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按照顏值來徵稅…

2022-06-29     戲說金融

原標題:假如按照顏值來徵稅…

閒來無事,開個腦洞,聊聊如果將顏值作為徵稅對象的話,會怎樣?

首先我們知道需要納稅的東西肯定是有價值體現的東西,這種「價值」多體現在收入上,比如你每個月收到的工資,比如你收租的租金,比如你轉讓版權的稿費等等。

因此,如果要以顏值來作為徵稅對象,首先得確定這東西是有價值的,可以帶來收入增加的。

換句話說,就是顏值更高的人可以藉此獲得比顏值較低的人更多的收入。

事實上,有這種情況存在嗎?

實話實說,肯定是有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帥哥美女大家都喜歡,這在無形中就增加了高顏值者的收入。

舉幾個例子:

1、你去菜市場買塊豆腐,有兩個攤販老闆同時叫賣,一個是油膩大叔,一個是豆腐西施,你會跟誰買?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後者,哪怕前者的豆腐更好吃也無濟於事,因為消費者根本就沒有比較豆腐的心思。

2、來自同一家公司的兩個保險業務員同時向你推銷保險,一個滿臉麻子一個仙女面容。作為陌生客戶的你是不是會直接拒絕了前者但就算不需要也會和後者聊上兩句,留個聯繫方式啥的?不用因此感到羞愧,因為90%以上的人都會和你一樣的選擇。哪怕那個滿臉麻子的業務員更加專業更加誠實,也沒機會展示。

3、如果你老闆,要招聘一個秘書或者助理,學歷和工作經驗都符合基本條件的情況下,你是不是更傾向聘用一個美女或帥哥,哪怕真實能力沒有其他應聘者那麼優秀?為什麼?答案很簡單,一起辦公賞心悅目,帶出去見客戶也能增加談判成功率。

第一個例子中的營業收入,第二個例子中的業績提成和第三個例子中的工作機會和升職加薪機會,毫無疑問都能帶來額外的收入增加。

從這點上看,顏值是夠資格作為徵稅對象的。

那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顏值徵稅呢?

原因有很多,簡單討論幾個。

一個是因為顏值並不是產生收入的直接要素,勞動和服務才是。在上面例子中,製作和售賣豆腐、提供保險諮詢和銷售服務、完成秘書和助理分內工作,這些才是產生收入的直接因素,而高顏值只是完成了一個漂亮的助攻,屬於間接因素。

在收入中類似於高顏值這樣可以增加收入的間接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好背景、高學歷、本地人等等,這些因素同樣是不可能作為徵稅對象的。

另外,顏值這東西它帶給「宿主」的影響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除了更容易出售產品、推銷服務和獲得工作機會這些直接獲益因素之外,還有其他的,比如影響「宿主」的信心、人脈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容貌焦慮和熱衷整容的現象。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高顏值得到的東西並沒有全部都是正面的,也有不少負面,比如職場騷擾、流言蜚語和才華被顏值淹沒等等。這是其和其他徵稅對象有所區別的地方,不論是版權收入、租賃收入、工作收入還是營業收入,前提都是有真金白銀的進帳,是非常純粹的正面獲益,而這些收入背後的負面東西——比如寫作和工作的時間精力支出、租賃房產的建築或購買成本、營業費用,是不會作為徵稅對象的,相反其中一些還能抵稅。

可能有人會說了,那可不可能直接對顏值正面獲益的部分進行徵稅呢?

這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三個原因,那就是不可計量性。

首先是顏值這東西屬於審美範疇,本身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也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很多人喜歡瓜子臉大長腿苗條身材,也有很多人喜歡嬰兒肥面孔肉感體型。

其次一個人的顏值可能是隨時變化的,這個變化既有來自於像年齡這種不可抗的客觀因素,也有可以改造的主觀因素。做個整形,換個髮型,化個不一樣的妝,穿件不同風格的衣服,都有可能改變整個人的顏值形象。也就是說,這個徵稅對象是不穩定的,那麼其對應的稅率也在時刻變化。不像工資,你一個月7000塊,對應的稅率就是3%,這個在一定納稅時期是不變的。

最後是顏值究竟帶給了它的「宿主」多少正面獲益,這個根本計算不了。比如你賣份保險,獲得5000塊的提成,那這五千塊究竟是你自己的能力獲得的還是因為你長得漂亮獲得的呢,根本說不清。

那麼,究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對顏值徵稅呢?

或許有吧,但不一定適合,也不一定可以執行。

非要回答的話,只能再開一次腦洞,那就是:先制定一個大眾審美標準,然後按照這個標準定期到特定機構進行一個顏值評級,弄個三六九等什麼的;再接著,對於不同等級的顏值賦予不同的稅費徵稅係數,比如一等顏值係數是1.5,九等顏值係數是0.5;最後在繳納所有稅費的時候,按照係數多退少補。

舉個例子,一個人工資7000,應繳納稅費為60元,如果TA是一等顏值,那麼就需要繳納90元稅費,如果是九等顏值,只需要繳納30元稅費。

好,那麼終極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把顏值作為徵稅對象,你是希望自己多納點稅呢還是少納點稅呢?

這是個令人尬尷的問題,想要漂亮吧,費錢;想要少交稅吧,得承認自己丑。

我們相信如果相差不是特別大,很多人都寧願多交稅,畢竟有些不能用金錢直接計算的獲益才是更值錢的,哪怕別人一聲「靚女靚仔」,都令人沉醉。

有聰明的人看到這裡,可能想到了兩全其美的妙招,那就是顏值評級或者交稅的時候把自己弄得顏值低一點,其餘的時間則繼續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顏值魅力。

只不過,這樣究竟是算「偷稅漏稅」呢還是「合理避稅」呢?

本文就跟大夥胡侃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也歡迎大夥開腦洞留言討論!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6f1e511dcc208dfc7df31418115a2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