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看到評論說:「豪哥是馬自達吹,有人諮詢購車問題只知道推薦馬自達。」但是我印象當中,好像只有在有人想用三萬左右的價格買一台二手車時,我才會力薦老馬六(或者睿翼)。其他時候基本都是根據實際用車需求按需推薦。可能是碰巧他看了兩天,看到推薦馬自達的回答,就覺得我只會推薦馬自達了。
「馬自達吹」這一名號我實在擔當不起。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小時候放學回家寫好作業,才剛剛打開電腦就被我媽看到了。然後劈頭蓋臉就是一句「你怎麼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遊戲」,真的是有點百口莫辯,有苦說不出。
所以,為了摘掉這一頭銜,我決定今天說說馬自達。
在眾多汽車品牌當中,馬自達是對新能源反應最慢的一個。一方面是因為對於自己發動機變速技術的自信,另一方面則是對於當下「新能源汽車」的不屑。
馬自達執拗認為,只有減少從燃料開採到車輛報廢整個生命周期過程當中產生的污染,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因此馬自達提出了一個排放戰略,叫做「Well-to-Wheel」,直譯過來就是「從油井到車輪」。大概意思就是說,從油井裡面開採出來的能源,最好是能直接傳遞到車輪的運動當中,儘量去減少能量在傳輸、轉化過程當中的損耗。
因此,馬自達在成立100周年之際強勢推出了由SKYACTIV-X汽油發動機配合24V微混組成的動力系統。通過超高壓縮比使得燃油的燃燒效果更好,從而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並不在意你馬自達的高壓縮比發動機到底用了多少新的黑科技,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比起那些所謂的新能源車在能量流轉過程當中能減少多少排放。他們真正在意的是用更低廉的價格,買到日常用車成本更低的車型。
而馬自達首批搭載壓燃動力的車型,不管是CX-30還是昂克賽拉,價格真的不低,屬實沒有性價比。
於是在國內,長安馬自達推出了油改電版本的CX-30 EV。15.98萬起售的價格比起壓燃版本的CX-30要便宜不少,而且還免繳購置稅,日常用車成本也低。
不過這CX-30 EV是長安馬自達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打造的「特供」車型。海外馬自達自己的純電車型是MX-30 EV。這車目前僅在歐洲市場和日本本土市場在售,銷售價格約合人民幣27.67~30.37萬元。
MX-30對開門的設計挺有特點,而且整個車身線條也是秉承了馬自達「魂動」的設計理念。而且聲稱從不用大觸摸屏的馬自達,也在這台車上使用了7寸的觸控面板。
車輛搭載了35.5千瓦時的電池組。這個電池容量,和主流電動車用的電池組比起來著實小得可憐,在WLTP的工況下最大續航里程僅為265km。很明顯,就是針對歐洲市場推出的應試作品,車輛的規格完全就是按照歐洲的規格要求設計的。
這個續航里程比國內一些微型代步車長不了多少,考慮到它的售價,不將它引入國內也是意料之中的,也難怪長安馬自達在國內自己搞了個CX-30 EV出來。
看起來馬自達在新能源方面毫無建樹,仿佛只有轉子發動機才是永恆的追求。
說到轉子發動機,最近馬自達又有復活轉子發動機的意向。而且搭載轉子發動機的車型,正是這台MX-30。據官方說法是,轉子發動機將作為「增程器」安裝在MX-30上,給車輛供電,提升續航。據說在搭載了這台增程器之後,「新能源」MX-30的續航里程能提升一倍以上。
我們有試駕過搭載轉子發動機的末代車型——馬自達RX-8。車輛在發動機低轉時毫無動力可言,只有在高轉之後才能爆發出動力,這也是轉子發動機的特性。而這一特性,也讓轉子發動機在日常行駛過程必須長時間維持在高轉速區間,車輛的油耗自然也就上升了。
粉絲朋友們應該知道,馬自達停產轉子發動機的重要原因就是環保,和坊間傳說的什麼「因為太強導致被禁」沒有任何關係。RX8上那一台1.3L排量的發動機油耗往往要到百公里18L以上,還得加98號油。這不僅是排放壓力大,對錢包的壓力也不小。
不過在作為增程器使用時,好像能比較好地規避這一問題。
車輛由電機直接驅動。因為電機能瞬間爆發最大扭矩的屬性, 轉子發動機再也不需要經常維持在高轉區來產生動力,只要維持在最經濟的轉速區間給電池充電,或者給電機供能就行。
轉子發動機雖然是三缸,但是它的運作方式並不會讓它像傳統三缸機器那樣產生振動。而且體積極小,這與和車輛對於「增程器」的需求不謀而合。有消息說,MX-30上搭載的轉子發動機,排量僅為0.33L。參考1.3L的馬自達RX-8的油耗,MX-30的百公里油耗大概會在5L左右,甚至更低。(因為不用經常拉高轉)
除此之外,因為不用經常拉高轉,轉子發動機易磨損、壽命短的問題似乎也能被規避。
搭載增程器的MX-30將會在2023年3月份正式亮相。既有著「轉子發動機」的信仰加持,又規避了高油耗難養護問題,同時還能上新能源牌照。以這種方式復活的轉子發動機,會是馬自達粉絲的菜嗎?