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法網被稱為不受歡迎的溫床。但自三巨頭時代以來,法網幾乎是四大滿貫中最不受歡迎的大滿貫。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納達爾,但並非全部。
仔細想想。在上個世紀,是美國男子網球一度稱霸世界的時代。但美國人崇尚簡單粗暴的網球理念和技術,法網顯然不是最適合他們的場地。所以那些比較擅長硬地和草地的名將,在紅土地面上自然容易失利。
但現在,男子網球由歐洲選手主宰。除了納達爾, 費德勒, 德約, 蒂姆, 茲維列夫和思思帕斯從小都在紅土場打過球,非常適合紅土場的節奏和特點。另外,黏土本身路徑較慢,遊戲持續時間較長,更不容易被「打雞血」打亂。即使在茲維列夫和帕斯,紅土對他們來說也是最穩定的地方。
這兩天看男場。很多看起來很不爽,應該可以用「適應紅土場的球員」打「不適應紅土場的球員」來解釋。第一天,年輕的美國球員布魯克斯,在硬地球場上表現出色。昨天,17號種子美國坎農奧佩爾卡跟隨同胞的腳步回家了。此外,13號種子弗里茨被阿根廷預選賽逼入決勝盤。阿根廷,那裡到處都是紅土。
當然,三大熱門表現出了極大的統治力。在阿爾卡拉斯晉級的第一天,納達爾直落三盤以6-2擊敗湯普森,而德約科維奇則以6-3,6-1,6-0橫掃西岡良仁。看,多穩啊!
女子網球法網的動盪期似乎和男子剛好錯開。在格拉芙塞萊斯為鋒,效力的時代,法網並不那麼冷清。但在大威和大威接手網壇的時候,他們對法網相對較弱的統治力,也導致了隨後20年的「你唱完我就上台」,鐵打的蘇珊朗格倫杯,成為女單冠軍。
然而,在那些年裡,我們熟悉的歐洲球員如阿扎倫卡,科貝爾和科維托娃從未染指法網。女子技能似乎沒有那麼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否適合紅土更多的是基於個人風格。昨天他們都沒有輕鬆突破第一輪。
如今,年斯瓦泰克的實力讓法網終於有了人氣。昨天,她以6-2,6-0橫掃特蘇倫科,輕鬆晉級。然而,在女子單打比賽中有許多冷門。衛冕冠軍2號種子克萊奇科娃以6-1,2-6,3-6輸給了法國帕里,這更多是因為克萊奇科娃剛剛從肘部傷勢中恢復,錯過了紅土賽季。
但比如大坂直美5-7,4-6不敵27號種子阿尼西莫娃,5號種子康塔維特6-7,5-7不敵湯姆亞諾維奇,都是可以接受的損失。他們過去的記錄和技術風格很早就揭示了一切。
而25號種子薩姆索諾娃被科文尼奇逆轉,她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她在斯圖加特,贏得了斯瓦泰克一一盤,但在那場「室內假泥」中,羅蘭加洛斯真的沒有給發球大炮留下太多空間。
冷門一點,我認為12號種子拉杜坎努以6-7,7-5,6-1擊敗了諾斯科娃,我很驚訝沒有首輪出局。此外,安德萊斯庫以3-6,7-5,6-0擊敗了邦納文圖,安德萊斯庫沒有打多少紅土場。作為一名北美球員,我們需要繼續觀察我們是否對紅土過敏。
對於中國選手來說,雖然鄭潔首個大滿貫16和李娜首個大滿貫都發生在法網,但法網的確是中國選手整體上最不擅長的場地。過去,中國運動員的訓練體系強調速度和節奏,而不是旋轉,因此他們在紅土上處於劣勢。
無論是前天輸球的王欣瑜,還是昨天三局4-6,6-3,3-6不敵29號種子庫德梅托娃的朱琳,都是在這樣的訓練體系中成長起來的。另一方面,鄭欽文,隊昨天以6比3和6比1橫掃扎涅夫斯卡隊。不得不說,年輕的中國球員接觸到了更多外國的網球思維和技術體系,尤其是來自歐洲,的,並且從小就有機會在國內的紅土球場上訓練和體驗。
今天的推送,我想用一種特殊的形式來形容昨天的結果。也許我從小受到唯物辯證法的教育,或者受佛教「事出有因」的影響。我一直相信,看似混亂的現象,其實是有客觀聯繫和規律的。所以我一直想試著解釋一下這些看似「冷門」背後的必然性和規律性,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今天,法網將進入第三個比賽日。不過,與前幾天的球星相比,在首輪的最後一天,法網似乎為即將退役或狀態不佳的本土老將預留了更多的空間,比如特松加,西蒙,加西亞和普伊。這些名字都承載著一些時代的記憶。此外,張帥和王薔將分別在體育場挑戰強敵。詳細日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