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原著里的蘇明玉,在趙美蘭下葬後,並未去過趙美蘭的墓地。
她在送葬的時候,堅持不讓自己掉一滴眼淚,她不需眼淚來證明她的孝順,而是需要用「不掉眼淚」來證明,她不愛趙美蘭。她要讓所有的人知道,她不愛趙美蘭,在這件事上,她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而在趙美蘭的葬禮上,大家心裡公認最有良心的是蘇明成夫妻,小夫妻扶持著泣不成聲不說,那媳婦兒還哭得站都站不穩。
作者阿耐在原著里用了諸多的細節來表現蘇明成對趙美蘭那深切的愛和依戀。他提到母親就會哭,趙美蘭的骨灰盒被摔掉後,他「沖」上去,「小心」捧起小布袋放回摔裂的盒子裡,他「珍而重之地」自己抱著,不「肯」再給其他人。
而在趙美蘭下葬後,他三次去了趙美蘭的墓地,每一次都飽含深情,可當你真的去讀這份「深情」的時候,你會悲涼地發現,這不是深情,而是畸形。
第一次。
趙美蘭去世後,蘇明成不再是蘇家的中心。
他的女上司騙他,會借20萬給他,他就真的信了。他陪著女上司跳舞,襯衫上被沾了口紅,被朱麗誤會。而蘇大強不僅防著他,還開始跟他討債。
他失去了母親之後,好像所有的人都開始看不起他了。
而蘇明成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他覺得這是「錢」的問題。他覺得所有人都在用「錢」這件事來衡量一切。
而當他面對這些的時候,他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去找媽媽」。
原著里這樣寫道:
但,也有例外,那是他永遠失去的母愛。明成不顧大哥還在,自己奪門而出,到街口買了一束白色康乃馨,開車去母親那裡。那裡的樹還低矮,太陽沒遮沒擋,明成戴著墨鏡在母親墳前坐了半天,發獃了半天。他在母親遺像前發誓,走著瞧,等他哪天賺錢了,看大夥怎麼巴結他。
阿耐在這個時候,寫了蘇明成的臉:一臉油光,一臉紅。
這時候的蘇明成已經30多歲了,卻還是一張「嬰兒肥」的臉。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可是,他卻從未想過要獨立。
第二次。
蘇明成的發財夢破碎了。
他根本不聽勸阻,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瞞著朱麗,賣了車,想要發一筆橫財。結果,他被騙了。
他不反省自己的行為,不向朱麗道歉,不商量解決事情的辦法,而是再一次選擇了「找媽媽」。
明成這個時候非常想念媽媽。如果媽媽在,肯定會給他最好的指點。可是媽媽走得那麼突然,媽媽的去世,帶走了他所有的運氣,他覺得自己現在像個無助的孤兒,那個有名的霧都孤兒,他需要媽媽。
他拿了花瓶里最紅的康乃馨,再一次去了母親的墓地。他鞠躬再鞠躬,然後沉默,然後對著墓碑說:
媽媽,我們都挺好,過得很不錯,您別挂念。媽,我很想你。
可是,他又控制不住自己,走出老遠,他吊起脖子,大聲吼了一聲「啊」,遠遠的鳥兒都被驚散了。
阿耐再一次寫了蘇明成的臉:這張臉,已經沒有了過去的嬰兒肥。
蘇明成的每一次失敗幾乎都沒有從自己身上找過原因,第一次不順,他怨別人的勢力,第二次不順,他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而他從未想過解決問題,而只想著發泄,想著找媽媽替他解決,想著像個老鼠一樣躲起來。
30多年,他習慣了躲在母親的羽翼下,而他自己的羽翼忘記了成長。
第三次。
原著里的蘇明成,落魄到了去蘇大強那裡啃老的地步。
後來,是蘇明哲借給了他5000塊錢,他才從蘇大強的家裡搬了出去。哪怕有了蘇明玉的幫助,蘇明成依舊是一事無成,他不得不承認,他比不上蘇明玉。
而到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他不是發奮圖強,不是尋找生機,而是賴在溫暖的被窩不出去,而是再一次去「找媽媽」。
蘇明成在失蹤之前,第三次去了趙美蘭的墓地。
這一次阿耐這樣寫蘇明成的臉:蒼白消瘦,一年之間,青年轉為新中年。
這回他無力掩飾,也不再試圖掩飾,一來便扶碑而泣。
沒有媽媽來肯定他,沒有媽媽來否定他,以至於他做什麼都是錯。他已經頭破血流,不敢邁步,他想,是不是守住固有的,等待時機上門才是良策。他也知道路是走出來的,前程是開闢出來的,可是萬一打開一扇門,裡面跳出來的是獅子呢?就像那次投資。
明成流了好一會兒淚,最終還是沒有答案。
他再也牽不到媽媽的手了。
蘇明成這次墓地之行後,就徹底消失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一個30歲的青壯年,居然不能好好地養活自己,竟不如10幾歲的蘇明玉。
畸形。
第一遍讀《都挺好》的時候,對於蘇明成的這三次墓地之行,我覺得溫暖。趙美蘭偏愛了他,至少他還始終記得趙美蘭,沒有辜負了趙美蘭的這份偏愛。甚至於,我覺得趙美蘭和蘇明成的母子情,是雙向奔赴的母子情。
可等到第二遍,第三遍再讀,我突然覺得阿耐寫這三次墓地之行,絕不是為了表達所謂的母子深情。原著里蘇明玉對於趙美蘭和蘇明成的這感人至深的母子情有這樣的解讀:
父母如果擔負孩子一輩子,孩子又樂意伏在父母身上一輩子,那很畸形。
對,就是畸形。一個30多歲的青壯年,每次遇到了任何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媽媽,並且他的媽媽已經不在了,他依舊會去墓地從吼到哭,這本身就不是什麼溫情,而是畸形。
蘇明成無恥且天真地搜刮著父母的血汗錢,他自己光鮮亮麗,而他的父母卻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他把這歸咎於自己的孝順。而蘇趙美蘭最愛的蘇明成,卻堅持把蘇明成養廢,養到了沒有媽媽蘇明成就活不下的地步,而趙美蘭把這當成了最偉大的母愛。
當孝順成了搜刮,而當母愛成了養廢,母子之間的這種關係,便不再是感天動地的親情,而是為人不齒的畸形。
趙美蘭愛蘇明成嗎?
蘇明成愛趙美蘭嗎?
不愛,因為他們都把快樂建立在了毀滅對方的基礎之上。
女人,永遠別把「犧牲」當愛。
很多人說,愛就是犧牲。但是,我想說,當一個人用犧牲自己為代價來愛別人的時候,這就不是愛。因為,你傷害自己的同時,也會養廢了對方。
這不是愛,這是雙向的傷害。
趙美蘭的母親口口聲聲地說著愛兒子,於是,她下跪逼女兒,然後害了女兒,也害了兒子,甚至還害了孫子,甚至是孫子的孫子。
趙美蘭也最愛蘇明成,於是她犧牲自己的優質生活,只為了讓蘇明成不長翅膀,一輩子當個嬰兒。最後,她養廢了蘇明成這個兒子。讓蘇明成成了一個遇事只會找媽媽的媽寶男。他承擔不起婚姻,處理不好工作,甚至是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為人父母,永遠不要想著負擔孩子一輩子。因為這本身就是畸形。你會病,會來,你真的負擔不了他一輩子。你對他最好的愛,就是讓他去自我成長,長出翅膀,有飛翔的能力。
放手才是愛,包辦從來都是害。
但願,這最淺顯的道理,為人父母能懂且能做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82128612_1203844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