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日前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進行了一次通話。有消息稱,在這次通話中,葉爾馬克提出了更換烏軍總司令的想法,讓陸軍司令西爾斯基來代替總司令扎盧日內。而對於這一提議,沙利文當場表示反對,並直言:「現在更換軍隊總司令是不可取的。」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在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舉行會面】
這裡需要明確一點,截至目前,無論是美國還是烏克蘭,都沒有確認或否認該消息,所以這條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如果是真的,那麼說明澤連斯基和扎盧日內之間的矛盾已經發展到了不小的地步——葉爾馬克作為總統辦公室主任,他的換人提議,其實就是澤連斯基的意思。
兩人之間最大的分歧,就是烏克蘭的秋季反攻。不久前,扎盧日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反攻已經陷入「僵局」,接下來的行動都不太可能有「深入的突破」,未來衝突可能會持續很多年,而想要打開新的局面,除非發生關鍵的「技術突破」。
至於澤連斯基,則是一直在強調「烏克蘭的反攻取得很大進展,正在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澤連斯基的打算是,想營造一種「烏克蘭最終能取得勝利」的氛圍,因為這樣才能提振國內外的信心,從而獲得西方更多的軍事援助。
【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
扎盧日內強調「反攻陷入僵局」,其實意思就是反攻該停了,接下來應該要為戰略防禦作準備了;但澤連斯基顯然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烏克蘭的反攻行動還沒有結束,儘管目前遭遇很大困難,但也取得了一些進展,應該繼續「乘勝追擊」,將邊界恢復至1991年的狀態。
也就是說,扎盧日內在採訪中所展現出來的批評態度和悲觀情緒,是澤連斯基不希望看到的。澤連斯基估計也知道前線陷入了僵局,但從政治的角度出發,他希望繼續把事情掩蓋下去。
事實上,隨著戰事的持續焦灼和反覆,有關澤連斯基和扎盧日內之間「將帥不合」的傳言早就有流傳。
今年3月,在巴赫穆特戰役前夕,有美媒援引消息人士的情報稱,在圍繞是否撤軍的問題上,兩人出現了很大分歧。扎盧日內支持撤軍的觀點,認為現階段的重點是保持烏軍的戰鬥力,而非盲目投入到消耗戰之中;而澤連斯基則堅持固守巴赫穆特,不允許軍隊後撤一步。
【之前有很多傳言稱,澤連斯基和扎盧日內之間的關係出現不合】
至於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烏軍在巴赫穆特戰役中遭遇失利,失去了對巴赫穆特城區的控制。而這次失利,也因此推遲了後來烏軍的反攻時間,對烏克蘭的戰略進程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還有一件事。不久前,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霍連科少將和其助手奇斯季亞科夫,突然被烏克蘭國防部解職。有消息稱,這兩個人都是扎盧日內的親信。雖然不清楚他們被解職的原因,但有不少觀點認為,此舉可能是為了削弱扎盧日內在軍中的權威和地位。
視角轉回現在。沙利文現在反對烏克蘭更換總司令,其實也說明了美國對扎盧日內的信任,認為他擔任烏軍總司令可能是烏克蘭目前的最好選擇。
【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扎盧日內的指揮下,烏軍開始收復大片失地】
作為烏克蘭軍方的一把手,扎盧日內具有豐富的戰鬥指揮經驗。去年在應對俄軍發動的「閃電戰」時,他就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能力,最終取得了「基輔保衛戰」的勝利。而去年下半年,也正是在扎盧日內的指揮下,烏克蘭軍隊又接連從俄軍手中收復大片失地,迫使俄軍不斷收縮防線。
【烏克蘭軍隊目前已經成功在第聶伯河左岸建立據點,並不斷向前推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扎盧日內與澤連斯基存在分歧,但扎盧日內在國內的威望,以及豐富的戰鬥指揮經驗,都是不可替代的。如果真把扎盧日內換了下去,接下來烏軍的反攻能否取得新的突破,這一點誰也說不準,而且還會引起軍方內部的不滿。
臨陣換將,本身就是大忌。現在烏克蘭多線作戰,北方的庫皮揚斯克、中部的阿夫傑耶夫卡和巴赫穆特,南方的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俄烏兩軍都在交戰。前線陷入僵局,其實也意味著雙方實力接近五五開。如果此時烏軍臨陣換將,無異於削弱自己,打破平衡,讓局勢有利於俄羅斯一方。所以,美國這次不同意換人,也是很正常的——美國也需要有能力的人來指揮烏克蘭軍隊,繼續消耗俄羅斯的實力。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從這起事件中,其實也能反映出一個情況,那就是美國的確在烏克蘭的重要人事任免方面,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要動扎盧日內這樣的重要人物,澤連斯基政府肯定需要跟美國提前打好招呼,問問白宮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