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狼堡的德甲首秀中,孔帕尼展現出一套膽大不怕死的後衛線配置:於帕梅卡諾和金玟哉雙中衛聯袂登場。這兩位上賽季是拜仁後防線中最不穩定的球員,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圖赫爾提前離任。
左後衛位置是由阿方索-戴維斯擔任,他是一名備受拜仁青睞的球員,而右後衛博伊則是法國U23出品。然而,在第65分鐘,他被基米希換下場——儘管經歷了完整的季前備戰,孔帕尼在拜仁的輪換序列中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比賽開始階段,拜仁的戰術大體保持不變,但傾向卻十分明顯:全隊向邊路壓迫,右後衛前插,左後衛回縮。在凱恩的撤退、帕夫洛維奇和基米希在這側加入進攻時,拜仁能夠輕鬆在這一側建立人數優勢。無論是奧利賽的控球還是博伊的突破,都給狼堡造成實質性威脅。
至於防守端的轉移,孔帕尼採用了一種流行的3-2陣型,利用阿方索和於帕的進攻能力,結合金玟哉在防線的組織作用。配合當世最佳門將諾伊爾以及中場的兩個接應點,形成三角傳球體系。這樣的戰術部署理應確保後場傳球安全,不過結果卻讓拜仁在中衛位置上遭遇巨大挑戰。
金玟哉在兩次失球中都有責任,於帕梅卡諾也頻頻失誤,幸運的是沒有導致失球。整體看來,雙中衛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在拜仁的體系中,雙中衛的傳球並不容易。拜仁的進攻邏輯是在特定區域集中兵力,利用人數優勢進行配合,為前場創造機會。這種模式對前場球員來說很熟悉,但對後場球員來說是嚴峻考驗。
金玟哉和於帕梅卡諾都是身體強壯的後衛,他們的處理能力並不突出。在拜仁壓縮空間的戰術下,他們的自由度和空間都變得極為有限。狼堡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開始在拜仁後場實施盯人逼搶,讓雙中衛難以應對。
孔帕尼期望後衛線受到逼搶時,雙後腰只需提供支援,快速發起進攻,實現主動反擊。然而,由於中場只有基米希和帕夫洛維奇,兩人並非善於擺脫逼搶壓力並發起進攻。
拜仁的困境在於後場笨重,中場缺乏技術特質。孔帕尼在首戰中彰顯出球隊的缺陷,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取決於他的領導能力。在本場比賽中,孔帕尼幾乎將球隊的所有弱點暴露無遺,未來需要看他是否找到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