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提示】今日話題丨電動自行車頻頻「發火」 ,該如何應對?

2024-10-22     大東北生活資訊

藍藍提示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電動自行車極大地改善了人們交通出行的情況,成為了短途通勤的首選交通工具,但電動自行車在違規停放、充電或改裝、更換鋰電池等不當使用情況下,極易發生起火和爆炸。 「藍藍」溫馨提示:預防電動車火災,要從日常入手,從你我做起!

Warning

警示案例

電動自行車為什麼頻頻「發火」?

電器故障

火災起火原因主要為 電氣故障。由於電動自行車車體大部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燒速度快,並產生大量有毒煙氣,人員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傷亡。

安全意識淡薄

部分車主的安全意識淡薄,老是存在僥倖心理,不願意在充電樁充電,認為充電樁充電比家裡充電貴,且存放在室外容易被偷盜。

充電無人管理

很多電動自行車充電都在夜晚,且部分車未在規定地方停放充電,導致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無人知曉,延誤救火的最佳時機。

飛線充電

部分車主為了充電方便私拉亂接電源線,極易引發線路故障,從而引發火災。

充電時間過長

不少人一般下班充上電,到第二日早上上班才拔下電源,電動自行車連續充電超過12個小時,極易造成電池損壞,引發電池起火或爆炸。

違規室內充電

部分車主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一旦出現意外,就會直接阻斷逃生通道,極易出現人員傷亡。

警示!警示!

電瓶即使不在 充電的狀態

也有發生爆燃的情況

一旦起火, 火勢迅猛,瞬間蔓延

著火的電瓶會釋放大量 有毒氣體

一旦吸入高溫有害氣體

很短時間內就會發生 中毒、缺氧、窒息

從而造成人員傷亡

Warning

電動自行車安全提示

1

電池爆炸的5個預兆

日常多留心!請對照自查!

電池發熱:電池溫度持續升高,超過65°C並持續上升,這是電池爆炸的重要前兆。電池發熱可能由外部短路、過充電或物理損傷導致,需及時處理。

電池變形:電池外殼或單體電芯出現明顯的鼓脹變形,這顯示電池已經發生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有較高機率轉化為熱失控和燃燒。

電解液泄漏:電池電解液通過密封墊或接頭泄漏至外部,這表示電池防護結構已經受損,內部短路的可能性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刺激性氣味:電池散發出刺激性氣味,這可能是電解液分解產生的氣體,顯示電池反應已經失去控制,發生過度發熱和燃燒。

電流和電壓異常:電池監控系統檢測到電流、電壓或內阻出現異常波動,超過正常工作範圍,這顯示電池內部已發生一定故障,安全性下降。

2

電動自行車安全提示

不進樓、不入戶。 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不進樓、不入戶,違反規定入戶充電引發火災將追究法律責任。

強源頭、正渠道。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不買「三無」產品。

室外充不「飛線」。電動自行車充電應在室外充電場所,不私拉電線「飛線「充電,充電時務必使用原裝充電器。

不改裝、不混用。嚴禁非法改裝車輛及蓄電池,如發現續航里程顯著下降,應及時前往正規渠道更換原裝電池,杜絕電池「超齡服役」與「帶故障」運行。

3

如何預防電動自行車火災

選購合格產品:

購買電動自行車時,應選擇具有生產許可證、知名品牌的電動自行車,確保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的質量合格。

注意查看電動自行車是否具備欠壓、過流保護和短路保護功能,這些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火災的發生。

規範充電行為:

避免長時間過度充電,一般情況下,電動車充8小時左右的電就能滿足需求。電池充好電應及時切斷電源,避免電池過熱引發火災。

充電時應使用原裝充電器,避免混用不同品牌的充電器,以免給電池帶來損傷。

嚴禁私拉亂接電線或飛線充電,這些行為極易引發電路故障和火災。

注意停放位置:

嚴禁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建築物的公共門廳、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等區域。這些區域易燃物品較多,一旦起火,會迅速蔓延並造成人員傷亡。

應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指定的停車區域,並確保停車區域與易燃物品保持安全距離。

禁止擅自改裝:

擅自改裝電動自行車,如增加電池容量、加裝音響照明等,容易造成線路超負荷,引發火災。

定期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電氣線路和電池處於良好狀態。

增強防火意識:

電動自行車充電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以防起火後造成更大的事故。

電動自行車內部一旦進水,就有可能引起短路,從而導致車輛自燃等事故,因此應避免電動自行車進水。

自覺把電動車停在建有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庫的地方充電,確保充電設施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功能。

提高應急能力:

了解火災的應急處理方法和逃生路線,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反應並安全撤離。

家中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室內消火栓等,並熟練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7419b5e56e6f741adce11ac461c88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