單前二名。剔除石油石化及金融企業後,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三家國有建築工程企業排名前三。

數據來源:Wind

17個行業賺超千億,消費領域改善明顯

鈦媒體APP梳理髮現,去年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凈利潤超千億的行業有17個,銀行繼續穩坐第一,實現歸母凈利潤2.09萬億,石油石化和非銀金融次之,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726.24 億元和3280.28 億元。此外,電力設備、食品飲料和建築裝飾也均實現了超2000億元的凈利潤。去年房地產和農林牧漁是唯二虧損的行業,分別虧損135.74億元和44.57億元。

從增長角度切入,去年有16個申萬一級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其中消費領域復甦明顯,商貿零售、社會服務、傳媒行業的同比增速均超100%。細分行業中,商用車、遊戲行業的利潤增速更是超過1000%。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製圖

而在凈利潤下滑的15個行業中,房地產、農林牧漁跌幅最大,分別為-686.18%、-125.31%。另外,在全球經濟及能源需求前景疲弱的背景下,去年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石化等資源品行業整體表現欠佳,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與2022年的高增長形成反差。

營收方面,2023年社會服務、汽車、國防軍工、電力設備、紡織服飾營收增速最為亮眼,分別達到31.23%、15.60%、11.36%、7.89%和7.31%。在這之中,三個行業都與消費相關。其中,旅遊及景區板塊去年營收增速達117.49%,商用車板塊的營收增幅達到24.95%。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總體來看,2023年中上游周期品方面(上遊資源品板塊及中游材料)全年營收及凈利潤均承壓;中游製造受上遊資源品漲價及產品「以價換量」影響,去年凈利潤同比數據弱於營收;大消費受益於國內疫後復甦及海外補庫啟動,整體處於景氣上行區間,2023年全年社會服務、商貿零售等線下消費場景盈利改善最為明顯。

中金公司認為,今年景氣回升或基本面迎來反轉的行業將有所增多,部分中期前景仍向好的領域經歷長周期調整後估值消化充分,配置環境將好於2023年。其中,經濟轉型期中受政策支持且順應創新產業趨勢的成長板塊,如半導體、通信設備等值得重點關注。

酒店、旅遊板塊強勢復甦

鈦媒體APP注意到,2023年社會服務行業實現營收1402.53億元,同比增長31.23%。同時,其凈利潤從2022年的-72.53億元一舉來到91.52億元,增長率高達226.18%,在申萬31個一級子行業中的排名也從倒數第七升至第二,實現「逆襲」。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製圖

其二級行業中,酒店餐飲、旅遊及景區的凈利潤去年分別實現了237.77%、150.75%的增長。足見2023年國內旅遊市場活力滿滿、強勢復甦。

據文旅部數據顯示及測算,2023年,國內出遊人次48.91億,同比增長93.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4.91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國內出遊人次和國內旅遊收入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81.38%、85.69%。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2023年我國入出境旅遊人數超過1.9億人次,較上年增長2.8倍以上。

在此背景下,酒店餐飲板塊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41.90%。而隨著國內酒店入住率逐步提高,疊加行業供給出清,驅動2023年業績恢復。而由於盈利韌性較弱的單體酒店或中小酒店在疫情衝擊下大量關停,行業集中化與連鎖化趨勢明顯。

就個股來看,龍頭已率先回暖。錦江酒店去年凈利潤高增782.68%,首旅酒店則是扭虧為盈,凈利潤從上年的-5.82億元增至7.95億元。不過相比之下,君亭酒店的凈利潤僅實現2.59%的增長,華天酒店西安旅遊還尚未扭虧。

旅遊及景區板塊去年營收增速達117.49%。其中眾信旅遊宋城演藝桂林旅遊嶺南控股長白山張家界的營收漲幅均超200%。由於板塊收入顯著提升、費用率大幅回落,旅遊行業的凈利潤也同比呈大幅增長。

據悉,2023年以貴州、雲南、河南、江蘇為代表的省份旅遊數據已超越2019年。其中麗江股份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凈利潤增幅達60倍,此外天目湖祥源文旅實現了超500%的凈利潤增速。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酒店、旅遊板塊的經營指標只能說是恢復,凈利潤呈現出超高同比增速,是因為「起點」比較低,現在只是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因此對於酒店行業來說,真正的考驗在2024年。事實也的確如此,2022年上述兩板塊的30家企業中只有7家實現盈利,2023年則增至22家。

萬聯證券對此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導向在消費領域持續圍繞文旅等生活服務行業發力,預計文旅行業促消費政策有望延續,利好文旅產業鏈上的餐飲、景區、酒店、免稅等行業。

傳媒整體回暖,遊戲業績表現亮眼

去年另一個實現逆襲的是傳媒行業。2023年,傳媒行業實現營收5087.03億元,同比增長5.81%;凈利潤從2022年的148.70億元增至347.20億元,增速達133.49%,在一級行業中排名從2022年的倒數第三一舉升至第三名。

數據來源:Wind,鈦媒體APP製圖

國泰君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3年在遊戲版號常態化發放、影院正常營業、圖書線下零售渠道暢通、廣告主投放需求增加、AI 技術革新帶來效率提升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各子版塊均有亮眼表現,助推傳媒全行業修復基本完成。

就二級行業來看,遊戲II、廣告營銷和影視院線的凈利潤分別大增1499.53%、267.81%和119.19%,其餘板塊中除電視廣播外均實現增長。

在這之中,遊戲行業表現最為突出。據悉,去年單月版號數量呈現穩中有升趨勢,並於2023年12月突破100個。2023年共發放1076個版號,包括978個國產版號、98個進口版號。

而受益於供給端改善,去年中國遊戲市場規模達3030億元,同比增14%。其中移動遊戲市場規模達2269億元,同比增長18%。2024年一季度,遊戲行業延續修復趨勢,市場規模達726億元,同比增長8%。

不過遊戲行業業績分化較大,去年26家遊戲企業中有21家實現盈利,其中凈利潤增速超過150%的有三家,分別是迅游科技名臣健康以及順網科技。而大晟文化湯姆貓由盈轉虧,凈利潤分別下滑超150%。

事實上,遊戲行業「內卷」較為嚴重。2023年上半年,遊戲用戶規模重回增長,達到6.68億人的歷史新高。然而,網民規模是10.79億,意味著市場已然進入存量競爭。即便是頭部大廠,也開始靠降價、發福利爭取玩家,而腰尾部企業由於難以靠品質取勝,只能被迫「卷」價格。

眼下出海是遊戲廠商發力的重點。不過,海外市場環境複雜多變,為了搶回中國廠商拿下的市場份額,老牌海外遊戲巨頭也在重新布局,導致中國遊戲出海的整體收入繼續下降。頭部廠商目前依然是靠老產品挑起大梁,而中小廠商的出海求生之路也更難走。

東吳證券指出,目前遊戲企業均在積極擁抱AI浪潮,探索「AI+」玩法創新。AI工具正不斷被應用至美術資產生成、視頻生成、音頻生成、代碼生成、文本翻譯、智能NPC交互等各領域,研運AI滲透率不斷提升。展望後續,AI將不斷提升遊戲研運效率,同時期待隨著AI技術突破,「AI+」玩法有望迎來突破。(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8c59499e087e9a906c537ca24c0a9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