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披露:劉伯溫斷龍脈的後果

2023-06-23     醉輕弦V

原標題:真相披露:劉伯溫斷龍脈的後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叫做「尋龍訣」,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前兩年大熱的盜墓題材的小說了,在那裡面就有非常多的關於尋龍訣的故事。

說起來尋龍訣到底是什麼最簡單直白的就是尋找龍脈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一門世界特有的學問叫風水學,而龍脈就是風水學中的一塊組成部分。

但是今天我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怎樣尋龍脈,相反的今天要探索的是關於一場斷龍脈的活動,真相披露:劉伯溫斷龍脈的後果。

要說這天下的風水巧術為的都是找到龍脈利用龍脈,這劉伯溫為什麼偏偏反其道而行要將龍脈斬斷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當時劉伯溫所輔佐的皇帝朱元璋了。

劉伯溫

一、斬龍脈的由來

朱元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就是明朝的開朝皇帝,關於他的歷史記錄也是非常詳盡,他是一個草根出身的人,但是因為得天獨厚的原因最後成功實現了逆襲。用他老鄉陳勝的話來說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陳勝沒有證明的論題,朱元璋卻替他完成了。

沒有成為皇帝之前朱元璋對治理國家一定有著非常大的抱負,想要建立一個國泰民安的王朝。

可是隨著朱元璋成為了最高統治者之後,他迎來了歷任皇帝的通病,那就是如何讓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永遠地歸自己所有,或者說如何讓這個皇位在自己家族中一直世襲下去。

可是世間一直都是相信天選之子的,能成為皇帝的人都是命中注定的,也就是說都是有神龍保佑的,就像朱元璋相信自己之所以能成為皇帝也是因為自己是真龍天子,所以想到這一點之後朱元璋就想到了解決朱家江山永流傳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斬殺除了朱家以外的所有的龍脈,這樣元朝就可以長治久安,朱家就能永遠一統江山了。

這種想法在現代看來是一種非常荒謬的設想,可是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來看卻是極有道理的,畢竟封建王朝最講究的就是風水,而且也非常的迷信,不然怎麼會有真命天子這個成語的出現。

朱元璋

所以這個斬殺龍脈的想法就被朱元璋提上了日程,因為是一件涉及江山社稷的大事,所以委派給誰也是一個難題,於是這個時候朱元璋就想到了他的一位大臣劉伯溫。

說起來劉伯溫對朱元璋來說有多重要,就好像人要有雙手一樣,對朱元璋來說劉伯溫就如同他的雙手一般重要。

劉伯溫不僅文韜武略了得,而且還是元朝的開國大將,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非常狠厲的人,而且他和曹操一樣有著非常大的疑心病,所以建國之後朱元璋對於那些開國功臣可謂是毫不留情,可是偏偏劉伯溫並沒有受到牽連,相反的還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

這是因為劉伯溫不僅能文能武,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洞察天地。

在百姓中流傳著一個故事:劉伯溫小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學習了《六甲天書》和《奇門遁甲》兩本奇書,之後劉伯溫就成了一位半仙,不僅會奇門遁甲更是神機妙算,能夠看到人的命格以及天地的走勢等等。於是朱元璋就看中了這一點將斬龍脈的重任交於了劉伯溫。

得到任務之後的劉伯溫也沒有推脫立即動身為朱元璋斬殺各地的龍脈,相傳我國大大小小的一共有100條龍脈,其中有九九條都被劉伯溫斬殺了,當然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不免有些失實,可是這也恰恰證明了劉伯溫確實是斬殺了眾多的龍脈。

中國的龍脈真的被劉伯溫斬殺完了嗎?可是這斬殺龍脈到底是怎樣一個斬殺法?龍脈斬完了為什麼明朝還是被清取代了?現在中國還有龍脈的存在嗎?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開這些問題的謎團。

二、龍脈的解密

首先第一個問題,中國的龍脈當然沒有被劉伯溫斬殺完了。要知道中國單單是中國的文明史就有上下五千年了,況且在文明史之前中國的地域構成就是存在的了。

所以龍脈的形成可不是這一朝一夕之間的,而是超越了五千年文明史的時間,經過了成千上萬年的不斷演變和匯聚才形成了現在的龍脈布局。

都說中國大地地大物博,人傑地靈,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保持著活力和傳承的國家,所以中國的龍脈怎麼可能是區區一個劉伯溫能夠斬斷的呢。

第二個龍脈是怎麼斬殺的?這個斬殺的方法肯定不是簡單地拿著寶劍刺幾下就行的,劉伯溫的斬龍方法有斷走勢、割龍肉、伏龍釘等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招。

就比劉伯溫如流傳最廣的兩次斬龍脈,一是無錫龍脈,二是蘭州龍脈來說好了。

在斬殺無錫龍脈的時候劉伯溫採用的就是割龍肉的方法,當時劉伯溫剛來到無錫龍脈腳下的時候就感覺到了此地的不凡之處,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最佳的辦法那就是利用當地的居民去割龍肉。

當時的無錫還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地方,百姓疾苦非常,於是劉伯溫就放出消息在龍山上挖來泥巴,然後捏成小人就能賣錢,而且還特意請來了在泥塑方面很有能力的工匠來教學。

於是百姓聽後就爭先恐後地湧上了龍山挖泥捏泥人,不久之後龍山上的泥巴就被百姓挖了大半,可是這並不是劉伯溫最大的計劃,他的計劃這時才剛剛開始。

因為劉伯溫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是割龍肉不足以讓龍脈死掉,只有將龍脈徹底殺死才算是斷了龍脈的威脅。可是就在劉伯溫準備在龍頸處挖坑殺龍的時候,一場始料未及的事情發生了。

龍山上發生了一場地殼巨變,原本的龍頸出突然冒出了一座小山,劉伯溫殺龍的計劃就此泡湯。後來在無錫就一直流傳著「一夜長產山」的故事,而且直到現在為止無錫的泥人藝術也是世代相傳著。

除了割龍肉之外劉伯溫殺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設置「伏龍釘」,也就是蘭州龍脈的斬殺方法。如果說無錫龍脈還是一個小的龍脈的話,那麼當劉伯溫見到蘭州的龍脈時不禁大驚失色,因為這條龍脈無處不透露著帝王的脈象。

於是這一次的斬龍脈就必須乾淨徹底,他先是在南北山脈的發起處伏龍坪深挖,意思是要斷了龍頸,又在伏龍坪上修建了四個石墩,就是所謂的種下「伏龍釘」,這下不僅斷了龍脈還釘了龍樁,任這龍脈多麼厲害最後也是無濟於事,只能死於此地。

至於這元朝為什麼還是滅亡了說法也有很多,一個是有一次劉伯溫在東北地區斬龍脈的時候,因為一次疏忽大意所以導致這條龍脈並沒有徹底殺死。

但是劉伯溫卻覺得這龍脈氣數已盡,不死也沒什麼大作為了所以就省了省力氣沒有管它,誰知道最後這條龍脈非但沒死還成了氣候,最後將明朝給替代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劉伯溫將天下龍脈都給斷了龍就沒有了安身之處,於是就紛紛找到了朱元璋的老家,因為朱元璋不可能讓劉伯溫把自己家的龍脈給殺死的,所以這些龍就想在此安家,都說一山不容二虎,那麼一家又怎麼可能容得下這麼多龍呢。

於是劉伯溫又一次帶著任務來到了這,這次他的任務是殺了這些龍,可能是劉伯溫斬殺的龍脈太多了,於是現場一片混亂,最後劉伯溫一個失手將朱家的老龍給誤殺了,這就導致了明朝最後氣數也盡了,被清取代。

至於大家擔心的中國龍脈還在不在這個問題,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從華夏龍脈布局來看,華夏主龍脈是崑崙,然後南部、北部、中部還有三大龍脈相環繞,這個龍脈布局的威力之大可謂是神仙也不敢招惹,更不用說劉伯溫只是一個凡人。

地殼是在一直運動的,龍脈處的水也是活水在時刻不停地流動著,所以華夏龍脈是斬不死的,也是不可能斬死的。

但是關於劉伯溫的下場可就不是這樣了,劉伯溫也許是因為斷龍脈遭到了報應,又或許是單純地遭到了上級的惡意對待,反正最終劉伯溫被朱元璋一杯毒酒送離了人世,而他的後世也大多是悲慘結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8213bbb503b69bc33d239bfb1b138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