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普通感冒 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仍是接種疫苗

2024-11-01     西安新聞網

氣溫下降,一不小心就咳嗽、流涕,到底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又該如何應對?聽聽疾控專家怎麼說。

流感和普通感冒可不是一回事。11月1日,記者聯繫採訪了市疾控中心傳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醫師冀貞浩。據專家介紹,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與通常所說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冬春季高發。臨床症狀以高熱(可達39℃—40℃)、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狀為主,呼吸道症狀相對較輕,多數症狀輕微的患者經積極治療可治癒,但個別症狀重者可能出現病毒性肺炎等嚴重情況,預後較差。

「秋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接種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手段,可以顯著降低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所以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很有必要。」冀貞浩提醒,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至4周後,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市尚未進入流感高流行階段,仍處在可以接種流感疫苗的窗口期,建議廣大市民朋友根據自身健康狀況接種流感疫苗。

為什麼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種?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專家王櫟蕾解釋說,流感病毒具有很高的突變頻率,這種變異使得前一年接種的疫苗對當前流行的病毒株提供的保護力下降,甚至完全無效。每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會根據病毒變異的情況,更新推薦用於疫苗製造的毒株,所以每年我們大家接種的流感疫苗都是針對當年可能流行的特定病毒株設計的。另外,流感疫苗接種後的免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所以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才能提供持續保護。

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優先推薦以下重點和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醫務人員;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的人群;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孕婦;6~59月齡的兒童;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重點場所人群,包括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監管場所等,此類場所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群罹患流感風險和減少流感聚集性疫情的發生。

為保證接種安全,接種疫苗後,受種者應按規定在接種單位留觀30分鐘,接種疫苗後要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接種部位皮膚的清潔,避免用手搔抓接種部位。接種後可能出現短暫的局部反應(疼痛、發紅、腫脹、硬結等)和全身反應(低熱、乏力、肌痛、頭痛等),這些多為一過性的,通過多飲水、適當休息,一般在2-3天會自行緩解,但若症狀較重,持續時間較長且無明顯好轉,需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那麼平時身體健康的人群還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嗎?專家表示,平時身體健康也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因為即使身體健康也不能保證不被感染。另外接種了流感疫苗可以減少流感的傳播,保護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西安市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去哪裡接種流感疫苗?記者了解到,有意願接種的居民可以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鄉鎮衛生院等接種單位接種流感疫苗,在接種前可以採取網上預約的方式查詢,選擇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鄉鎮衛生院進行預約接種;也可以電話諮詢當地區縣疾控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查詢接種單位地點,或者直接前往接種單位進行諮詢和接種疫苗。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江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88921f2310b146f4f06f331a15404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