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女皇」馬蘭:不悔嫁大16歲余秋雨,60歲無子女亦幸福

2022-03-22     球球房產

原標題:「黃梅戲女皇」馬蘭:不悔嫁大16歲余秋雨,60歲無子女亦幸福

文 / 醒醒

編輯 / 小情書

「我很喜歡你的戲,是你的戲迷。」

「我很喜歡你的書,是你的書迷。」

如此商業互吹的兩人竟然是作家余秋雨和黃梅戲藝術家馬蘭,兩人相識相愛二十年,依舊是對方最忠實的粉絲。

喜歡聽黃梅戲的觀眾,相信對馬蘭並不會陌生,但或許你不知道的是,馬蘭的愛人竟是一代文豪余秋雨。

這兩個看起來似乎不會有任何關聯的人,卻在命運的安排下慢慢走到了一起,結為了恩愛夫妻。

愛情或許就是如此,命中注定就是最好的安排,從一開始的一見鍾情到後來的情根深種。

二十年間,馬蘭從朋友變成了余秋雨的枕邊人。

01

馬蘭出生於戲曲世家,順其自然地也就繼承了長輩傳下來的衣缽,從事黃梅戲行業。

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馬蘭的人生在外人看來也算是令人羨慕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馬蘭卻也開始有了煩惱,她開始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迷茫。

她開始不知道黃梅戲的存在的意義,她覺得她的事業開始沒有了挑戰,甚至開始停滯不前。

她在想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表現黃梅戲,雖然自己在台上盡力演出,在台下努力訓練,但馬蘭仍舊覺得不夠,不完美。

機緣巧合之下,一位長輩送了一本余秋雨寫的《藝術創造工程》給馬蘭。

馬蘭看完這本書之後,頓時覺得心中的迷茫得到了些許慰藉,心想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字的人,大抵是一位睿智的老學究吧。

或許自己可以和他好好聊聊自己的迷茫和困惑。

之後通過聯繫,馬蘭終於在一次演出之後和余秋雨見面了。

那天,馬蘭剛演出完就開始等著余秋雨前來赴約,直到看著一個略顯年輕的人一蹦一跳地跑到了她的面前自我介紹:

「馬老師,你好,我是余秋雨。」

看著眼前的余秋雨文雅卻不迂腐,和自己想像的有些許差距。

馬蘭有些意外,隨即也順勢自我介紹,兩個原本不會有聯繫的人就這樣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故事和旅程。

這次見面,馬蘭在余秋雨面前說了很多很多,例如自己先前的疑惑不解地糾結的等等,而余秋雨就像一位兄長和老師一樣不厭其煩的細細開導。

甚至還和馬蘭談了存在論。

一番談話下來,馬蘭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比自己年紀大了十六歲的男人,甚至覺得自己在他面前都要仰望他。

而此時的馬蘭心中對余秋雨除了有一份崇拜,更多了一份少女的愛慕之情。

只是這時候兩人還只是朋友,馬蘭雖然對余秋雨有意思,可她卻不知道余秋雨對她的印象是怎麼樣的,但其實余秋雨對馬蘭亦是同樣的感覺。

在這之前余秋雨就很喜歡馬蘭唱的黃梅戲,一次他和朋友去卡拉OK的時候,螢幕上放著的就是馬蘭唱黃梅戲的片段。

只不過那時候周圍的同事都沒有認出這是馬蘭,唯獨余秋雨認出來了,或許屬於戀人感情的種子,早在那個時候悄悄地種下了。

相識之後的兩個人便經常通信聊天,在一次次散步和在一次次聊天當中,兩人對彼此的感情逐漸生根發芽,之後便也就慢慢走到了一起。

成為了情侶之後,馬蘭對余秋雨的了解似乎更多了起來,她會讀很多餘秋雨的書,會當余秋雨手稿的第一個讀者,簡直是余秋雨的頭號書迷…

而余秋雨亦是如此,會和馬蘭說很多自己對歷史文化的理解,也會和聽馬蘭說她對自己作品的理解,當然亦是一如既往的喜歡馬蘭唱黃梅戲。

兩個人也經常商業互吹,稱自己是對方的粉絲,明明是熱戀當中的小情侶,但是感覺卻像是生活了很久很久的老夫老妻,以至於當余秋雨開口求婚,似乎都是那麼自然。

那時候余秋雨剛剛離婚,馬蘭或許想著應該沒那麼快立刻和她結婚,馬蘭是一個很樸實簡單的人,也不敢奢想太多。

在一天下午她和余秋雨一起看書喝茶,忽然余秋雨撓撓頭說了一句:

「其實我覺得你當我老婆挺好的。」

馬蘭想了想說:

「我也覺得不錯。」

從始至終兩人都沒抬頭看過對方,仿佛是一件理所應當,早早就認定了的事情一樣。

在余秋雨離婚的同年,馬蘭低調的和余秋雨結婚了。

那麼在一起當情侶,或者說是知音合適,嫁給一個比自己大十六歲的男人當相濡以沫的夫妻真的也會合適嗎?

02

兩人婚後的相處,相比於談戀愛的時候似乎多了一點樂趣和拌嘴。

以前余秋雨寫文章的時候,馬蘭喜歡在他旁邊跳來跳去,余秋雨不僅不覺得煩惱,甚至還覺得有助於寫作。

後來婚後馬蘭還是如此,但是這一次余秋雨也許是因為寫作不順,就讓馬蘭去另一間房間待著。

馬蘭不解就問他為什麼之前不介意,余秋雨只能無奈地說今天不行,今天不行。

不過這也是兩人相處當中的一個小插曲罷了。

馬蘭在日常生活中對余秋雨還是很體貼的,乖乖去另一間房待著,平時連唱歌也都會去到廁所里關好門窗,就怕影響到鄰居和余秋雨。

不過大多數時候,馬蘭都覺得能夠嫁給余秋雨是一種幸福。

因為馬蘭比較愛乾淨,於是每次和余秋雨外出回來之後,馬蘭都要收拾很久,余秋雨覺得大抵不需要如此,便勸妻子馬蘭:

「你不必這麼拚命打掃,所謂塵世塵世,就是有灰塵的。」

馬蘭聽完之後哭笑不得,但是還是儘可能的打掃好屬於她和余秋雨的小家,余秋雨見她如此執著,便儘可能的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每次外出回來的時候,他不會像別的男人一樣屯著一大堆衣服拿回家給老婆洗,而是自己都洗好了再回家。

平時自己的書桌亂七八糟,自己也不會讓馬蘭收拾,而是自己收拾好,還會嘚瑟地和馬蘭說:

「看吧,我是不是很會疼老婆。」

不僅如此,余秋雨為馬蘭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對馬蘭極盡讚美,所以說大多數時候馬蘭都能夠感受到余秋雨對她的好。

因此無論是生活上還是事業上,她都是很感激余秋雨能夠出現在她的生命里,甚至說:

「除了給予我生命的父母,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

時間長了馬蘭也就對余秋雨有了很多的依賴,一次她出去寧波表演要在當地住一個晚上,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聽到窗戶那裡發出叮咚的一聲。

當時已經半夜兩三點了,躺在床上的馬蘭越想越害怕,於是偷摸下床打電話給丈夫余秋雨說自己很害怕。

余秋雨就讓她把電話開著免提,舉著電話去到窗邊,並且對她說:

「你只有直視它了,心裡才能不害怕,你仔細看看就能發現壓根不是你想的恐怖的東西。」

馬蘭真的聽著余秋雨的話到窗邊去站了一會兒,隨後就發現了果真什麼都沒有,壓根就是自己騙自己,心裡也就慢慢平靜了下來繼續去睡覺了。

所以對於馬蘭來說,她已然將余秋雨視作愛人、親人、師長、朋友……

而這一切其實源於他們的相似,但往往余秋雨都比馬蘭看的更遠一點,走的更遠一點。

兩人家世背景相似,父輩在特殊年代都曾經受過屈辱卻從未散播仇恨,在相似的背景下成長受教育,馬蘭和余秋雨都成長為堅韌不拔的人。

其次性格也很像,馬蘭和余秋雨看起來文文靜靜,實際上性格都是很容易急的人,所以生活中也會有磕磕絆絆,一有吵架的苗頭的時候,余秋雨就會生氣的說:

「你這樣說不對,你自己想想吧。」

馬蘭一般想想之後就會低個頭服個軟,不過兩人在有分歧的時候從來不會口不擇言地和對方說一些傷人的話。

這大抵就是他們婚姻能保持幸福的秘訣之一吧。

03

兩人幸福美滿的婚姻似乎也有些遺憾,馬蘭和余秋雨結婚多年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兩人一直沒有孩子,一直過著二人世界。

但是這卻並沒有影響兩人之間的夫妻感情,他們依舊保持著穩穩的幸福。

馬蘭很喜歡旅遊,於是余秋雨便經常陪著馬蘭一起去世界各地看看,馬蘭覺得想歇一歇不唱黃梅戲了,余秋雨便支持她退下舞台。

待到馬蘭再次上台,他又親自寫了劇本《長河》,讓馬蘭當他的女主角。

很多人都羨慕馬蘭能夠遇到余秋雨這樣的好男人,不僅浪漫專一,而且很多事情都比她成熟,就連馬蘭自己都說:

「余先生和我在感情方面是比肩共進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他在前邊帶著我。」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馬蘭本身也是一個很好,很優秀的姑娘,有傲人的容貌以及事業,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

她能夠理解余秋雨的書,也能夠理解余秋雨的精神世界,能夠包容余秋雨的性格做出讓步等等。

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也告訴我們愛情和婚姻的雙方不一定要互補,其實相似也行。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遇到一個靈魂相似的人,想不驚喜都難,畢竟大多數人都喜歡跟性格相似的人接觸,這也是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

所以性格互補的兩個人可能更容易互相吸引,但是性格相似的愛情會更長久。

也有人說他們之所以能夠相愛是因為遇上對方的時機剛好好,但馬蘭卻認為:

「就算我這輩子沒有嫁給余秋雨,當我遇上他的時候,還是會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時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人,的確能夠看到在馬蘭的生活當中。

余秋雨總是適時在馬蘭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甚至不介意拉著她的手往前走。

這樣的人,馬蘭怎麼可能不動心?

所以任憑外界喧囂,馬蘭都只會珍惜眼前人,珍惜心上人,珍惜余秋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79e3dea3c3aa1896118c8d63deb32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