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薛仁貴,及其後代子孫,在大唐留下的歷史痕跡,直到唐末

2023-01-09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扒一扒薛仁貴,及其後代子孫,在大唐留下的歷史痕跡,直到唐末

大唐自薛仁貴起,薛氏代代出人才,可以說薛家就是大唐的薛家將。

薛仁貴參軍是在貞觀十八年,太宗征高麗時,正好趕上張士貴去河東征軍,這才有了薛仁貴的首次出現在史書上。薛仁貴也趕上了好時候,第二年就跟著去了高麗。

薛仁貴在遼東安地戰場上,郎將劉君邛被高麗軍圍困,張士貴派薛仁貴救援,他沖入敵陣,單槍匹馬,直取高麗一將領人頭,將其首級懸掛於馬上。高麗軍心驚膽寒下撤軍,劉君邛也獲救,至此薛仁貴名揚軍中。

安市之戰薛仁貴給李世民留下了好印象,就是跟著張士貴衝鋒陷陣,李世民擂鼓助威,薛仁貴身穿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殺入敵陣,非常勇猛。雖然這次東征高麗失利,但是安市大捷薛仁貴脫穎而出。

東征高麗返回途中,李世民對薛仁貴說,雖然這次東征失利,但是得到了你,老將們都老了,你曉勇善戰,年輕的沒有人能比的上你,於是提拔薛仁貴為右領軍中郎將,鎮守宮城玄武門,由於張士貴看重薛仁貴,經常帶著他,給年輕的他很多機會,也入了李世民的眼,所以征東結束後,薛仁貴還是張士貴的手下,玄武門禁軍首腦就是張士貴,張士貴做玄武門長上三十來年,薛仁貴可以說張士貴一手帶出來的,又是薛仁貴的貴人,兩人彼此都知根知底,可不像小說中一樣,張士貴是個奸臣,迫害薛仁貴。

李世民死後,李治繼位登基,薛仁貴作為玄武門守將,曾示警李治躲過一劫,永徽五年,薛仁貴護駕李治巡幸萬年宮,正好趕上大暴雨,山洪爆發,大水沖入宮中,守衛軍士四散逃命,薛仁貴臨危不亂,一邊訓斥將士們,一邊冒死向宮中的李治大喊示警,因此李治才逃過一劫,事後,李治非常感激薛仁貴,賜給薛仁貴一匹御馬。

此後薛仁貴在李治時期屢立戰功,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爵封平陽郡公,至此也開創了薛家將的時代,他的後代們,繼他之後也是代有才人出,興盛了百年。

張士貴死後,薛仁貴繼任第二任玄武門長上,沒有張士貴的推薦和信任,光靠著救李治的功勞以及戰功,是不可能當上玄武門長上的!因為張士貴才是李唐皇室的最心腹之人。653年,張士貴致仕,薛仁貴接替了守衛玄武門的重任,也是大唐第二任玄武門長上!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因父親早逝,家境貧寒,其實他家出身名門,只不過沒落了,李世民東征高麗時,張士貴在河東募兵,這也是薛仁貴的崛起之時,加入了張士貴的軍中,又因為張士貴的看重,在征東中一鳴驚人,成功進入了李世民的視野,後進入禁軍,看守玄武門,也是在張士貴帳下,張士貴從玄武門以後,一直在玄武門當禁軍首領,一做就是三十年,深受三代帝王信任,致仕後,薛仁貴接替禁軍首領的重任。

歷史上和小說不同,張士貴是薛仁貴的貴人,一直在張士貴手下,也不像小說中,張士貴迫害薛仁貴,薛仁貴的妻子是柳氏,民間稱柳金花、柳銀環、柳英環或柳迎春,有可能出身於「河東柳氏」。

薛仁貴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我們看看薛仁貴子孫後代,在大唐留下的歷史痕跡,那麼薛仁貴的兒子們怎麼樣呢?他有幾個兒子?水平怎麼樣呢?

歷史上薛仁貴有五個兒子,至於都是不是原配柳氏生的?不可考證,有沒有妾室也不知道。其中有兩個兒子都是武將,也有兩個兒子是文人。

長子薛訥,是一名武將,和魏徵一樣,非常剛直不阿,守衛邊塞,屢立功勞,抵抗過突厥和契丹,他也是在武則天時期得到重用,不和寵臣來俊臣來往,他也是薛丁山的原型,曾經大敗吐蕃的襲擾,大獲全勝,他父親曾經在大非川敗給過吐蕃,也算是報仇了!拜左羽林大將軍,掌管整個京師的安全,深受信任,封平陽郡公,跟他父親一樣的爵位,720年去世,終年七十二,得以善終。

次子薛慎惑,官至司禮主簿。史料記載不多,只是傳言,善於投壺,能背後投壺,百發百中,被人們成為絕藝,生卒年不詳。至於有沒有投身軍旅不知道。

三子四子為薛楚卿和薛楚珍,他們走上了文官的道路,事跡不詳,薛仁貴的這兩個兒子的後代不詳。

幼子薛楚玉,生卒年不詳,本名薛嶢,字楚玉,受薛仁貴的餘蔭入仕,當過范陽節度使,在和契丹交戰時,作戰失利,座罪免官,後來不知道去哪了,生死不知。但是他的兒子薛嵩很牛。

薛仁貴的孫子輩

薛訥有三個兒子,薛徽,左金吾將軍。薛直,綏州刺史。薛暢,左羽林將軍。

薛楚玉的兒子薛嵩,是薛仁貴孫子輩最為耀眼的,712年出生,去世於772年,本名薛尹。是評書中薛剛的歷史原型,評書中薛剛和程咬金見過面,而歷史上沒有。

薛嵩因為家世好,靠著家裡的餘蔭,東遊西盪,成了紈絝子弟,和祖父薛仁貴一樣力氣很大,喜歡騎馬射箭,不喜歡讀書。

安史之亂爆發後,因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因此加入了叛軍,廣德元年東都洛陽平定了,皇太子李適為名義上的兵馬大元帥,派僕固懷恩收復河朔地區,當時薛嵩把守相州,叛軍節節敗退,薛嵩感到不妙,心中惶恐不安,於是就拜見僕固懷恩祈求放過自己,因為僕固懷恩被誣陷,有了反叛之心,安史之亂時僕固懷恩家族四十六人盡忠報國,三個女兒為國和親回紇,心裡太委屈了,他家族原先是鐵勒歸附大唐的異族人,所以也是施恩於薛嵩,積蓄力量以待反叛。

僕固懷恩在平定河朔後。上表奏請薛嵩為相州刺史,並充當相,衛,洺,邢州等節度觀察使,此後十數年在地方駐守,一直到逝世,由於治理地方有功,多次升職拜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右僕射、御史大夫、昭義軍節度使,冊封平陽郡王。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病死,追贈太保。

薛嵩在唐玄宗那裡得不到重用,作為叛軍參加了安史之亂,這也跟薛剛反唐一樣,因為大亂下官員奇缺,為了加快地方穩定,朝廷也沒有追究責任,反而加官進爵,成了四州節度使,其祖父薛仁貴奮鬥一生也就是個郡公,而薛嵩很容易的得了郡王,不得不說世事真神奇,薛嵩的兒子薛平治理地方有清名,離職時老百姓都不讓走,爵位魏國公,加授太子太保。

薛嵩弟弟薛曨,大曆七年繼承兄長薛嵩節度使位,但在大曆十年,被部將裴志清所逐,將兵馬歸田承嗣,逃到洺州。後入朝請罪,唐朝廷免其罪,將其地一分為三,以薛嵩族子,就是薛訥孫子薛擇為相州刺史,薛雄為薛慎惑之孫,薛光之子為衛州刺史;薛堅,薛訥之孫,薛直之子為洺州刺史。田承嗣引誘薛雄造反,薛雄不從,被田承嗣派去的刺客殺害了。

薛仁貴的曾孫輩

這一代有歷史事跡的是薛嵩的兒子薛平,薛嵩死後,薛平由於年齡幼小,才十二歲,由於軍隊上的一些將領,看薛平年齡小,想要脅迫他當傀儡,處理父親遺留下來的政務,薛平小小年紀,有不同於年齡的成熟,於是假裝答應,把官職讓給叔父薛崿,偷偷的在夜裡返回了老家奔喪守孝,等到守孝期滿後,十五歲左右就被授予右衛將軍,在南衙禁軍默默地呆了三十年,由於他的盡職盡責,無怨無悔,受到了當時宰相杜黃裳的器重,推薦他做了汝州刺史,在地方治理得當,官聲很好。

元和年間,由於戰亂轉為軍職,元和七年,淮西發生叛亂,薛平轉滑州刺史,從左龍武大將軍,多次立功。因滑州距離黃河非常近,經常發生水災,請旨治理,開鑿河道十四里,又挖開舊河分流,經過他的治理,在他鎮守滑州六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發生水患,因功升任左金吾大將軍。

幽鎮造反,平叛有功,爵封魏國公,長慶元年,杜叔良討伐叛軍失利,棣州又被叛軍圍困,形勢不容樂觀,朝廷委任薛平領軍救援棣州,大軍行進速度慢,於是就命李叔左領五百軍士急行軍救援,由於棣州刺史補給逐漸下降,棣州兵士們開始有怨氣,作戰失利。馬廷崟趁夜叛逃,帶兵進攻薛平坐鎮的青州,由於城中兵馬少,薛平拿出自己的財富和府庫的錢財,招募了敢沖敢殺的兩千精銳,出城主動出擊,大敗馬廷崟,斬殺馬廷崟,數千逃兵被殺。至此薛平威震四方,因功爵封魏國公,加封右僕射。在地方一做又是六年,任內兵精糧足,也不苛捐雜稅,大得百姓們擁戴,離任時百姓們自發攔道挽留,滯留幾天才放其離去,這在當時的節度使中,可以說絕無僅有了,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深得民心。

826年入朝覲見時,加檢校左僕射,兼戶部尚書,不久加封司空,河中尹,兼河中、絳、隰節度觀察使,也不知道是當時的慣例,還是別的什麼,薛平到的每個地方但是六年為限,他在河中一呆也是六年。

薛平在831年告老,以司徒致仕,832年去世,終年八十歲,追贈太傅。

薛仁貴玄孫輩

薛仁貴玄孫一代主要是薛平的兒子們,

薛平有八個兒子,長子薛廣,次子薛文范,幼子薛勤,這三人都沒有歷史事跡,也沒有做官的記載。三子薛文度官至監察御史里行。四子薛湘官至許州司士參軍。五子薛宜僚,官至家令丞。七子薛廉,官至虢州司法參軍。

這一代最牛的是六子薛從。

薛從,字順之。大唐絳州萬泉今山西河津人。范陽節度使薛楚玉之曾孫、昭義節度使薛嵩之孫,河中節度使薛平之子。

薛從門蔭入仕,憑藉祖上的功勳為官入仕,起家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白居易《薛從可右清道率府倉曹制》:「惟汝父平,守吾藩鎮,能以忠力,殄寇安人。疇庸既以啟封,延賞亦宜及嗣。勉承義訓,無忝寵章。可朝散郎行右清道率府倉曹參軍。當時白居易是皇帝的拾遺官。認為薛從可以任職倉曹參軍。

後來任職汾州刺史,任職期間為當地百姓做了很多利民的事,興修水利,引渠灌溉農田和公田,汾州老百姓得到了實惠,水利在當時那可是惠民工程,就是放到現在也是啊!這可是在古代啊!難能可貴!

薛從還很有遠見,辦事考慮在前,在任職濮州刺史期間,辦的事被趙才提拔為將作監,當時趙才為賑恤使,因為此前薛從防患於未然,提前儲備了粟米二萬斛,防備天災,當時山東發大水,因為有糧食,沒有造成大災難,所以趙才為其表功,特意提拔。

到了京城,他和父親同朝為官,傳為佳話,官至領軍衛上將軍,最終成為一代名臣,死後贈工部尚書。

薛仁貴後世子孫系列到此結束,這一代沒有上過戰場,做了文職,但是薛從也沒有丟薛氏的臉面,而且治理地方很有功績。

薛氏薛仁貴的子孫後代,已經到了唐朝末年,自薛仁貴起,興盛了兩百年,薛仁貴的來孫輩事跡不詳,肯定也有做官的,不過沒有見諸於史冊,因為已經到了唐末,蕃鎮作亂的時代了!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